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收藏家任南

   关闭 [复制链接]
1391#
发表于 2010-11-9 15:19:00 | 只看该作者

王一旭老师与任南2010.11.09

 

 

1392#
发表于 2010-11-9 15:21: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是文物大国吗?
作者 吴树
据联合国教科文提供数据: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总量远远超出了国内馆藏文物的总和;另有数据证实:中国博物馆现有文物收藏总量,不足美国一家博物馆系统的十分之一;记者调查到:有4家中国海关一天内共查出走私文物15500件…… 记者曾经向数百位被采访者问了同一个问题:“中国是文物大国吗?”绝大多数人都不假思索地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理由不外乎是: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又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光是那沃土之下几十尺厚的文化堆积层,就足以清清楚楚地演绎出整个人类的来龙去脉。可是,在理智的层面上,寄生于任何概念之上的自信,往往不及公认的现实来得直观与清醒。假若我们可以暂且抛弃一些空洞的教科书曾经灌输给我们的一些空泛的说辞,改用更加科学的眼光客观地对这个问题进行数据分析,我们会心跳、心虚,会得出一些我们难以接受的结论。 一般说来,博物馆以及馆藏文物的数量及质量,再加上开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物实力的鲜明标志。我们不妨就此先作一个数据上的比较: 在博物馆的数量上,我们没有优势可言。据国家文物局可靠数据:止于20世纪末,法国每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德国和荷兰每1.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日本每1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而中国是平均60万人才拥有一座博物馆。 从馆藏文物的数量上比较,我们更缺少一个文物大国所应有的优势。据我国文物部门自2003年开始的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在我们所拥有的2300座博物馆里,国家登记在册的文物总数1200多万件,其中一级文物的总数近11万件。中国最大的博物院故宫两岸共有藏品210万件(北京150万件,台北65万件),约占全国馆藏文物总数的1/10出头,其中一级文物约占全国总数的1/6。国外的情况怎样呢?记者也收集了一组数据: 美国现有博物馆8000座,其中,仅1964年建立的美国国立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多达1700多万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8000多万件,美国斯密森博物院系统收藏文物藏品更是多达1.3亿件。这个只有200余年历史的移民国家,仅此3家博物馆的文物藏量竟是中国全国文物总数的10.8倍。 法国现有博物馆近5000座,馆藏文物约2亿余件,将近是我国馆藏文物的20倍。仅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和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三家博物馆藏品就有200多万件。 英国现有博物馆3000余座,馆藏文物约1.8亿件,是我国馆藏文物的15倍。仅大英博物馆一家现有馆藏文物就有700万件,是我国文物总数的一半有余。 第一次读到这一组数据时,记者曾暗自神伤:我泱泱中华,上下八千余年,纵横近千万公里。我们的祖先曾用不断进化的优质大脑,为人类贡献了无数发明与创造,给后代留下了无数精神与物质财富,他们的英名千古流传,他们的遗迹万古流芳。可遗憾的是,这一切,也许只能让我们的子孙从教科书里读到,而无法从博物馆里的实物中充分领略。这种尴尬,就如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只能无趣地生活在“四大发明”的烛光底下欣赏富国的傲慢与偏见一样。 是我们的家底子太薄,祖宗没给我们留下多少遗产吗?非也!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随便用“洛阳铲”朝哪儿打,哪儿就能冒出文物。是我们恋旧惜物、吝啬挖掘吗?非也!近30年来,国家考古挖掘加上民间盗墓所出土的文物,哪一年没有几十万件?那么,我们的文物上哪儿去了?我们再来看一组数字: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 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大约是馆藏数量的10倍以上。换句话说,按照最保守的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在1700万件以上,远远超出我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一大批浓缩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历史、本可以炫耀于世的文物精灵,百年来,只能静静地屈居异邦,冷艳凄美地向世人诉述着它们曾经有过的辉煌和屈辱。 除此之外,近年来风靡世界的中国文物市场,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迅速扩张膨胀。记者通过互联网对国内外多家媒体所报道的数据作过粗略统计:仅美、英、法、日、韩、菲6国,每年都有数百万件中国文物上市买卖,或曰“中国文物街”、或曰“中国文物楼”。毫不夸张地说:单从文物数量上看,疯狂的文物走私,使得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失去一座故宫。 人们习惯于把丧失国土主权的人称做亡国奴、把轻薄自己生命的人称做亡命徒、把守不住祖上财产的人叫做败家子。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死的记忆,它用物资的形式储存着不同时代的人文信息,传承着国家、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一旦我们彻底失去了这种记忆,又与失去国土、失去家产、失去生命与灵魂有何区别呢? 究竟是谁,将我们捆绑在“文化亡国奴”的耻辱柱上?
139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0:07:00 | 只看该作者
河里没鱼了,这条河早快没鱼了,市上的不是这河的鱼,是在水里游的生物,不是鱼,因为我从来没在这河里抓到过鱼,所以不可能是鱼.我天天在河里泡着要抓鱼,从不去市上,我在河里都抓不着鱼,市上怎可能有鱼,有也不可能是鱼!绕口令吗?..........
1394#
发表于 2010-11-13 14:04:00 | 只看该作者

窗含西岭

标题的灵感来自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 “假如墙壁会说话”,因为美国许多房子有的超过一百年(当然这跟长期无战乱,土地私有,没那么多拆迁分不开的),许多房子正可谓是:雕谰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美国的房子大多是别墅型,有的有地下室,夹墙,美国人流动性强,房子的平均买卖为七年一次,这样的老房子在历经了许多主人之后,在地下室,夹墙里常常发现一些老东西,比如文书,信件,记念品等,这些东西属于谁,又有什么故事-----可是墙又不会说话,这个节目给人无比的悬念,让人浮想连篇。这也让我想到,假如古玉会说话------,我想每一块古玉都有它或浪漫,或凄美,或庄严的故事,每一块古玉都随着不同的主人见证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在几千年滚滚红尘中,惯看秋月春风,古今多少事,都付玉石中。联想起那神秘的中药“血灵芝”的传说,它的生长条件很是诡谲,这种“血灵芝”生成于古墓之中,棺材之上,死者必须是达官贵人,男性,而安葬地方的风水也有讲究,附和上述条件才可生成,是真是假不得知,我在想,那些随主人下葬的古玉,当它在千年漫漫黑夜中与灵魂对话,相互依托,浸淫,难道不能视其为“玉灵芝”吗?当我们有幸面对一块高古玉时,我们应该感觉到它的灵魂,气场,我想,出土的古玉要说话,它会依天地磁场,择智者而栖,给他们慧眼,妙笔,我相信千年古玉的能量转换,当我在追寻和探索古玉的旅途中,我发成现了红网这片绿州,这里的智者学术功底深厚,常常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大师们生花的妙笔,把我带回到那远古的时空隧道,大师们那高深的哲学,文化,历史,宗教,地质审美素养,在一篇篇沤心泣血的点评中发挥的淋淋尽致,看 网大师们的点评是我最大的精神享受,纵观当今高古玉点评,唯红 大师能震撼我的心灵.
在当今民间高手一盘散沙,个自为营的“三国鼎立”的状况下,在民间藏玉难被官方认可的“战国”时期,民间藏玉要想重破困境,形成力量,要让官方,民众,市场听到我们的声音,大家必须同心协力,凝聚一起,要明确什么是共同目地,什么是共同的阻力和“敌人”。“一个人是龙,三个人是虫”将不会在是我们的别称,要想古玉能说话,全看红网的高手了!
1395#
发表于 2010-11-13 23:41:00 | 只看该作者
教你识别伪专家http://shoucang.dahe.cn/scxw/ypzb/t20100830_1829061.html 2010年08月30日 16:50 作者:礼乐天下 不识货一时苦,不识人一世苦!但凡收藏爱好者初期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是收藏必经之路,就是会拿藏品请高人,专家掌眼,那么你请教的这个人,你所托付的“专家”是至关你藏品生死的关键甚至你之后收藏的信心和指引今后道路是否正确与否的人,这个人至关重要。无论是专业技术和人品。 1.不能迷信网上鉴定: 各个收藏网和论坛,君不知,鱼龙混杂,有时候跟帖点评你藏品的有些人可能连你的水平都不如,有时候普是自身照相光线有差异,更无法点评得当,然更甚者,拉帮结派,指鹿为马,原因都不过是利益驱使,小团体主义,自己人的假货可以说成真,别家的真货也可以污蔑为假,为的不过是卖自己店铺的东西,某些玉器版主自身是卖新玉器为主,根本不懂高古,充其量不过有几件明清件。我以及几个圈内好友曾恶作剧,故意在华夏收藏网上传博物馆馆藏 古玉图片,一律被批为 ,一眼新,河磨料,现代仿品.....令人哭笑不得! 2 . 不要相信陌生店家: 故事一,本人曾在一个卖籽料为主的店铺,和店主也算相识,店主见我刚购得古玉,问我买这些垃圾干什么,都是骗人的,还是趁现在收点籽料, 我一时竟然也有些动摇,未经我同意他竟拿出刻刀在古玉上刻画出一道痕迹,说道,硬度都没达到6啊,你以前买和田新料子的东西这点应该懂的呀!,他不知道古玉出土后晶体处于脱水质变状态,玉性硬度尚未恢复的道理,那件玉器体质上佳,玉质苏醒的很快,一个月后,我把那件他刻过的古玉带去他店里,让他在同一部位刻画,结果,已然丝毫不伤,店主愕然称奇。这个原因是该店主主要经营新加工玉器为主,不懂古玉知识的结果。 故事二,一古玩店主60岁老者,见我胸口挂古玉,知是爱好收藏古玉的人,拉我进店谈话,对我东西一概置否,“不对,这个是真的话,我出5万买下!”求知欲驱使,我急问,错在哪里?其笑而不答,在我再三追问下,其严肃高深状,吐出几个字“整体工艺不对!”具体哪里不对,可以详细请教下吗?我真的很想知道,其又笑道,“我研究高古10几年了,你一下子懂了么,我不是白混了”在下陈煌诚恐欲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位老师,还是麻烦指点下好吗,好让我学习下,也好信服,其见我用激将法,便立即开始转移话题,吹道,“我是给拍卖行掌眼的,曾经和周南泉合作过一把的,专业性方面不要来怀疑的,我们看东西要准确到负责任的!上次中央电视台记者要采访我,我不肯呢,我不要出什么名的”我心里已有数了,问道,您上次在哪家拍卖行把关的呀?(我知道常熟本地没有文玩拍卖的),“这个你不要问了,外地外地的.....”语气开始心虚了,随即他拿出柜台内一块古玉给我看,我一看心里有数,(清代老提油火烧玉仿汉代的一块小壁)这个多少钱啊?“三万”,我心里暗想,如此工粗料糙的伪古,就算300我也不会要的,只好说道我不喜欢这样的器行,随后便离开了那家店,各位聪明的朋友到这里,想想应该明白了吧。 3 某些 知名专家 国内体制问题,很多是任命式的专家,著书时必须邀其署名,多数人为论资排辈成专家,馆藏的文物都要封存,并无大量实践经验,更甚者为了赚取鉴定费,把假的鉴定为真的,更多的以个人知识面决断一件古玉的真伪,并抱着宁可错杀三千,不肯轻易承认一件,和馆藏一致的说是仿造,馆藏未见过的说是臆造,这些伪专家的不学无术就是导致民间百姓不敢进军收藏的绊脚石,他们是导致近年来文物流失到日本英国美国等海外博物馆的这些文物的罪魁祸首之一!事例举不胜举,大家百度里搜索就可以知道很多这样的例子,中国每天至少有15000件文物流失海外,每一年走私出境的文物起码是一个故宫的馆藏量!这些文物必将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后代去为其买单,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也!参考文章,《谁在收藏中国》。 凡是正正的专家往往是那些由爱好引发胃的大藏家,鉴藏家,他们有大量的藏品和实践经验,对真伪鉴别都有一套相通的经验和理论,一般都会和你指出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以理服人。 小心身边这样的几种“砖家”! 1 .自己本身不是爱好这方面的,也没这大量方面的藏品,主观认为地摊古玩怎么会有真东西呢,不管给它看什么都是怀疑一切的态度,但又不知道真假区别在哪里,属于主观直觉型“砖家”。 这类砖家特征------自己不懂,也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 2.有些收藏品或者是不专一的杂家,但往往属于不学无术滥竽充数型,但凡这样的人还特别喜欢冒充专家,帮人掌眼,语气肯定,一般用语“假的!一眼新!臆造品,酸咬的!河南造,蚌埠仿,青海料,现代品,整体工艺不对,没有神韵!”好像说出点什么,但其实什么都没有处出来,游离态的辨伪结论和抽象化的用词。 这类砖家特征------半吊子水,具体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 3.是藏家也有的是店主,其实也有鉴别真伪的能力,但是心态人品有问题,不希望别人掌握真理经验,怕被人收的多了自己收藏不到,或者嫉妒,故意把你搞浑,让你丧失自信,废弃自己积累的经验和真理。 这类砖家特征------自己有好藏品,但是不肯告诉你个所以然! 说了那么多,那么岂不是谁都不能相信了,肯定也不是,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树立的真理,比如现在国内领先的物理测试,胡家燕教授的古玉成器后风化测试,相信德艺双馨的知名专家,比如,任南,王文浩老师,他们尊重科学,有实践有理论系统,评论有理有据而又严格谨慎,拿经验成果无私分享与人,让人心服口服,评论的同时又增长了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身边经常交流的鉴藏家往往也是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还有我在此想纠正二个观点 错误观点一 地摊都是假的没有真货: 那么请问大家思考下,国家考古出于保护性都是修桥补路式的被动挖掘,民间盗墓猖獗,山西,陕西,河南十墓九空,全国十万盗墓大军,文物全都走私出境了吗?东西去了哪里?全国各地古玩市场人头挤挤,如都是假货,为何多年来大家还是乐此不疲?为何近年来文物法修订鼓励藏宝于民?鉴宝节目里的古玩都是传世品吗?为什么海外回流的生坑古玉就允许上拍卖行合法成交? 错误观点二 只要是文物,每一件都可以卖个天价: 中国历代,多少天子,诸侯,将相,皇后嫔妃,以玉器来说河南殷墟妇好墓一坑就出土玉器755件,有些诸侯级大墓单玉器就达1200多件,国家馆藏不过历史的万分之一都不到,黄金容易变现,是因为熟悉的人多,农村妇女不识字的也认识黄金,而玉器,就算大学博士没接触过的也必定分不清,古玉也分玉料良莠,也分精工细工,也论等级和历史背景,现在主要认识和田玉的人本来就少,认识高古玉器的更少,敢掏钱买单的更少之甚少!市场买方决定价格,古玩市场内摊贩只能真的假的混在一起卖,而且往往由于真品反是收购来的低成本和盗墓零成本,而相对现在和田玉开采枯竭,国家保护性控制,现在状况是真的卖的比假的便宜,老的买的比新的便宜。 和田玉相对黄金目前变现能力差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文革后出现断链,而当代更上演黄龙玉这样的叶腊石都被炒作的闹剧,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历史上就是帝王诸侯的专属,价值远高于黄金,一块玉可以换良田,换城池!物以稀为贵,加上中华民族用玉科考的历史年代有8000多年,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君子重玉轻珉,传统文化积淀注定和田玉不可取代的位置,当代古玉在古玩市场价值的背离是一种不正常现象,违背价值规律就是机会!国内拍卖公司拍卖还以明清件为主流,个别拍出天价也实属炒作。国外市场中国高古频频走高,真正国内高古玉器还未启动,更多的其实还在民间藏家内转手,还是那句话,以兴趣爱好出发,保护国家文物不至流失海外,投资理财增值为附带效果,哥玩的不是玉,是文化!
1396#
发表于 2010-11-19 13:21:00 | 只看该作者
国家藏品三星堆玉石惊现千古切痕之谜2008年02月20日07:03 [我来说两句 ]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记者吴广生)长年陈列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国家藏品——四块每块重达几吨的三星堆玉石上,被发现多处切痕的底端呈两头上翘的弧形,从而推翻了线切的传统结论,成为千古切痕之谜。   据发现这些痕迹的第一人、多年从事红山文化收藏研究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任楠近日介绍,2007年12月底,他在三星堆博物馆看到了几块一米多长、几十厘米高的玉石上有切割的痕迹,当时的讲解员李莉解释是线切的,但是他觉得有些切痕不太符合规律。
因为在这些玉石上的切割痕迹,有的是深达几十厘米的切口,有的切缝仅1毫米左右;而且,按照常理,用线切割的痕迹应该是向下的,而石头上切割出来的痕迹却是中间凹,两头向上翘,这种痕迹用线是切不出来的,倒是很像用精密的切割锯切出来的。   这几块玉石整齐地排列在博物馆一号馆展厅的中央。据了解,玉石是当地的农民燕道诚一家在1929年疏通水渠的时候,无意之中挖到了一大堆玉石器里面的几块。当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发现的意义,将不少的玉器直接转送给了别人甚至卖掉。还有不少就被遗忘在了路边。后来,考古学家在经过时发现了这些玉石上面有切割的痕迹,专家判断有可能是线切。   经过广汉市文物局批准,知名矿物学专家、成都理工大学的张如柏教授重新对玉石的年代做了检测,再次证明切割痕迹来自于久远的古代。他通过红外光谱来分析石头次生物的成分,发现叶蛇纹石变成了透闪石,说明次生物导致石头发生了变化,也间接说明它的年份很久。因为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器埋在地下几千年,必然会形成次生物。他又用激光拉曼光谱,将激光打到玉石上,观察放大5000倍的表象结构。根据最新的数据,他得出结论是:三星堆的几块玉器,在地质学上讲,起码有9000年到12000年的历史。   任楠和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等几位专家又数次仔细观察这些玉石,不断证实石缝确实是中间深两边浅,因此可以排除线切的可能。而且有的切缝很薄,也不太可能是石器切割的,因为切割这么薄的石缝石器也会断裂。而9000年至12000年前,尚处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又怎么会有如此高难度的解玉技术呢?对此千古切痕之谜,广汉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洋感慨地说:“东西放了几十年,这个现象竟然谁都没有发现。”
139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13:51: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p><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size: large;"><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0000">看啊看啊看的,看了很久,看了好多帖子,看到最后干脆连注册的论坛连名字也懒得登陆了,回复也都免了,因为多少号称疑似都是假东西,假啊,好假,,,, 自打喜欢红山玉,就在任网学习还有今天上午在赤峰古玩城见的几件真东西对我帮助最大----上午真是见了真家伙了,看的两肋酥麻、生冷风, 大家想想,红山一个喘气的就10w 的价格开出来, 龙,哪怕是个残的,得50w,到底有多少漏 大家拣了?----满手都是漏的话,只能说明你的漏是假的!!!!! 不要动辄拿出脏、浑、的东西出来号称 藏品、红山了, 请大家拿到东西之后,先看看任南老师的教材图片中的类似 玉 的外貌, 大家看看,最起码的啥叫 ‘橘皮文’‘次生’得分辨个十之一二再说吧? 请大家把手中的东西,对比任老师的图片,对比下,光光只看有多少类似,请大家从新理解下,啥叫熟!!熟啊! 就跟水煮透的白萝卜一样才叫熟啊 熟!净! 净!干净!!埋了 1千年的铁锅出土,还带着油污,连个哈喇味都没有,你信么?----就是3年以上,那油也该哈喇了吧????? 红山玉保证不少,但是也不是多到:俯拾皆检漏的地步啊! 红山真玉蚕,5千一个,有多少收多少,谁有? 红山假玉龙,50元一个,谁要,我倾销! 这就是差距:为什么任老师 说 15万收个猪龙,,,,,,,,,,(好久以前) 为什么任老师 得15w才得个玉龙-------------------(而且是地板价) 为什么你的龙不管怎么疑似,就是没有任老师15w收到的玉龙那么有神韵,有老态! 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任老师是红山专家都得15w去检漏,而我们动辄检漏,才千元百元?! 而且检得满手的漏!!!!! 谁要是说他100元检漏红山玉,我说他幸运!比任老师都幸运! 说他,100元一件,检了100个红山漏,那不是扯淡么?任老师的图片还有价格就是标杆!15w一个龙!!!!!不管看那龙根任老师的图片一样一样的一样,还得看价格八九不离十!!!!!    (真有5元一个人面,检漏的,但是得多大的概率啊?) 今天斗胆敢叫任老师亲自批阅了,也是小子年少轻狂,不懂事,但是任老师啊,您的图的质量毋庸置疑,但是现在大家不看教材图了,都【提前出师】了, 图本身就不容易看出来学问来,现在看图也不好好看了。 您断下吧,一个玉蚕的价格到底是多少,8w10w—— 还是每人手里一堆,一堆才千把的? 各位网友手里有真红山蚕,1千、5千、1w—— 我代表本地藏友长年大量收;   任老师的 12个字, 小子后学末进,就闻听了个皮毛,只知道 熟!肥!   这两个字,就受用了!  劝大家多学少买吧,阿门,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梦中多少遍, 大漠复红山。
139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14:02:00 | 只看该作者

赤峰,辽宁,牡丹江藏友来京交流.

1399#
发表于 2010-12-17 15:18:00 | 只看该作者
功德无量 收藏家任楠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2008年02月19日07:01 [我来说两句 ]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吴广生)从事红山古玉收藏近40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红山文化珍宝馆馆长任楠,最近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在收藏界被称为独创的鉴别红山古玉“任楠方法”。
  据了解,任楠的“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荟萃了传统眼学鉴定与高科技鉴定两种鉴定史前古玉的方法。这十二字是:净、熟、肥、透、葬、孔、坑、缩、次、过、浆、神。   所谓“净”,它的对立词是“脏”,脏乎乎、干巴巴或烂得浑身都是窟窿是造假者惯用的手段;“熟”的对立词是“生”,也像人的成熟一样,既可看到,也可触摸到;“肥”,就是玉中的沁,它浮在玉中有点像我们平常吃的肥油一样。“肥”分为内部肥和外部肥,内部肥是一种虚白的、云雾状的沁,这种沁是仿制不出来的;外部肥是指在玉的外部呈现不规则的像鸡胸板油一样的东西,也是人为造不出来的。   而“孔”是指红山玉器表面受侵蚀后留下的“微孔”,它需要被放大后才能看到,这是在红山玉器鉴别中最先提出的鉴别方法。这种“微孔”非常神奇,在高度放大镜的观察下,孔内的结晶会呈现出一个绚丽多彩、极其壮观的微观世界。“次”是指古玉表面会生成次生物。所谓次生物,就是在玉上生成的一些颜色、成分都不相同的物质,有的还会导致玉的变质。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器埋在地下几千年,必然形成次生物。它是随着古玉年代的推移而不断“长”出来的,这也是造假者造不出来的。
140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12:30: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9-23 19:58 , Processed in 0.0639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