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普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由休养生息,引出一壶居士推荐怀师《老子他说》开讲

[复制链接]
381#
发表于 2007-6-11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匹夫有志实堪从,难夺三军气所钟。

圣代唐虞如在上,隐沦巢许亦相容。

楚狂昔日歌衰凤,汉室今谁起卧龙。

草木余年能遂养,大夫何必受秦封。

382#
发表于 2007-6-11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天子浔阳特诏宣,虎溪慧远志辞坚。

僧因赐号恩逾重,山不称臣怒受鞭。

狮子爪牙随踞地,象王鼻孔任撩天。

慧持入定今何在,老树枯禅不记年。

383#
发表于 2007-6-12 07:49: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84#
发表于 2007-6-12 07:49:00 | 只看该作者
《老子》的版本,一般习惯,都沿用王弼注的编排,九九八十一章,暗寓《易经》的象数。但是否就是《老子》原著的本来面目,问题太不简单,纵使有帛书《老子》等的出土,亦很难确定谁是谁非。这些工作,属于考据家的工夫学问,实在不敢妄加论断。
385#
发表于 2007-6-12 07:50: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照惯用的王注版本来讲,也很有次序,寓意深远,不可厚非。例如由第一章所标示的道的体和用,“同功而异位”的内涵,一直到第九章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为止,似乎井然有条,已告一段落。第十章的内容,只是引申修习内养的超越现世之道,以及明了“同功而异位”的用世之道的发挥。
386#
发表于 2007-6-12 07:51:00 | 只看该作者

魂魄精神一担装

第十章的开始,从修习内养的超越现世之道来讲,有三个要点。第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第一步修身成就的要点。第二,“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是第二步修身成就的要点。第三,“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是第三步修心智成就的要点。
387#
发表于 2007-6-12 07:51:00 | 只看该作者
从第一要点来讲,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才是“营魄”?“营”和“卫”,在我们上古传统的医学,例如历来所标榜的《黄帝内经》——《灵柩》、《素问》等传述中,它便是人体生命的两大关键。“营”,是指人体生命中的血液和养分等作用。“卫”,是指人体生命中的本能活动,属于元气的功能。“营”中有“卫”,“卫”中有“营”,这两者必须调和均衡,一有偏差,就成为病象。
388#
发表于 2007-6-12 07:52:00 | 只看该作者
至于“魄”字和“魂”字的连合互用,也屡见于我们上古传统的神仙方伎诸书。普通合称,叫它“魂魄”。这两个字,都是从田从鬼的象形会意字。“魂”字左旁的“云”字,就是象征云气的简写。一个人的精神清明,如云气蒸蒸上升,便是“魂”的象征。在白天的活动,它就是精神,在睡梦中的变相活动,它便是灵魂。“魄”字,边旁是白,一半形声,一半会意。在肉体生命中的活动力,便是它的作用。所以俗说一个人的“气魄”、“魄力”等等,就是这个意思。
389#
发表于 2007-6-12 07:52:00 | 只看该作者
以神仙丹道家学说来讲,认为生而魄在肉体生命活力中普遍存在。不经修炼,不得和魂凝聚为一,死后魄就归沉于地。因此,魂是鬼影,魄是鬼形。到了宋代的理学家们,一变为张横渠的理论,便构成“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的说法。二气,是指抽象的阴阳二气。其实,都从道家的魂魄之说脱胎转变而来。
390#
发表于 2007-6-12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在《老子》的本章文言中,没有“营卫”的出现,却只有“营魄”的标示。因为“营卫”是人体医学的范畴,“营魄”便是神仙方伎的滥觞。或者如此,也许不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15 09:52 , Processed in 0.0576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