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收起左侧

[教学] 高古玉高科技测年代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17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17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再学习![em17][em20]
发表于 2007-1-17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lxzhtb在2007-1-17 10:10:04的发言:

从能谱分析表里可以看到有C元素的存在,能否从中提取点C元素据此断代呢?

欢迎lxzhtb

能谱分析只能排伪.不能断代.断代工程重大.断代要对石头上质变物质做同位素验测等.电子束成象发现的不可仿物质是下一步断代依据,,,,,,任南

1何态是玉器酸腐态??----请将您看到或亲自做过玉器酸腐试验,其过程图片传上来.以警示大家.
2何为自然态质变?自然界中万物之自然态质变规律是相通的!
3自然态质变与人为快速制成自然态的区别在何处?





发表于 2007-1-17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17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k123在2007-1-17 12:41:12的发言:
看到很多人都认为现代的科学技术还不能给玉石断代。我想这里有个误区,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上就已经使用科学技术手段为各种材质的石类文物进行断代检测了。像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复活节岛的巨大石像、马雅人的水晶头盖骨等都是通过科学仪器的检测而确定的真伪及年代。只不过因为使用的设备比较昂贵,国内的专业组织也只是部分拥有这些先进的设备,民间机构及民间藏家就更加无缘接触和使用这些设备了。

那费用贵啊,一般人用不起呀.[em33]
发表于 2007-1-17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admin在2007-1-15 23:46:07的发言:

好贴子,顶

[em05]
发表于 2007-1-17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一壶居士01在2007-1-15 23:25:04的发言:

转引自CCTV.COM论坛      作者:龙的传人

大大小小总共展出了二十多件红山文化古玉.虽然玉材,芯色,工艺,包浆在照片上是很难看到的,但是红山古玉的古韵神韵,以及浑化一体了的造型悠然还存啊!
我志在寻找知音,红山古玉的知音,共同提高鉴赏水平,要更有力的保护祖宗的文化遗产.也希望更多的爱好者行动起来.唤醒民族自尊感.因为看到流失海外的红山古玉展件达1368件之多.且连续2年在中国南京,杭州相继展出.心里感慨万分,感慨万分啊!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寻找知音了.我们只懂得漫骂敦煌木衲的臭道士.把一窟窿又一窟窿宝藏白白地送给了外国人!!!今天在我眼前又流失了这么多红山文化古玉,该由谁来骂我们呢?
有一个美国人为了研究红山古玉在辽宁娶了个姑娘,还有一个加拿大人利用三年时间研究并寻找到红山文化古玉八百件之多.这说名了什么问题?是我们的鉴赏能力比外国人差?或者智商有问题?意识有问题?跟着时髦走??
祖宗的宝贝像石头一样,像赝品一样流失到海外。海内专家到海外鉴定回海内高价拍卖,我们国家收藏的红山文化古玉经专家学者的精确计算不足三百件,不足外面轮回展的零数啊!我们整天在屋子里闭关自守。尽说丧门话:仿品 ,慎玩,甚少,少之有少,不看好。几乎成了口头禅,外行的话多,内行的话少,少之甚少。这就是我们宝物流失海外的弊病所在!再让我们想想再又看一看海外流失的红山文化古玉应该到现在什么都明白了。
好在上个月鉴宝节目组组成了专家鉴宝队,到蒙古赤峰市专程连续4天4夜,也可以说是夜已继日,奋不休战,争分夺秒,用免费并奖赏的办法为方圆几百里以内的持宝者坚定并估了价。听说持宝者围了水泄不通。这是个保护和防止文化遗产外流的好办法。虽然是去迟了点,但是总比没去有效。成语曰:“亡羊补牢”吧!
好在中国还有徐强先生,王康泰先生,任南先生。他们是红山文化古玉的收藏泰斗。祖宗的面子才丢不了,他们对红山文化古玉的研究和收藏攻不可没,他们的著作和文章也是我们红山文化爱好者的必读教科书。还有陈逸民先生和他女儿的著作,以及李祥云先生的文章是研究,收藏红山文化古玉不可缺少的。我是在哪里领悟到红山古玉的真谛的?我是在这里!
我们共同携手学习吧,再不能让一件红山古玉从我们眼前流失了。(一壶居士注:这些人是中华文明的联接者继承者,实可敬佩者)

发表于 2007-1-17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玉的辨伪中,标准件也常常成为鉴定真伪的一种依据。应该看到,对于大部分的古玉器型,标准件确实为我们的辨伪工作提供了非常可*实用的正确信息,但如果仅仅将标准件的信息作为一种僵化的鉴识根据,而无视一些没有标准件比照但有着充足的存在可能的出土或传世古玉的真实性,那么,这样的鉴定辨伪方法同样最终会钻进死胡同里去。在现实中,我们曾经看到有些非常开门但缺乏标准件比照的古玉,在一些古玉研究专家手中如何轻易地“毙命”。当然,如果出于这样那样的目的,以一种浮躁的、缺乏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的鉴别方法,将那些昭然若揭的仿古玉或伪古玉当作真物来宣传、当作宝贝来喝彩,混淆视听,给古玉收藏者产生不应有的误导,更是违背了“以玉比德”的古训,每一个古玉研究者或收藏家,同样有个解放思想、尊重科学的问题,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收藏和鉴赏,不断发现古玉文化的辉煌精华,推动古玉鉴别辨伪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
 
发表于 2007-1-18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手中真品,谁又能说出为什么真?国字专家的科学严谨不是他亲眼看到的出土物,他照样给你否掉。这是专家所固守的,无可非议。那你的真品又怎么体现它的真呢?中华大地之上没有出土记录的珍宝又怎么被保护呢?这就需要对您的真品做科学的定量分析。找出规律,才能将中华大地之上没有出土记录的珍宝和你,我,他,手中的藏品上个身份证。这是两网的初衷,这样讲大家能理解吗??

任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3-29 09:47 , Processed in 0.0502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