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舞人钮玉印
这种纹样的首要特点是满而密,器物表面雕满饰纹,不留空白。商周玉器中,虽有一部分玉器的纹饰也较满,但纹饰勾回较大,留出了较多的空间;春秋战国玉器除少数兽鸟形纹饰外,皆用文饰铺满器身,突出的特点是一个满字。
此时纹饰的另一个特点是抽象而精细。许多纹饰很难说清它的寓意,在一些简单的纹饰中充满着丰富的想象。例如,谷纹,并不如《词源》等书所绘谷壁上的禾苗谷穗,而是密集排列的螺旋凸起,每一谷粒似一刚发芽的谷种,又似别的什么东西,某些学者称似类似纹饰蚕纹,意指刚孵成的小蚕。
最常见的纹饰是勾云纹,有双阴线刻、单阴线刻及凸起等手法,这些纹样之间相互正反相连,上下相接,纵横相连,巧妙地组合出不同的图样。另外还有一系列的辅助纹样。
在许多这类纹样组合中,隐约留有兽面的痕迹,似乎表示着一种窥测万物的神灵,而纹饰的每一个细部,又似乎处于无限的蠕动之中,因而有人名其为“蟠虺”纹或“窃曲”纹。这些纹样的雕琢异常精细,用线条的粗细凸凹变化,表现出不同层次,一层精于一层,使赏玩者百看不厌。
战国玉器的边缘往往有凸起的边线,鉴定家评论战国玉器时常用“扎手”来形容拿玉器时的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