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清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收藏家] 收藏家清泉

  [复制链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泉 于 2011-9-15 22:36 编辑

春秋玉器鉴赏的要点与体会:
1,周代近千年,总体仍然维系姬姓周天下,礼制动摇,诸子百家游说争鸣,
诸侯蠢蠢欲动,遂产生“五霸”,中外史学家视春秋为灿烂的历史篇章;
2,春秋时期,玉器的琢治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内涵。玉文化更多地被寓于人文思想;
3,春秋玉器用玉多样化,和田玉逐步成为取材主流;
春秋玉器纹饰神奇精美,大体有繁简二式;春秋多佩玉,圆雕件较少;
4,从科学发掘玉器看,最晚在春秋期已有铁砣治玉工具广泛使用;
“硬刀阴刻”、“隐起”是最具特色的治玉技法;
5,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存世量来看,春秋玉器的收藏价值之高是毋庸置疑的。

132#
发表于 2011-4-24 18:06:00 | 只看该作者
感悟美藏!感悟古人!给老师敬茶
133#
发表于 2011-4-25 01:19:00 | 只看该作者
经典语录学生收藏了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小陆,同学、共进。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好,赏玉好,知好便好; 做人难,收藏难,知难不难。 -------古玉达人
136#
发表于 2011-4-26 14:22:0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好,赏玉好,知好便好; 做人难,收藏难,知难不难。 -------古玉达人 清泉 发表于 2011-4-26 10:44:00
有滋有味!学生感恩!感悟!谢谢老师!!!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20:50:00 | 只看该作者

清泉藏玉——66

补充内容 (2012-4-7 23:09): 龙者,圣天寰宇之傲灵也,能大能微,大则兴云吐雾,蓬勃升腾于四海宇宙,微则藏形纳神,潜伏息形于天地之间。雷霆震怒时,则带火移星陆而扬洪波于八方,沃野逢旱时,则升云出鼎湖而起深泉固九重。叹!大壑澎长千里之遥,奋髯云乍起涛还冲腾,浪引浮槎依北岸长夜归一庐,波分晓日浸东山日清犹入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20:5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泉 于 2011-11-13 13:16 编辑

玉镂雕龙凤佩。

      和田青玉,质莹润,色深沉,风化层次分明,钙化、沁蚀、色变、质变

等工上自然态一目了然,包浆幽古,质感熟旧;

      龙凤共体,回首相望,龙鬃飞荡,凤冠飘扬,躯体腾挪,灵动张狂;

      如闻龙吟,如闻凤鸣,龙吟则风调雨顺,凤鸣则天下大安!

     《易·乾卦》云:“见龙在田。”龙,即苍龙星,主雨;田,指天田星,主谷。

龙降时雨,谷物丰熟。

    《说文》:“珑,祷旱玉也,为龙文”。谷纹龙形佩的源远流长及强大生命力,

表明了农耕为本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源。 

     谷纹最早见于春秋期,战国盛行。谷纹出现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铁具广泛使用、

农耕经济进一步兴旺发达有直接的关系,谷纹与龙凤结合使用,也是当时政治、经济、

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在玉文化中的直接表现。后世流传不断,直至明清。 
    器 周边起墙陡立,雕琢阴线轮廓,体饰谷纹,谷粒紧收,谷粒底部出尖钩,示万物萌发,龙嘴边即龙凤颈部砣磨玄纹,亦不同于春秋阴刻玄纹;   

    此器玉质温润,沁色雅美,琢工犀利;龙凤共体,气势矫健,灵动张扬、具有典型的战国特征,体现了战国狂澜激荡、欣欣勃发的时代精神风貌!是一对值得珍藏的精品。也是我们学习工上自然态鉴玉的、鲜明的实物标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21:12:00 | 只看该作者
对玉的收藏除重视玉的材质,还要注重玉的工艺水平, 关注玉的艺术性。原因很简单,玉的材质越好, 在大自然中的存量越稀少,其加工难度也越大, 制造一件良玉就越难成功,价值就越高。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21:13:00 | 只看该作者
纹饰作为玉器的装饰,其美丑容易被人们觉察、感受。 它服从于器形的需要,或者两者都取决于功能的需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9-5 07:00 , Processed in 0.0546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