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清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收藏家] 收藏家清泉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0:11: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古玉鉴赏脱离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样的鉴赏是毫无意义的。 古玉鉴赏要把古代玉器看作是历史王朝思想感情的流露与表现, 观察与了解历史王朝的兴衰演变,在玉文化的审美意象背景中, 揭示其文化意义与艺术价值,才是理解和认知古玉的正道,大道。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0:20:00 | 只看该作者
好而不藏者是胆怯;
藏而不学者是愚昧;
学而不精者是轻浮。
-----达人的话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7:42:00 | 只看该作者
用哲学的思维、用批判和怀疑的态度收藏古玉; 用美学的理念、用艺术人文的思想来鉴赏古玉; 古玉内涵直指人心、古玉艺术震撼人心。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7:45:00 | 只看该作者
古玉的旧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玉器本身的皮壳与包浆。 所谓皮壳,是指长期的外在环境因素给玉器留下的陈旧痕迹或气息, 而包浆,则是这一气息鲜明而突出的外部体现。 古玉的皮壳应为自然生成,它没有人为的因素。 而包浆则可以有人为的因素。比如经常盘玩一件玉器,同样会使其表面产生包浆。 只是出土玉器的天然包浆与人工盘玩的包浆不同,前者凝重而后者浮泛, 辨识当然也不是一件非常困的事情,困难在于: 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有些出土古玉,其皮壳与包浆的表现形式会与我们常见的 古玉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7:46:00 | 只看该作者
繁复与简洁,粗犷与洗练,流畅与稚拙, 精雕细琢的立体感与大刀阔斧的动态感, 构成了商周玉器雕琢的基本技法,可谓巧夺天工、千姿百态。 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该时代所独有的纹饰工艺特点, 才能全方位地领略商周玉器剔透玲珑的风貌和广阔的艺术。 商周玉器的丰富内涵,有如深厚的矿藏一般具有无限的挖掘潜力。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7:53:00 | 只看该作者
老土大红: 老,指历史年代的久远。 土,指土古。 大,指器物满沁。 红,指深红,老红,红的发黑。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老土大红”成因很复杂。 基本条件是,土埋;且土中氧化铁成份够多; 干、湿年季交替,有利于沁入析次生附着器表. 故,“老土大红”古来罕见,赏沁者视为珍宝, 也作古玉四异之一。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7:55:00 | 只看该作者
商周肖生动物,只要原材料的胚料原型允许,都会将动物的足爪砣刻出来, 而且龙、虎、象、鹿、兔、猪、羊等与马、牛及各种鸟类的足爪,都互不相同, 有的在足部用一条横线刻画出(如马)奇蹄, 有的用几条短阴线刻画出偶蹄类动物如龙、虎等及鸟类的爪趾等。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7:56:00 | 只看该作者
跪姿的玉人、兽是商周时代人一种常见的、官方的、具有礼仪性质的姿态。 商周代没有出现椅子,文明坐姿,就是跪姿。 另外,还有 “蹲居”和“箕踞”的习俗。 蹲居是以两足承受全身的重量,下肢弯屈,膝盖向上,臀部向下而不着地, 箕踞则膝盖向上,臀部着地,所以蹲居和箕踞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臀部是否着地。 蹲居比箕踞费力,跪坐又比蹲居吃力。 不过,商周习惯蹲居和箕踞。特别是扶膝而蹲或箕是商周人、兽(拟人)主流姿态,玉器片雕、圆雕均多见。 跪坐则是统治阶级的教养,并发展成为供奉祖先、祭祀神鬼及招待宾客的礼貌。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7:56:00 | 只看该作者
老三代玉器中,各个时期都有其典型加工方法。 最为有代表性的工法是西周的双阴挤阳和一面坡刀法,其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加工工艺。 双阴挤杨:其表现形式为双沟阴线,一粗一系,细线用勾砣碾出细而深的阴线。 粗线用撤法砣出较为宽大的斜面,近阳文一面为直岸,另一面为斜面,这样一来使平面突起的阳文效果更好。 此时的双阴挤杨比商代更谦细柔顺。 一面坡:这是在商代撤法基础上发展来的,是西周时期最典型的刀法, 先以细线勾出纹样,然后将阴线一侧的底子用斜砣砣成较宽较深的呈坡装斜面, 以突出阳文的效果,此外,这一时期阴线转折流畅,很少出现,过线,岐出,蹦碴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8-24 21:48 , Processed in 0.0551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