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南缘-南怀瑾讲述与任南红山古玉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00:16: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看了《庄子》这一段,再看看佛学的《楞严经》,这一段跟《楞严经》的上半部分一样,就是找了半天,你的心在哪里?灵魂在哪里?身体上面都不是。

(一壶居士注:佛学的《楞严经》如有朋友有兴趣,可提出,随后伺机刊出,便于大家从佛学视角研究红山诸文化。佛家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读世间糟粕书之论断。)

142#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00:17:00 | 只看该作者

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庄子》处处都是话头,经常讲着讲着,给你一个问题,却不做回答,但是有没有答案啊?好象又有答案。庄子说你找找看,在现有的存在的生命、身体中有没有一个真正的主宰呢?假定你在我们生命的内部找出来一个东西,好象找到了,有一点影子,如求得其情与不得,不是真找到。或者说你在身体内部、生命中找遍了,都找不出生命的主宰是什么?无益损乎其真。没有关系,对现在身体的存在也没有损害,还是照旧的活下去,那个真正的主宰不管你找到与否,都没有关系。

看起来,这两句话好象后世禅宗所讲的迷与悟不二,开悟与不开悟都是一样,从表面上看来是一样。换句话说,这个生命的真宰,它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迷不悟,不多不少,不老也不死。永远就是如是,你懂也好、不懂也好,它都一样。但是我们要懂得它,这个理由是什么呢?庄子后面自然会讲。
143#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00:18:00 | 只看该作者

活着在等死

这个生命的主宰: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庄子说悟到了或没有悟到,同生命的本源没有关系,迷悟既然不二,我何必悟道呢?迷了也一样嘛,我找这个真宰干什么?如果我们听了很安慰,那就上了庄子的当了。庄子接着告诉你,要是找不到的话,一受其成形,一入胎受精以后变成这个形体,生出来就有生命了。你以为自己活着啊?生命存在,庄子一句话:不亡以待尽。出生的第一天,觉得自己是活着,实际上活着干什么?在等死。活了一百岁是等了一百年才死,活到八十岁嘛,从第一天生出来的时候,就等了八十年才死。

对于生命存在,按庄子的说法是: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换成佛学唯识学的说法,叫流注生、流注死。它像一股水流,不断的连接起来。在佛法唯识学中,这个名词讲得很好听,不像庄子说得那么露骨。如果我们把不亡以待尽这一句话看通了,有时会觉得特别伤感。不过不能听庄子的,听了我们会很灰心。

活着在等死,这是庄子的话,对不对不知道,我们再等一等好了!
144#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00:18:00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庄子又讲另一个现象: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生命活着同外界万物的一切,彼此像刀一样互相在争斗,互相在克制,也互相在欺骗。相刃相靡这个道理,按中国文化的阴阳家所说,就是生克的变化,互相相生,又互相相克。也相当于道家讲的:天地是万物之盗,人是天地之盗。所谓,修道的人就是小偷,什么打坐炼丹,打太极拳等等,都是把天地之精华偷到自己这里来。但是要注意,我们的父母加上我,三个人联合起来偷了天地的精神,然后有了我这个生命。这个活着的身体像马一样,一天天向前,向尽头很快地走。你想把生命停留在现有状况,永远做不到的。这看来是多可悲啊!这一段话看起来很消极,不过不要听庄子的,也并没有那么惨。
145#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00:19:00 | 只看该作者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萧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人生一辈子都忙忙碌碌做什么呢?庄子这里干脆把内幕都拉开了,一句话: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役役,做自己身体的奴隶,做物质的奴隶。我们一日三餐下厨房,蒸上牛排啊、面包啊、饭啊、面条啊,一天到晚勤劳苦得要命,就是为了这个身体,把它哄饱了以后,等一下又饿了,又要来了,所以是为身体作奴隶。人活着先是为身体作奴隶,然后为别人作奴隶,为儿女啊,为亲戚啊,为升职啊,终身役投,终身都在服役。结果在哪里呢?而不见其成功,最后是一无所成地跑掉了。《易经》的坤卦也有一句话,无成有终,一生看不到成果。但是有没有结果呢?有结果,儿女讲起当年爸爸妈妈怎么样,总算有这么一个结果,已经是很好的一面了。

萧然是形容词,就是这样子;疲役,为生命所奴役,一辈子都在疲劳到极点的状态。我们真正的归宿在哪里?找不到。可不哀邪!上面来一句可不悲邪!这儿又来一句可不哀邪!我们听听,简直声泪俱下了。生命的价值被《庄子》这一段批驳得一塌糊涂。
146#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00:20: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还不算数:

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假定你修道,真做到了长生不死,有什么用处呢?就算活一万年,也不过多等了一万年才死。所以这个形体的生命,毕竟非究竟,不是真道。为什么说活到长命百岁,乃至长命万岁,没有用呢?庄子说如果你活了一百岁呀,一百岁的老头子和年轻人的精神完全两样,其实我们明天同今天的精神都会不同,所以昨天晚上,我们几个老朋友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就讲:老了就不去作事情了,想做,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耐烦。这个不耐烦就是体能不够。年轻人对越麻烦的事情越有兴趣,格老子,非碰它一下不可!老了碰不动了,就不行了,这是形化,形体的变化。其心与之然,”“已经随着身体外形变化,体能的消耗,也演变去了。我们现在看花、喝酒,去跳舞、去听歌,绝不是十几岁时听歌的感觉,可不谓之大哀乎?活长了又有何用呢?长生不死做个神仙又值几毛钱呢?这是真正的大悲哀。
147#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00:21:00 | 只看该作者

师心自用

这么说来人生太悲哀了,《庄子》下面又是一转,这就是禅宗所讲的转语。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人生啊,就是这样的莫名其妙茫茫然吗?而人亦有不芒者乎?人类也有人真正找到了生命的本来,他并不茫茫然,他的生命活得很有意义,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真谛。谁找到了自己的真谛呢?这在禅宗又是个话头,你去参吧!

有些人认为自己找到了,开悟了,有些人认为自己懂得真理了。所以说世界上的宗教,因此就有各种的不同。
148#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00:22:00 | 只看该作者

庄子下面批评: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

一个人,如果依照自己生理和心理意义,自己建立一个观念而师之,认为这个才是最高明,然后根据自己这个高明的观念解释一切。每个宗教、哲学家解释生命的根本,都有一个理论,乃至佛教的小乘大乘,显教密宗,各宗各派都有自己的理论。这些理论的成立,是成心而出的,都是自己把自己的心理、思想、构成了一个形态。拿现在哲学观念的话来说,是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了。

按自己的心态来判断一切、观感一切,如果这样认为是了不起的真理的话,认为自己就是大师,谁独且无师乎?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个老师,所以谁都看不起谁,因为我有我的高明之处,而且不传给你。

这个道理不需要另外一个逻辑的方法来研究替代它,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都是你自己的心理作用。而心自取,这是关照上面的咸其自取。每个人都形成一个自己的思想理论,越笨的人,他就认为越高明。
149#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00:23:00 | 只看该作者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假使一个人没有主观的成心,借用西方哲学的说法,就是绝对地客观地看一切事物,看一切的现象,而有是非,可能吗?庄子说了一句名言: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今天我们到了越国,不能说今天到,而是从前就来到了。你说这是什么话?什么意思呢?换句话说,我第一次到美国,今天刚刚在华盛顿下了飞机,人家问几时来的?我说我没有动过,我一万年就在这里。你说这话通不通?
150#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00:23:00 | 只看该作者
鸠摩罗什大师的弟子僧肇法师,他的名著《肇论》在中国哲学史上份量很重,其中一篇《物不迁论》,讲宇宙万物没有动过。有一名句: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旋岚,大台风的名字,卷起来能把山都震倒了,僧肇法师说这个时候一动都没有动;长江、黄河的水昼夜在流,如果你悟到了物不迁的道理,这个水没有流动过。《物不迁论》的道理与是今日迁越而昔至也有关系,所以提一下。明朝的憨山大师,他在五台山住茅棚修道,住了好几年,有一天突然他悟道了。怎么悟的?小便時悟的。憨山大师打坐了很久,起来小便,一下子看到自己的小便,啪,……”“江河竞注而不流,开悟了。这是什么道理?禅宗的悟确实很难懂,憨山大师把僧肇法师的原文背得很熟,因此碰到机缘一启发,就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9 21:47 , Processed in 0.0705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