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人身也未必能保得住,这是修净土的同修必须要知道的。净土宗建立在"净业三福"的基础上,你能将这四句十六个字真正做到,念佛决定往生。
"净业三福"有三条,如果你能做到第一条,就生凡圣同居土。能做到第二条,决定往生方便有余土。"三福"统统做到,念佛往生生实报庄严土。假如天天念佛很认真,"三福"第一条都做不到,最后不能往生,你不能怪佛,认为"佛讲的话不算数,佛家讲的不灵"。不是不算数,不是不灵,是你自己没有完全了解,你就造更严重的罪业,这是一定要知道的。
446. 我在学校教"声学"时,常举经典中佛说"闻性"的实相,与物理学中的"声学"不一样。请问这样算不算误导众生?
这个问题问得很深。佛家讲的闻性,是《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方法,菩萨从凡夫修行成佛,就是用闻性的功夫,"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如果你要把这桩事情搞清楚,一定要读《楞严经》,要在这部经典上下功夫。跟声学有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都必须辨别清楚。
"反闻闻自性"是一种很高的修行方法,一般人决定做不到。实在说,这是禅宗高级的修行法,还不是普通修行法。你能够了解更好,不了解就劝人老实念佛。用音声也很好,古德常言:"佛号从心里生起来,口里念出来,耳朵听进去。"这个方法很能摄心,与声学也有一些关联。
447. 请问为什么我会一直不断的遇到一些生病又可怜的猫?我一定要帮它们把病医好,不然就会后悔难过。又怕它们会再受到伤害,所以也不敢放它们走,但母亲因为我收了太多猫而起烦恼。我也曾请佛帮忙,好像佛没有帮忙?
佛法是讲缘分,没有缘,对面都遇不到,有缘就天天遇到。所以,你跟这些猫有缘,可能是你过去生中,不止一生喜欢猫、爱护猫。
如果遇到这些生病又可怜的猫,你要帮助它们,要把它们当作一般众生同样的看待。它前生也是人,因愚痴堕在畜生道,将来它也会转到人道。畜生也有佛性,从佛性上看都是平等的,所以帮助一只猫与帮助一个人的功德相等。你帮助它们,决定有好的果报。
佛家有一本书名为《物犹如此》,书中都是讲一些小动物有灵性又有佛性的故事,你可以把救护众生的这些事情多与母亲谈谈。你养的这些猫,你要教它们念佛,要给它们皈依,把念佛机放在猫住的地方,让它们常常听。佛不度无缘众生,它跟你有缘,你跟它说话,它就会听得懂,我相信猫也很乖、也会听话。你要帮助它们,要度它们念佛,也要常常为它们说法。
至于请佛帮忙而佛没有帮忙,是你请佛的心不够诚恳;心诚恳了,佛一定来帮忙。这是我教给你的方法,你可以给它们授三皈,劝它们也不要伤害其他小动物,好好的照顾它们,这样就非常好。
448. 看到阿弥陀佛的造像,一手拿着莲花,一手垂直,手掌朝前,请问这是代表什么意思?
这是佛的"手印",现在人称为"手语"。佛一手拿着莲花,另一只垂手,这是接引众生的像。莲花是十方世界众生发愿念佛求生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会生出一朵莲花。你念佛念得愈诚恳、愈勤,莲花长得就愈大,光色就愈好,将来自己往生的时候,就生在这朵莲花里面,莲花化生。我们往生的时候,佛来接引我们,佛手上拿的莲花就是自己平日念的这朵莲花,造像是取这个意思。
449. 自从修净土法门后,身心欢喜,一心持诵阿弥陀佛圣号,发愿往生西方净土,真心赞叹阿弥陀佛是唯一的皈依。但是每天做早晚课及唱忏悔偈时,眼泪总是不自觉的流下来。请问我是否罪业深重?
这桩事情在《无量寿经》上有记载,佛告诉我们,听到佛号,听到梵呗,受感动流泪,这是过去生中善根的现象。换言之,你过去生中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只是没有修学成功,若修成功就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了。这一生又得人身,又遇到缘,自然内心受感动,这是正常的现象。应当要认真努力,不要放弃这一次的机会,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有成就。
450. 请问大乘佛子是否可以学静坐?
静坐是佛门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就佛教整体而言,不论哪个法门,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修行的纲领都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佛法在修行上,"定"是枢纽,无论哪一个法门都是修定。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修禅定,无量法门就是无量不同的方法修禅定,而净土宗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禅定,一切总离不开"定"。
"定"的表现方式,就是用坐。人坐在那个地方是定的相,在"四威仪"行住坐卧中,坐是定的相,取这个意思。坐是取它的意思,心不动叫坐,不一定要每天盘腿面壁打坐。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谈到"坐禅"说:"内不动心是坐,外不受诱惑是禅。"这个说法好懂。佛经说:"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称为打坐、坐禅。所以,行住坐卧都是禅定,不一定要盘腿面壁。真正做到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眼见色、耳闻声,确实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坐禅,这是真正在禅坐。盘腿面壁坐在那里,心里还打妄想,一点用处都没有。
所以,佛法用形式表法,我们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佛像是坐着的,教我们心不动、念头不动,决不受外面境界诱惑,表这个意思。初学者每天能静坐一段时期,对修定也有帮助;功夫成熟了,就不在乎形式,这层道理一定要懂。
451. 捐献器官是一种善行,但佛教主张在八小时内不宜移动亡人,请问是否就不能捐献器官?这与一切都要舍是否有所抵触?应如何做才如法?
佛法讲舍是彻底的舍,问题是你肯不肯舍,你要是肯舍,捐献器官当然没有问题;怕是你舍的时候又后悔,问题就严重了,所以临终不能不认真考虑。
经上说,人断气之后八小时,神识(一般说灵魂)还没有离开。只要灵魂还没有离开身体,割截身体就会有痛苦。那个时候如果他很清楚"我捐献器官很欢喜",就没有问题;如果割截器官的时候,觉得非常痛苦,因痛苦产生嗔恨,麻烦就大了。一念欢喜心,往上生天;一念嗔恨心,就堕地狱。纵然没有那么重的罪业,嗔恨心堕畜生道,都是变毒蛇、猛兽这一类的。所以,我们要慎重的考虑这桩事情,自己是不是有定力、有功夫,在捐赠身体器官的时候,能够忍受割截的痛楚。
换言之,佛法教你舍,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舍身心世界,舍己为人,为社会、为众生服务,不为自己,这个舍比捐献器官还要重要。捐献器官是帮助一个人,我们为社会大众工作是帮助许多人。所以,"舍"应当在平时认真努力去做,不计较在临终这个时候。
我们一定要明了,如果是真正念佛往生了,没有问题;因为往生的人一断气,神识就到极乐世界去了,你割截他的身体,他完全是没有知觉的。怕的是他没有往生,这就麻烦了。
佛家讲有三种人一断气神识就离开,没有中阴。第一是往生;第二是生天,福报很大,没有中阴;第三是造极重的罪业,死了之后立刻堕无间地狱,没有中阴,没有间隔,这里一断气立刻就到地狱去。除这三种人之外,都有中阴,这是我们不能不考虑到的。
祖师大德们都是为了大多数众生着想,因为临终这一着关系你来生的前途,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来生能够得人天大福报,你再为一切众生做好事情,帮助一切众生,比你舍身体器官帮一、两个人,功德不晓得要大多少,所以帐要仔细算算。
【超度】
452. 请问人去世后把骨灰洒入海中,不设灵位,对超度亡者有影响吗?他会成为孤魂吗?
没有影响,超度对他是有好处的,他也不会变成孤魂野鬼。
453. 是不是灵牌上的名字,只容许学佛的亡者才可以进入里面?
没有限定,他有没有学佛都一样,只要他有学佛的家亲眷属或亲戚朋友帮他代设牌位,他都能得到利益。譬如"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是个佛教团体,它有护法神,一般灵鬼进不来。如果他在这里面设有牌位,等于是他接受到邀请函,这里有他的名字,他就能自由进出,护法神不会障碍他。他信不信佛没有关系,只要有人发请帖给他,他来时就通行无碍;甚至于信其他宗教都没有关系。
454. 曾听老法师说可以读某部经几部或佛号几万声,专门回向给某个人。请问只要回向给某个人即可,还需不需要做大回向给法界众生?
听我讲经不能断章取义,要听这句话的前后句是怎么讲的。这些事情多半都是有感应,也就是与你有缘的这些无形众生来要求你帮助他。最通常的就是晚上睡觉作梦,梦到过世的家亲眷属或朋友。《地藏菩萨本愿经》告诉我们,你梦到他们,是他有求于你。
在民间不懂佛法,遇到这个情形就会烧纸钱给他,确实也有效,以后就不会再梦到。懂得佛法的人应当专门为他诵经,或者诵一部经或者诵几部经,譬如我发愿给你念一百部《无量寿经》、一百部《金刚经》;或者我专门为你念佛,念十万声佛号、二十万声佛号、一百万声佛号回向。不论是诵经或念佛,都是专门为他念的,他会得到很好的利益,这不是普通的回向。当然也能回向给法界众生,为他、也为法界众生就更殊胜。
《地藏菩萨本愿经》告诉我们,亡者所得的利益是七分之一,我们自己得七分之六。因此,为他诵经至少要念七部经,他才得到一部;念七十部,他才得到十部。读诵的人得七分之六,他只得七分之一。这是什么道理?道理很简单,他不来找我,我就不会念了。因为他促使我一定要念七遍经,其实七遍对自己有大利益,所以他得的福报是七分之一。我们念七万声佛号,他得一万声,他得功德这么大。而我没有他,我就不念佛了,念也念得不认真。如果特别为他念,我会很认真、很专心的念,这是帮助自己成就。所以,这当中没有迷信,真正是自利利他,存亡两利。
455. 入殓时,母亲因化妆打了防腐针,眉头紧皱,不知是否因此起了嗔恨心?做水陆冥阳法会,与放焰口法会,以及三时系念,请问哪一种为第一殊胜,效果最好?
何者殊胜,这个很难讲。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记载一个公案,名为"八载寒窗读楞严",这是事实。老法师在没有出家作居士时,有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读《楞严经》,八年的时间专门读这一部经,确实是"一门深入"。他们合伙在天津开了一间中药铺,有一天中午休息时,一位同参刘居士打瞌睡做了一个梦,梦境非常清楚就像事实,不像是在作梦。
他梦到有两个人走进店来,他很清楚这两个人已经死了,又是冤家对头,他想:"他们到这儿找麻烦来了!"实在讲,他对他们也是很歉疚。过去为了财务上的纠纷打官司,他打赢了,这两个人打输就上吊自杀。他学佛后,常常觉得很对不起这两个人,不应该为一点财产争执,让他们失去性命,所以感到很不安。但是看这两个人态度很温和,不像是来找麻烦,于是他就镇定下来。
等他们进门后,两个鬼就跪在他的面前。刘居士问他们:"你们来干什么?"他们说:"来求超度。"他说:"可以,怎么超度法?"两个鬼说:"只要你答应就行了。"他说:"好,我答应你。"就看着这个鬼,踩着他的肩膀生天了。之后,又有一个女人带了一个小孩来,是他的前妻与难产死的儿子,凄凄惨惨的到他面前求超度。他也问她:"你要我怎么超度你?"她说:"只要你答应就可以了。"他说:"行!我答应你。"也看到他的太太与儿子踩着他的肩膀生天了。这叫第一殊胜!刘居士凭什么能超度他的冤亲债主和妻子、小孩?他有八年读《楞严经》的功夫。由此可知,超度不是在法会大小,也不在人多少,而是超度的那个人要有真正的功夫。
《梁皇宝忏》是宝志公编的,是为了超度梁武帝的妃子;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化身再来的。梁武帝的妃子生前造作很多恶业,堕在恶道,他做这个超度法事,使她脱离恶道生忉利天。《慈悲三昧水忏》是一位阿罗汉迦诺迦尊者为悟达国师化解怨结而做的超度佛事。古大德会集所有经论的精华,编作超度的仪规。因此,水陆也好、焰口也好,所有一切经忏、仪规全都是会集本。现在有人反对会集本,这些统统都是会集本;若会集本不可取,那这些不是也不能采用吗? 真正明白道理,超度第一殊胜应该怎么做?自己做。你自己诵经、拜佛、念佛,把功德回向给你的母亲,这个功德无比殊胜,比你做这些大法会利益要大很多。为什么?你自己有真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