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南缘-南怀瑾讲述与任南红山古玉

[复制链接]
881#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要出世同入世合一,那就是佛家讲的十地以上的大菩萨,道家讲得了道的人做得到,不能只能走一边,不能两边兼得。女仙讲,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换句话说,孔子有圣人之才,恐怕还没有圣人之道,庄子呢,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所以始终在农林公司当管理员过了一辈子。大家对这一段话要注意,我们先不讲道,有些人道德也好学问也好,不一定有那个才能,叫他做事,却是字号的,字号者,不能做事之窝囊也;有些人办事做事真是能干,却没有学问,连签名都签不好,但道德你就不要问了。古代帝王要用手下的才能的时候,就不用他的道德,所以高明的皇帝很放手,他贪污也好,乱七八糟也好,装着看不见,贪污多了犯了罪,把他满门抄斩财产充公,等于拿给他过手一下,还不是全部回来,搞了半天都是给我收藏。一个人才干,道德,学问三者兼备的,几乎没有,有的话,那就不得了,那就得道了。也可以讲,有人有圣人之才,什么道家佛家新旧约全书等,都讲得通,学问很好,但修道不一定成功,有些人得了道了,你叫他弘法传道,他一句也讲不出来的,那是有圣人之道圣人之才,不能兼备。这都是庄子讲的真话。
882#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女仙讲,像卜梁倚这个人嘛,有圣人之才却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却无圣人之才,我来教教他,取长补短,二个人的本事合在一起,也可以得道。
883#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8:41:00 | 只看该作者

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独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所以有圣人之道的人,找一个具备圣人之才的学生,然后传道给他,他一学,会成功,不然就很难。像卜梁倚有圣人的才能,也就是说是块材料,我有圣人之道却无圣人之才,来教他勉强会成功,但却很辛苦,教了他三天。古人教了三天就已经厌烦死了,我们教了多少年还在教,你看多痛苦!三天后卜梁倚能外天下,那个空的境界超过了宇宙,宇宙都在他那个道之中。时间空间身体都忘掉了。还不够,女仙又给他打了一个七,七天后能外物 不被物理环境所束缚了。
884#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8:41: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得了道,还是没有脱开物理的环境,风寒暑湿感冒生命逃脱不开,外物的境界还要侵袭你的,等到外物了,才叫跳出三界外了,但还在五行中。女仙又守了他九天,才外生了了生死。了生死后才朝徹朝徹就是大徹大悟了,是早上太阳出来了,光明普照之意。大徹大悟以后还要修吗?还要修,还要见独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孤零零的,把道找到了。见独之后,而后能无古今,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无古今,而能入于不死不生。
885#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8:42:00 | 只看该作者
你看道多难办,一步一步有征信,有境界,有征候,庄子借这个女仙之口就把道传出来了。所以,你们年青同学想做大师,不过现在大师不值钱了,到处都是什么大师,将来做太师吧!要做太师就要把这一段拿来反省,要具备圣人之才。现在时代不同,还要加一句,还要具备圣人之德,品德要好,然后才有资格作大宗师
886#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8:43:00 | 只看该作者

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怎么叫杀生者不死呢?这个不是生命,不是真的叫你去杀人,杀了别人,我就可以不死,那你非死不可。后来学神仙之道的道家,根据庄子的这个意思,有两句话,未死先学死,有生即杀生。思想念头一生起,马上就把它空了,就在空灵的境界上永远空下去,这就是学死,死人永远不死,永远不死就是长生,生生不已,永远是前进的。生生者不生。你想长生不死,那就最好不生不生就是思想妄念情绪动都不动,但不是压制下去。孟子讲吾四十而不动心,孟子是乱讲的,要硬压下去,那不得了,应该空灵。庄子这里讲的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生而不生,不生而生,就是佛家说的到了八地菩萨的境界,做到了无生法忍,道理是相通的。
887#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8:43:00 | 只看该作者
到了一念不生处,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那心能转物了,一切万物都跟着你来,你不被万物所转了。无不毁也,无不成也,要改变万物就可以改变万物,要毁灭它可以,要成就它也可以。像我们普通人没有得道的,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就改变了我们自己。
888#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8:43: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看历史上的宋儒理学家,在中国文化里相当于佛家的律宗,品德做人那个严肃,那没有话讲,好极了,我非常佩服。但有一点,做学问主观太强,把佛家道家的东西学来,再拼命骂他们是异端,异端的意思就是外道,这是很不应该的。如程明道的《定性书》,教怎么打坐怎么入定,一开始就有二句很有名的话,无将迎,无内外”“两字就是偷庄子的。拼命偷道家的东西,连道家的名称也偷,当时自己没有红包,到人家的家里拿一个来,然后又骂人家家里没有红包,因为被他偷走了,宋儒就搞这种事情。但是无将迎,无内外,把打坐作功夫讲到了底,一上坐不要故意把念头拿空,过了的不追,来了的不拒,不要在身体以内,也不要在外。就是不要把念头带来,让他起,念头来了,不欢迎,它自然跑了,跑了走了也不送,就那么坐着入定了。完全对。道家佛家用功的精华,他都讲到了,但讲完了,又骂佛家道家是异端,只有他不晓得是哪一端,他也是量太小,有圣人之才圣人之德,也没有得道。
889#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杀也,无不成也这种境界,庄子起了个名字,其名为撄宁,这种境界,借用佛家的名词叫自在 但是自在是讲原则,撄宁是讲现象。撄宁者,撄而后成者也。什么是撄宁?得了道成功了还在这个世间,不会离开这个世间,但他把握到了万物的根本,同婴儿拿到一个东西一样。婴儿生下来不到一百天,拿一个东西好像拿牢了,但是他没有用力,婴儿是握固,大拇指放在里面捏个拳头。人到了死的时候就要抓了,什么都想抓,只有死了才不抓了。这里面学问大了,什么理由?很多理由,这就是告诉你人生,这就是道。撄宁就是这样,若有若无之间,安详而宁静把握的很牢,这就自在。庄子前面讲道可传不可授,这里他又借女仙和我的一个同宗南伯子葵之口传了道。
890#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8:45:00 | 只看该作者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寮。参寮闻之疑始。

南伯子葵听了以后就起了怀疑,这一套是什么人传给你的?女仙说: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寮。参寮闻之疑始。这些名字都不可考了,这些名字后来道家都归于神仙。下面的小字是郭象的注解,不过我还并不同意他的注解。其实这些是比喻,是庄子的寓言。等于我们听鬼故事一样,唉呀,你讲得吓死人,你看见没有?”“没有,是从我表兄那里听到。去问表兄,表兄说是外婆讲的,问外婆,外婆讲某家老太太说的﹒﹒实际上这是讲修道作功夫一步一步的境界,这是庄子在这里卖了一个关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8-31 17:35 , Processed in 0.0840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