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就是这样教导我。他老人家非常重视戒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老人家说的"重实质不重形式",就是要求你要做到。譬如"不杀生",天天念戒本,看到蚊虫、蚂蚁还把它杀死,这有什么用处?是要真正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偷盗是"不与取",这个东西有主,主人没有答应,我把它移动位置就犯盗戒。我讲得更容易懂一点,就是还有想占别人便宜的念头,不管你有没有这个行为,只要你还有这个念头,这就是盗心。"不邪淫",要从念头断,还有这个念头,以大乘法而言,就是犯戒。所以,持戒要从起心动念处检点,要把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损人利己的念头彻底断除。别人对我们怎么看法,那是他的事情,与我们不相干,最重要的是自己心地清净,言语正直,身心端正,这比什么都要紧。
771. 弟子曾认识一位摩门教的教徒,并与他交谈过。他说摩门教的目标是"求永生",并且也是"二力法门",与我们净土宗的"二力法门"是相同的。弟子对摩门教不甚了解,请问他们所求的永生是否在天界?
摩门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其根据地在加州,所以在美国非常盛行,信徒也不少。佛法为我们讲理,净土宗的二力法门,第一是靠自力,第二是靠他力。他们也讲二力法门,第一是靠神的力量,第二才是靠自己的力量,跟我们讲的是相反。他们也讲"信愿行",他们是以信"天主"为中心,我们是以信"自己"为中心。而且不能说信了就得救,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信了能不能得救?信了还要有修行,能不能得救看你修行的功夫,决不是说信了就成功了。
而生天之道在"十善业"。基督教的根本经典是《新旧约全书》,现在比较大的教派有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和摩门教。这个经典所教导的,你做到了几成?好比我讲《无量寿经》一样,你做到百分之百是上上品往生,做到百分之九十是上中品往生,做到百分之八十是上下品往生,这是有道理的。
《新旧约全书》里面所讲的这些道理与教训,你能做多少?你要是全做到了,大概在天道是最高的一层天。但是因为还没有断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统统具足,所以生的是欲界天,欲界最高的是他化自在天。你不能完全做到,只能做到百分之九十、八十,你生天降一等,生化乐天。功夫再差一点,下面有兜率天、夜摩天、忉利天,一层一层往下降,最低的是四王天,至少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所以,只讲"信"而不修行,没有修德是生不了天界。这些道理,佛经讲得透彻,我们觉得佛所说的话如理如法,所以我们欢喜接受。
讲到"永生",的确是有问题。天人寿命比人间长,福报比人间大,但不是永生。得永生难,至少要超越三界才能得永生。超越三界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最低限度要有能力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六道轮回,最低的层次是阿罗汉,要断见思烦恼。你要超出六道,才算是永生,如果不能证阿罗汉果,永生是有名无实。
772. 听了师父讲演的"如何挽救社会人心系列"之后,我就发愿此生要跟随师父。我这一生什么也不希求,只求做一个百分之百令您满意的好学生。把我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全部献给佛陀教育事业,继承神圣而宏伟的如来家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这一生愿受持师父的教导,继而把净宗学会推广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在全球各地开花结果,把现今的末法转变为正法,从而达到人类种族和平、全球世界大同的殊胜壮观局面,以新加坡为榜样,使现今五浊恶世转变为地球极乐。
这是菩萨的大愿。这个愿要落实,如果不能落实,这个愿就变成虚愿。所以,你一定要认真修行,要发奋苦学,一切为众生,绝不为自己,你才会有成就。
往年,我在台北"华藏图书馆",我劝导同学们,在现前这个时代,最低限度要学七门功课做为自己修学的基础。这七门功课有四门是佛经:第一种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部经是世尊教导我们如何亲近善知识,如何接受善知识的教诲,如何落实五戒十善,这是行门的大根大本。第二种是《无量寿经》;第三种是《弥陀经要解》,《要解》是蕅益大师著,原文并不长,经、解都要能背;第四种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另外儒家的《四书》和《了凡四训》(我把《了凡四训》也列入儒家),以及道家的《太上感应篇》。这七门功课要统统能背、能讲、能行,将之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行为,有这个根才会有成就。
773. 佛七期间诵《无量寿经》,请问是否夹杂?
打佛七,要遵守主七师父定的仪规,若主七师父在念佛之前规定念一部《无量寿经》,这个可以。但大多数佛七,在第一支香前都是念一部《弥陀经》、三遍往生咒,之后就不用了。它的用意是在摄心,因为我们平常心是散乱的,一部经念下来,心就清净了。念《无量寿经》当然也可以,但《无量寿经》经文比较长,所以佛七期间还是以《阿弥陀经》为恰当,因佛七的重点是在"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774. 冬天坐在床上看佛书,请问是否可以?
冬天天气很冷,尤其北方是烧炕的,可以这么做。佛法并没有一定的方式,它是通情达理的,并不执著,规矩虽多,开缘也很多。
775. 同修之间确实有不如理、不如法,而且会使大多数人产生烦恼心。请问是否可以单独找他规过劝善?
单独的规过劝善,这是很好、很如法的作法。
776. 年轻时,一场车祸导致腰骨及双脚受伤,不能够久立、长行。因此,绕佛时,双脚筋脉常常拉紧、僵直、疼痛、麻木,虽然强行,然而脚力不及,不能随时跟上前方同修的步伐,往往出现较大空间的距离,内心焦急万分。口虽然仍有佛号,但实在佛已在西方外,一点都不管用,除了恼害众生外,亦欺骗佛菩萨,这是很大的罪过。就在不安之际,您建议分三区随缘自在念佛,欣喜之心非笔墨所能形容。
身体有局部妨害,即使是在佛七或者念佛堂也可以不随众,就坐在一边看着大众念佛、绕佛。若想与大众一起绕佛,可以走在最后,不要插在当中,最前面的人跟到自己后面的时候,我们可以退出,坐在一旁念佛。所谓"方便有多门",不要受一般规矩的约束。因为你有特殊状况,只要先与主七师父和大众说明,让大家都知道,这样自己心安,大家也欢喜。
777. 《观经》第十四观中,"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您在《观经》讲记中提到香港某居士读经往生的事迹,但在其他地方,似乎并不太提倡读经往生。《弥陀经》、《无量寿经》都提倡念佛,甚至"乃至十念,即生我国"。于是弟子心生疑虑,不知读经是否确实能往生?
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佛教导众生没有定法。佛教导我们念佛,是为契末法时期多数人的根机。多数人不可以说是超过半数,譬如十个人当中,有三个人喜欢念佛,其他的人每个都学一种法门,这三个人就是多数。这个世界人将近七十亿,学佛的人也不少,可是真正选修念佛法门的人依旧占少数。虽是少数,若跟其他法门比较,那是多数,多数应当是这种讲法,所以佛极力提倡念佛法门。
在一切法门里面,确实只有这个法门能帮助你真正成就,这是无比殊胜!其他法门纵然修行得很成功,没有发愿往生,就很难超越三界,多数都会生到欲界天、色界天,且以欲界天最多,但等天福享尽之后,还是要轮回。换言之,这就是修行不究竟,这不是法门不究竟,是你修行的功夫不到家;修行功夫到家,那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有幸听闻净土法门,发愿求生西方净土,这种因缘非常希有,诸佛都赞叹,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何诸佛赞叹?因为你这一生就要作佛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作佛,这个因缘太希有了。但遇到这个法门的人多,真正能生到西方的人太少了。李炳南老居士讲:"念佛人真正能生极乐世界,一万人当中也不过二、三人而已。"原因是我们用心不专,信不真、愿不切、行不专,所以才被淘汰。果然深信切愿,老实念佛,没有不成就的。这种人难得,真的能放下一切万缘,心地清净,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种人决定往生,这是我们应当要记取的。
念佛不能摄心,读经能摄心,这是你过去生中根性不相同,那你就读诵大乘。《无量寿经.三辈往生品"述说:"读诵大乘者,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一样可以得生",可见净土法门广大。修其他法门,不是专修净宗之人,只要发愿也都能得生,其真正的原理就是"心净则佛土净"。
因此,读《地藏经》、《般若经》或《法华经》,无论读什么经典,读到心清净,清净心发愿就决定生净土。若是念阿弥陀佛,念《无量寿经》、或《阿弥陀经》,念得心不清净,还是不能往生。所以,往生真正的条件是"心净则佛土净",不一定是读诵净宗的经典,这才是平等法,才是真实法。甚至于不是佛教徒,是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印度教徒,他依照他们宗教的方法去修,也修到心地清净,万缘放下,有人劝他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他临终十念、一念也能往生,这是他具备了清净心的条件。由此可见,这个法门广大!
778. 请问读经是否必须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才能往生,打了妄想行吗?
希望你多听《无量寿经》、《弥陀经要解》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你的疑问全都在这些经典里面。
779. 犯了根本戒,请问是否可以再受戒?
戒是菩提之根本,无论哪个法门,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如果不认真的学戒,决定不能成就。因为戒能得定,不持戒,清净心决定不能现前;没有清净心,念佛就不能往生,因此戒律很重要。
形式的受戒决定不重要,没有受过形式戒和三皈依的人,我们看到念佛往生的很多。形式上没有受戒,实质上戒全得到了,所以实质重要,形式不重要。我初学佛时,章嘉大师教导我持戒,"学一条就做一条,这一条你就受持了"。我没有在戒坛求受戒,我依照戒律一条一条去做,自己能做到的先做,做不到的以后再学,这样自己就进步了。
戒从哪里学起?从五戒、十善学起;不可以好高骛远,要老老实实去做,一步一步往上提升,自然就会有成就。我希望同修从"十善业"下功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依此为标准,决定依教奉行。这个标准是诸佛如来的标准,诸佛菩萨教导我们所有一切的戒行,都是以十善为根基。《十善业道经》里面讲到三十七道品的五根五力,任何一条都不能离开十善,离开十善就落空了。
780. 请问听经是否可以躺着听?
躺着是很舒服,但是讲经的人坐着讲,你听经的人躺着听,这是不恭敬。但也有开缘,你生病的时候坐不起来,可以躺着听;你能坐得起来,为图舒服而躺着听,这是大不敬。世出世间法的成就,印光大师说得好,从"诚敬"中学,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纵然是佛菩萨来为我们讲经说法,我们没有诚敬心,一分利益都得不到。所后,能得多少利益,都在自己的诚敬心。
我们在威仪上表示这种诚敬,不但自己受益,也能化他。大家见到你听经如此恭敬,他会受感动,你能多感动一人,功德就愈大。不要以为没有人在可以随便一点,这个想法错了。我们听经虽然没有人在,但有鬼神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无形众生很多。你恭恭敬敬,威仪具足,鬼神对你都尊敬;你若是轻慢,鬼神都瞧不起你。儒家言:"君子慎独。"独自一人都很谨慎,不敢放逸,不敢随便,这个道理要懂。
781. 房间里有躺着的人,请问可否在此地念经、听经,对躺的人有影响吗?
有影响。如果房间有人躺着睡觉,我们不在那里读经念佛,除非他有病,那是例外。
782. 我先生问:"佛教是否主张死后捐赠器官?"我答:"我佛大慈大悲,昔日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体,他也不曾怒他。"请问不知对否?
答问要看问的人的心态与用意,你的答复是否能够帮助他醒悟过来,关键在此。我不知道你们当时的情形,所以我也不知道是对否,你自己好好的思量、体会,你就会明白。 这个问题,我们要搞清楚。捐赠器官,菩萨没问题,我们凡夫有问题。一般人断气大概八小时之后,阿赖耶识才会离开,这时你割截他的器官没有问题,他已经不知道痛苦了。八小时之内,阿赖耶识没有离开,你割截他的器官,他会痛苦,若是后悔而生一念嗔恨心,他就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