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女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看到《任南网》有南师怀瑾先生著述很高兴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23:07:00 | 只看该作者
南怀瑾先生此次以“大会计”为主题的演讲。他面容清矍,神采奕奕,风度翩翩,目光深邃,眉宇间隐现著智慧之光。一头白发整整齐齐,一丝不苟。最吸引人的是他面上永远带着慈祥可亲,谦和有礼的微笑。南先生开口就戏称自己“著书多为稻梁谋”,现场的气氛马上被调动起来,学员们都被其诙谐风趣的演讲引得忍俊不禁,笑声掌声不断。他从会计的起源讲起,从改“茅山”为“会稽(即会计)山”的始祖“大禹”,讲到春秋时期做过“委吏”(司会计)的孔子。从“安史之乱”后唐朝著名理财家“刘晏”如何统筹安排,治理财政,又讲到明清时期绍兴师爷的种种委屈辛酸。其间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上下五千年历史掌故信手拈来,唐宋元明清前人诗句娓娓道出,借古讽今,纵横捭阖。讲到高兴处,浅吟低唱,手舞足蹈,把本来枯燥的历史知识讲的趣味横生。
92#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23:08:00 | 只看该作者
除了引经据典的讲述了一些有关会计的历史掌故,南老师还发表了对读书、对教育、对做人的见解。他认为,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应是为了明理、做人。学位高不代表学问高,更不代表品格高尚。他对目前一些教育的目的和方法提出了批评,指出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为了考试。 “竭泽而渔”的办法,使儿童们的身体和脑力健康,受到过分负荷的伤害。南老师告诫大家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应是从人生经验中得来,从做人做事上体会。日常生活就是我们的书本,就是我们的教育。他给会计人的忠告是“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演讲的后半段,南老师还回答了学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在回答学生们提问时,他提及知识分子应该具备“卓尔不群”的特质,即所谓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93#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23:09:00 | 只看该作者

三个小时的演讲很快过去,会场中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学员们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演讲结束后,夏院长向南先生赠送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纪念品。

94#
发表于 2007-5-21 23:14:00 | 只看该作者

卓尔不群”的特质,即所谓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學習

[em27]
95#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23:17: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521231413761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5212317759652.jpg[/upload]
96#
发表于 2007-5-21 23:2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李女士在2007-5-21 23:17:42的发言:

[upload=jpg]UploadFile/2007521231413761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5212317759652.jpg[/upload]

一睹大師風采

學習的緊

專注

[em04]

[em27]
97#
发表于 2007-5-21 23:21:00 | 只看该作者
[em27][em27][em27]
98#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15:37:00 | 只看该作者

狂言十二辞
以亦仙亦佛之才
处半人半鬼之世
治不古不今之学
当谈玄实用之间
具侠义宿儒之行
入无赖学者之林
挟王霸纵横之术
居乞士隐沦之位
誉之则尊如菩萨
毁之则贬为蟊贼
书空咄咄悲人我
弭劫无方唤奈何

99#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南怀瑾先生演讲录(上)》

由文汇报与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南怀瑾先生“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演讲,于8月4日在上海美仑大酒店举行。听众200余人,多数为两岸出版界和传媒集团的老总及文化界资深人士。南先生的讲座共四个小时,分为下午四点至六点、晚上八点至十点两场。本报现将这次演讲内容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今明两天的“文汇讲堂”刊出,以飨更多的读者。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15:42:00 | 只看该作者
缘起
    诸位先生、诸位女士、诸位老前辈(我看在座的老前辈非常多),很抱歉啊,我到现在,对自己一生的结论、对自己的评价是八个字——一无长处、一无所是。像讲课、演讲,我一生经过了很多,可是在上课、演讲的时候,每次有个感觉,好像一头牛被人拉到法场受宰割一样的,很紧张。问题是一次上课也好、一次演讲也好,不晓得给人家贡献些什么。
    这一次演讲,是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张耀伟副社长聊天时引起的。张社长的叔叔张尚德教授,是我的老学生。我告诉耀伟,新闻出版是很难办的事,现在整个的新闻出版界走到了一个困境,最好赚钱的是搞电视,但是手机、网络一出来,电视也落伍了,时代已经到了量子力学、信息科技的阶段,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受到很大挑战。我以前也办过报纸、出版,他就再三要我来跟大家讲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2 15:42:29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24 16:47 , Processed in 0.0526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