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世之大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任南网》人类文明探源工程: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0:39:00 | 只看该作者
俞正燮《癸巳类稿》卷14《纬书沦》说:

纬者古史书也,通记天地人,盖灵台所侯簿。
刘师培《谶纬论》说:

“谶纬之言,起源太古,然以经淆纬,始于西京,以纬俪经,基于东汉。”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0:40:00 | 只看该作者
[转2]三皇五帝时代断代研究
  作者:余岳桐

  发表时间:2003-12-28, 21:13:53   
  
  三皇五帝尚未被人们接受为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仍被普遍地看作是神话传说。但是,三皇五帝时代作为中国文明早期阶段的称呼,符合我国历来的认识,又大体符合考古发现的上古文化面貌,应当成为夏代以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志性名称。
  三皇五帝时代不只是3+5=8,其帝王人数应有几十位,其年代应从公元前6000年左右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对于文明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商代生产工具据考古发现主要是石器。以至曾有“商代为原始社会”的结论。相反,距今七、八千年前精美的有特别意义的玉器、陶器、骨器完全有充当祭祀和王权重器的可能。印加帝国采用结绳记事,没有通行的文字,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国家的性质。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各部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时间不同步,有5000年前确已建立国家的例子,也有50年前仍处在原始社会的例子。仰韶文化早期已出现父系社会萌芽,中、晚期为父系社会,与神农氏世系为父系传承一致,炎帝末期的轩辕仍处在母系社会末期,及迁到美洲保留母权制遗风,足证不同部族发展的不同步性。
  
  文明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距今8000年左右太昊、伏羲时代应该是较低级的文明。据贾湖文化、老官台文化、兴隆洼文化、裴李岗文化、后李文化、彭头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考古文化显示,各地文化面貌不一。兴隆洼文化有了世界最早的服饰,最早的玉器,最早的村落。兴隆重洼早期聚落约2.4万平方米,集中在近似圆形、周长约570米的环壕内。共8排房子,每排10座左右,一般房屋面积50-80平方米,中部两座房子各约140平方米。大房子是公共活动场所,这已体现出母系社会繁荣的情形。贾湖文化,有的仍称为裴李岗文化的一期,则更具体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全貌,包括宗教活动的详细场景。这里已有了父系社会的萌芽。
  
  距今6000年左右,各地考古文化出现了城址、铜器等符合国外文明标准的现象。大溪文化城头山遗址(在湖南澧县),有我国已知最早的城址,城内分区布局很明显,地面铺江陶土块,有水井,有专门的制陶作坊区。马家窑文化有铜渣和青铜刀,义井文化有铜渣,不论青铜的发现是否偶然,发现则是事实,应被称为原始八卦历的八角星图案在这一时期出现于华东一带,它们代表了中国的“河图”、“洛书”,是历法的表现形式,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扩展到非常广泛的区域,应是神农氏王天下的体现。房屋朝向中心广场的现象代表了人们对于部落(早期中国?)的向心力。
  
  距今5000年左右,各地城址增多,许多地区进入国家阶段。大地湾的宫殿式建筑,尉迟寺的“豪华”房子,凌家滩、红山文化冶炼青铜的遗迹及青铜器,表明中国在5000年前确实出现了国家。但这种大范围的文化上的光辉,却不如仰韶文化的“大一统”来得广泛。《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未尝宁居”,征战不止,看来没有神农氏那样的统一文化的结果,这应归因于各地方文化大发展,个性更多地保存下来。
  
  少昊未居帝位,《史记》、《竹书纪年》相同,但少昊把文化传到美洲,时间应按玛雅历起点公元前3114年。这个时间反过来可以说明黄帝生活在5000多年前,已有距今5000和5500年的观点。后者更可信。红山文化“女神庙”,供奉对象应是真人,并非虚构的神。母系社会实行图腾崇拜,即使崇拜妇祖先,也应是后来的事。王大有先生指出,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均与黄帝族的图腾有关。这些图案、造型绝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宗教的产物。据纬书及《史记.封禅书》所引,黄帝应有十世,几百年。退居华北北部以后黄帝族衰落了。华北一带颛顼、帝喾、尧、舜相继为王。从考古学文化来看,这一时期,龙山文化有过繁盛的局面。当为尧舜禹的时代。文献记载关于这一时期相对丰富一些,但考古工作还不够充分。龙山文化有文字,可是没有当时留下的史事记录原件。作为年代框架,要做的事并不比夏代容易。要想分清各王的年代,如没有新的发现,就无法精确到年。
  
  夏代的上限还悬而未决——我说的是考古工作。由于禹继舜为共主,双传子启“家天下”,没经过“革命”,考古文化不会有本质的剧变。龙山文化的年代被确定在公元前2600——2000年,尧舜禹三人合计在位时间不会超过200年,但一般把公元前2600——2200年看成尧舜时代,400年不可能只属于二三个王的纪年。二里头文化与龙山文化的过渡类型引发的争论不影响“先入为主”的研究结果,因为这一时期已有文献记载的资料供参考。尧舜之上,颛顼、帝喾活动中心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是否如纬书所称各为数世应予以关注。古人早已指出,《左传.文公十八年》说的“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社,不陨其名,以至于尧”。表示高辛至尧非一二世,若“八世”与尧同为帝喾之子,谈不上“族”,“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夏、商、周始祖同处一个时代的事实体现了“国家联盟”下的格局。
  
  一般认为黄帝元年为公元前2697年或2698年。这是据文献推算出来的。实际上晚了近一千年。正是这一结果,导致学术界把黄帝、尧、舜、禹都列入4000年前的传说之中。
  
  三皇五帝时代断代研究,早期是文明肇始的阶段,考古发现应注重“异”,即最先表现较高的文化的东西。后期是文明高度发展的阶段,考古发现应注重“同”,即共性。目光不应只放在中原一带。辽西、四川等地的文明进程可以称作中国上古的特殊代表。文献表明上古时代各地的联系比人们想像的要密切。盘古王表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山海经》古史重点在三皇五帝时代,因其记述的范围很广大,未进行深入研究者很难相信。实际上《山海经》关于中国先民活动范围的记载是可信的。北亚、美洲、太平洋诸岛是中国先民的主要活动区域,考古、语言、民俗及对古今居民体质(现在可以加上基因)的研究,是增加我们对于上古史的认识的重要手段。带着先入为主的目的去研究古代美洲文明,方法对头,是全面研究中国上古史的必要组成部分。
  
  图腾是有历史学价值的重要信息。《史记》中的“神话”大都是图腾崇拜的真实反映。《史记.秦本纪》:“大廉玄孙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商代初期还有鸟身的人为帝御?说不可信,但是其后代就是这么认识的。《山海经》的“怪”大都是图腾像的描述。这些成体系的记载可以称作中国上古史的图腾版本。尤其是炎帝、黄帝世系的记载,与其它文献不同。夸父猴图腾的分布,远达北亚和美洲,又有灵宝仰韶文化特大型聚落的考古学证据,说明夸父确有相当大的实力。黄帝一个支系叫韩流,猪图腾,《史记》等书无载,惟《竹纪年》有“乾荒”与之相应。考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非同寻常的猪图腾,说明韩流是存在的,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尧时的“封豨”也是猪图腾。如果说文字证据可能找不到,那么图腾证据则保存下来了。这是中国上古史的一件幸事。盼望更多的专家像王大有先生一样把图腾形容融入古史寻证中,不可辜负了《山海经》啊!
  
  对于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考古未必能再现原貌。学者据贾湖遗址占卜实物考证伏羲作八卦是可信的。据《史记.天官书》和易洛魁人、玛雅人的实际,表明黄帝考定星历、羲和占日、常羲占月、蚩尤明天道是史实。二十八宿产生很早,黄帝时已在应用是千真万确的。文献可以通过考古以外的途径验证,拘泥于出土物有时反而会低估上古文化的水平。
  
  我们有责任弄清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来龙去脉。中国上古史再也不能“一头雾水”,模糊下去了。那种怀疑中国文明早期阶段——三皇五帝时代的观点,必须被多学科、多角度的实证来说服,我们有这个信心!
  
  来源:青年论坛之古史漫谈论坛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0:46:00 | 只看该作者
(转)被禁的事实《考古学禁区》对进化论的强大挑战
(2003-5-4)(浏览次数:1622)  

一、 引 言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当今所有的教科书都会告诉你:人类是从猿进化来的。多年来,在人类起源的问题上,进化论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许多人也对此深信不疑。 但是,《考古学禁区》(Forbidden Archeology)一书,详细而系统的列举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考古学发现,这些证据向进化论提出了强大的挑战,而且数量相当之多。这些证据中的一部分被进化论的权威们以各种理由否定了,一部分被有意回避了,还有一部分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而被遗忘了。 难道真的如此巧合,所有质疑进化论的证据都是有问题的或全都不值一提吗?《考古学禁区》一书用详尽的事实和科学的态度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有相当多可信的考古学证据表明:在一些特别古老的年代(进化论支持者认为那时还未出现人类),就已经存在具有现代解剖结构的人类了。如果能客观的分析所有的考古学证据,人们将会发现:这些事实无法显示一个循序渐进的进化过程,进化过程是不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局面:进化论一统天下?《考古学禁区》一书用事实为我们讲述了这一原因和过程:那些有争议的证据是怎样被压制住的,而进化论的家谱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有的著名证据竟然是拼凑的超级骗局。 进化论统治学术界的过程,实际上涉及一个整个社会正在进行的知识过滤过程,它看上去无伤大雅,但实际上却有着巨大的累积作用。它使用双重标准处理证据,滤掉那些另类证据,保存需要的证据。最终的结果就是某类证据毫无道理的消失了。 这里,我们把《考古学禁区》(Forbidden Archeology)一书中涉及的几个重要方面,分成专题简单的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引述的资料均来自于《考古学禁区》,还有一些直接是文章中的节选,有兴趣的人可以认真阅读一下原文) 这几部分内容包括: 1.进化论者的武器:知识过滤与双重标准 2.重新审视进化论的著名证据 3.强势下的迫害与压制 4.任意使用的科学工具

二、进化论者的武器:知识过滤与双重标准

进化论的发展过程十分有趣,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理论模式:假说--证实--结论。相反,在进化论的问题上,是先下结论:“进化论是对的”,而后才想办法证实。这种做法违背了科学精神,随之而来的是两个重要问题:一方面缺乏重要的中间环节证据;另一方面却是相反证据层出不穷,怎么办? 持续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这样的做法:使用双重标准对待两类证据:努力扶持支持进化论的证据,同时打击、诽谤、排斥和压制另类证据;在面临两种可能性的时候,有意忽略相反的可能性;在推导结论时,主观上先确立一个模式,努力往进化模式上靠等等。 从历史上看,曾经有相当数量的职业科学家接受了反对进化论的证据。但是,一个更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群体,使用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衡量反对的证据,这就导致了这类证据最终被否定,而支持的证据则得以保留。这种在接受和否定证据时采用不同标准的做法形成了一个知识过滤器,它障碍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难于看清人类起源以及古代遗迹的真实面目。让我们来看看这种机制是怎样运行的。
1.莫尔的发现
20世纪早期,英国皇家人类学院院士、东英格兰史前学会主席莫尔(J. Reid Moir),在英格兰红峭壁地带,发现了原石器以及更先进的石器,这些工具已有200万年-250万年的历史了。还有一部分莫尔工具是在红峭壁地层以下的砂砾层中发现的,这些工具的年龄在250万年-5500万年之间。 莫尔的发现赢得了一些著名原石器评论家的支持,如Henri Breuil,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石器工具权威之一。另一个支持者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奥斯本(Henry F. Osborn)。1923年,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去了英格兰,对莫尔的主要发现进行了调查,随后宣布这些发现是真实可信的。 但是,1939年,巴尼斯(A. S. Barnes)却发表了一份有影响的报告,他提出了一种方法,通过观察刃片角度来判断工具是自然产物还是人造工具。根据这一方法,他把莫尔的原石器都归为自然力量的产物。然而,从非洲发现的石器,如那些从Olduvai大峡谷较低层发现的石器,看上去与莫尔的原石器差不多,却得到了普遍的接受。这大概是因为这些发现符合、甚至有力的支持了传统的人类进化的时空模式。 近年来,研究石器的权威,如卡特(George F. Carter),帕特森( Leland W. Patterson)以及布赖恩(A. L. Bryan)等都对巴尼斯的理论及其蛮横的应用提出了质疑。
2. 南加州的古代石器
20世纪50年代,路易丝·利基在南加利福尼亚的Calico发现了20万年前的石器。然而,根据标准的观点,人类仅仅是在约1.2万年前才进驻这一新大陆的亚北极区域的。对此,主流科学家们纷纷发表“预言式”的声明:在Calico发现的东西是自然产物,或者这些东西根本没有20万年的历史。但是却有充分的证据证明,Calico的发现的确是史前古器物。
3.Castenedolo的骨骼
19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的Castenedolo,地质学家G. Ragazzoni从三、四百万年前的上新世岩层中发现了几个现代人的骨化石。对此,评论家们典型的论调就是:这骨头一定是现代人在出丧时埋进了上新世的岩层带。Ragazzoni也曾特别考虑过这种可能性,但是,他仔细检查了这些重叠的地层后,发现这些地层之间层次分明,没有被动过,丝毫没有埋葬的迹象。 然后,进化论的支持者们又使用C14实验鉴定Castenedolo骨骼,给它安上了一个近期的年龄:不超过一千年。但实际上,C14实验用于鉴定博物馆的长期收藏品是很不可靠的。因为这些骨骼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污染,使得C14实验的骨骼鉴定结果异常的年轻。而且,提醒大家注意,在这里,尽管地层的证据更有决断权,地质学家Ragazzoni有关这一发现的原始地层报告却没有被提及。 对于这些,意大利科学家G. Sergi在1884年写道:“由于某种专制的科学偏见,不管你称之为什么,每一个有关人类在上新世存在的发现都无法获得认同。” 在拼命压制另类证据的同时,他们也在寻找支持的证据。但是,很显然,对待这类证据的标准是完全不同的,以至于假造的皮尔当人、勉强凑起来的爪哇猿人、结构上与猩猩更为相似的南方古猿,都被当成了人类的祖先,而有幸编进了进化论的家谱。(详情请看下篇文章) 让我们用进化论支持者的一段表白来结束这篇文章,这段表白生动的向我们说明了进行知识过滤的“必要性”。1921年,R. A. S. Macalister说:“一定有什么地方错了(指Castenedolo的发现)。如果它们真的属于被发现的地层,那么这也只是意味着一段惊人的长时间的进化停顿。不过,看上去更像是观察结果有毛病。”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接受Castenedolo骨骼的上新世年龄会带来如此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决定接受还是否定它的真实性的时候,我们几乎不需要犹豫。” 这正好表明:科学界存在着一种知识过滤机制,它采用双重标准,把一切不受欢迎的证据都滤出去。这种过滤已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了,今天还在继续着。

三、重新审视进化论的著名证据

虽然有强大的社会力量维护进化论的权威地位,但是,进化论也确实需要证据,来回报这些支持,尤其是进化模式中缺失的那些重大的中间环节。一时间,全世界都在期盼这类考古学发现,但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证据,有的很显勉强,如果用他们对待另类证据的严格态度,实际上也是不能要的;更尴尬的是,有的证据竟然是假冒的超级骗局。这里,我们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1.轰动世界,而后被撤回的“爪哇猿人”
杜博斯(Eugene Dubois)在19世纪末发现了爪哇直立人,这是进化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这之前,还没有有关人类进化的明确画面。那时候,许多进化论者,还在寻找人类在上新世或更早时期存在的证据。随着爪哇人(现已被归类为直立人)的被发现,期待已久的缺失的进化线索在更新世中期的地层中出现了。爪哇人最终大获全胜,得到了进化论者的普遍认同,这之后,那些表明人类出现在更古老地层的证据就渐渐被打成了异端。 但是,这一重大发现的真实度又如何呢?现代研究者重新分析了爪哇猿人的化石原件,这件由杜博斯报道的著名化石包括一块颅骨和一截腿骨。有意思的是,尽管这两块骨骼的发现地点相距45英尺,并且发现地点还堆积了大量其它种类的骨骼,杜博斯却坚持认为,这两块骨头属于同一个人。 但是,1973年,德(M. H. Day) 和莫里森( T. I. Molleson)对杜博斯发现进行了研究,他们宣布:杜博斯发现的爪哇人的腿骨不同于其他直立人的腿骨,实际上却和现代人类的腿骨差不多。因此他们认为,这截腿骨和那块爪哇猿人的颅骨很可能没有关系。 后来,杜博斯撤回了自己的发现。
2.臭名昭著的皮尔当(Piltdown)欺骗事件
皮尔当猿人被当作人类进化中著名的中间类型,在大英博物馆展出了40年。后来发现它竟然是一件众多专家的“作品”: 20世纪初,一位业余收藏家道森(Charles Dawson),在皮尔当发现了几块人类的颅骨。随后,大英博物馆的Arthur Smith Woodward爵士以及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等科学家,同Dawson一起参与了挖掘工作,又发现了一块像猿的颌骨以及几块较古老的哺乳类化石。Dawson和Woodward认为把发现的人类头骨和像猿的颌骨拼在一起,正好能够组成一个来自于更新世早期或上新世晚期的人类祖先,随后他们对科学界宣布了这一发现。 40年后,维纳(J. S. Weiner)、奥克雷(K. P. Oakley)连同其他一些英国科学家揭露了皮尔当人其实是个超级骗局,因为这个骗局是由一些具有专业科学技术的人一手炮制的。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惊人的名单:大英博物馆的Arthur Smith Woodward爵士、皇家外科医学会Hunterian博物馆的Arthur Keith爵士、剑桥大学地质学院的William Sollas以及著名解剖学家Eliot Smith,当然还有 Dawson 和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维纳后来写道:“在这一切背后,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强大而急迫的动力……一定有一种疯狂的愿望,希望能够填补那些对进化论来讲“十分必要” 的缺失环节,以便证明进化论的正确……而皮尔当对于某些狂热的生物学家来说确实有着难以抗拒的魅力。” 皮尔当事件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除了包含一般的知识过滤过程,还涉及明显的在古人类学方面故意欺骗的事实。
3.更像猩猩的南方古猿
让我们再看看南方古猿的情况:大部分人类学家认为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祖先,它具有象猿的头、一个象人的身体,并且能像人一样直立和行走。但是,形态人类学家C. E. Oxnard,在1975年《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说,他发现这些更新纪灵长动物在结构上与猩猩相似,他还说:“似乎任何一种更新纪灵长动物……都不象是和人有什么种源关系。 Oxnard的观点并不新鲜。在20世纪早期,当第一批更新纪灵长动物被发现时,许多人类学家,如Arthur Keith爵士等,就曾拒绝接受它们是人类祖先的说法。但他们后来被压住了。Oxnard在《人类的规则》一书中写道:“当时一片混乱,争论这些生物是猿还是人,但最终,认为它们是人类的观点占了上风。这一结果不仅意味着相反结论的失败,而且这些结论赖以存在的那部分证据也随之被埋葬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0:47:00 | 只看该作者

(续)

四、强势下的迫害与压制

进化论的支持者们,为了维护进化论这片“圣地”的权威,一方面用知识过滤的方法,排斥各种另类证据,不给这类证据面世的机会,另一方面,运用他们在社会上形成的强大势利,排挤、迫害另类证据的发现者,下面的实例即是这类做法的典型例证。
1.对李的学术迫害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加拿大国家博物馆的李(Thomas E. Lee),在位于休伦湖(Huron)北部,Manitoulin 岛Sheguiandah地区的冰河时代沉积物中,发现了先进的石器。韦恩(Wayne)大学的地质学家John Sanford认为:Sheguiandah地区发现的工具中,最古老的至少有6.5万年的历史,甚至很可能有12.5万年了。但是,对那些坚持传统的北美史前史的人来说,这样的年代是不可接受的。 随后,“这个遗址的发现者李被扫地出门,(离开了他现在?的国家公职,)之后长期找不到工作。他的出版物被禁止,所有的证据被几个著名作家随意乱用……成吨的史前器物被扔进了加拿大国家博物馆的储物间。国家博物馆馆长,因为拒绝解雇发现者李而受到株连,也被开除了,从此背井离乡。官方权威们还试图压制其它六个未及掩盖的Sheguiandah样品,并把发现地点(Sheguiandah地区)开放为旅游区……同时,这一地区甚至对外宣称:这里的名流对此事一无所知,而且重写了所有涉及此事的书。对他们来讲,这件事不得不被封杀,而且,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2.麦克恩蒂坚持事实的遭遇
李的遭遇并非孤立事件。20世纪60年代,人类学家在墨西哥的霍亚勒克(Hueyatlaco)地区发现了先进的石器。地质学家麦克恩蒂(Virginia Steen-McIntyre)和美国地质勘查队的其他成员,发现了一个据有25万年历史的地层,其中含有许多石器。这一发现不仅是对新大陆人类学传统观点的挑战,而且也大大危及了整个人类起源的标准画面。因为,一般观点都认为,能够制造这样工具的人类,直到大约10万年前才在非洲出现。 当麦克恩蒂想发表她在霍亚勒克的研究结果时,遇到了困难。她写信给Quaternary Research的副主编Estella Leopold:“我很清楚,霍亚勒克事件只是一部分,问题其实要大的多。它涉及到一种做法,通过压制那些“无法解释的”、危及主流思维模式的证据来操纵科学思想。霍亚勒克事件就是这样做的。如果我不是人类学家,我根本不会意识到1973年我们的数据被拒绝的全部含义,而且,我也不会认识到进化论对人类思想的渗透是如此深刻。我们在霍亚勒克的研究成果被大多数考古学家所拒绝,是因为它与时下的观点相背离。” 后来,麦克恩蒂在自己的领域一直无法找到工作,只好去种花了。 也许,著名评论家Holmes对惠特尼教授1880年的『加州发现』的一番评述,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学术压制的原因。 1880年,加利福尼亚州的地质学家惠特尼(J. D. Whitney)发表了一份长长的报告,描绘了在加州金矿中发现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数个矛头、石钵和石杵,是在矿井下很深的、厚厚的、未被触及的火山岩下面发现的。地质学家确认这些岩层是在距今900万年-5500万年之间形成的。史密森学会的Holmes,是19世纪评论『加州发现』的最为著名的评论家之一,他写道:“也许,如果惠特尼教授能象今天的人一样完全了解人类进化历史的话,他可能会犹豫是否公布他的结论(这一结论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北美洲就已经有人类存在了),尽管他面对的发现是如此的辉煌。”换言之,如果发现的事实不符合当今普遍认同的观点,既使它们再令人激动,也必须丢弃。

五、不当选用的科学方法

进化论的科学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证实,这样才有说服力。但是,由于进化论的支持者们急于证实自己的理论,在使用科学方法时,只求结果符合预期设想,而往往忽略了这些科学方法使用时的界定范围,这实际上是不科学的。更有甚者,为了达到目的,有意选用能推出预想结果的方法,这种做法就更不科学了。
1、用C14进行断代
19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的Castenedolo,地质学家G. Ragazzoni在三、四百万年前的上新世岩层中发现了几个现代人的骨化石。对此,评论家们典型的论调就是:这些骨头一定是现代人出丧时埋在了上新世的岩层带。Ragazzoni也曾特别考虑过这种可能性,因此,他仔细检查了这些层层叠在一起的地层。他发现,这些层之间层次分明,未被动过,也丝毫没有埋葬的迹象。 现代科学家们使用放射性元素及化学方法,对Castenedolo骨骼以及其它年代异常的骨骼进行断代实验,结果给它们都安上了一个近期的年龄。但是,这些实验是不可靠的。对于已在博物馆里摆放了多年的骨骼,如Castenedolo骨骼,C14实验的测定结果尤其不可靠。因为在博物馆里,骨骼暴露在空气污染物中,往往会造成C14实验的骨骼鉴定结果异常年轻。所以,鉴定时首先需要用严格的纯化技术除去这些污染。而1969年,科学家在给Castenedolo骨骼进行C14鉴定时,并没有使用这种技术,最终的鉴定结论是:年龄不超过一千年。 尽管对Castenedolo 骨骼的C14断代结果是令人怀疑的,它仍然被当作了相关的证据。实际上,在这个例子中,地层学证据显然更具决断权,但是,地质学家Ragazzoni的原始地层观察报告并未被提及。 在理论界,反对上新世存在人类的现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1884年,在谈到Castenedolo发现和其他类似古代遗物时,意大利科学家G. Sergi写道:“由于某种专制的科学偏见,不管你称之为什么,每一个有关人类在上新世存在的发现都无法获得认同。”
2、钾-氩法断代
让我们再看看由G. H. R. von Koenigswald和其他研究者写的有关发现爪哇直立人的情况。几乎所有的爪哇直立人都是在表层发现的,人们不知道它们的真实年龄。然而,科学家们采用钾-氩方法,认为它们属于更新世的中期或早期。这种钾-氩方法通常被用于测定火山岩的年龄,而不是用来测定骨骼年龄。由于爪哇直立人的化石是在表层获得的,并不是在火山岩层的下面,所以,用这种方法来推断爪哇人化石的年龄是不合适的。
3、主观的形态学方法:根据拟定的进化顺序来确定年代
在中国,除了著名的北京人以外,还发现了许多类人类。据中国的研究者说,这其中包括更新纪灵长动物、不同阶段的直立人、类尼安德特人、早期现代人以及具有现代解剖结构的智人。我们注意到:为了确定这些类人类遗迹的年代,科学家们习惯性的使用了形态学方法(所谓形态学是生物学一个分支,以有机体的形式和结构为研究对象,而不考虑其功能)。 举例说明一下:在中国南方的Tongzi,现代人的化石是和哺乳类动物化石同时被发现的。这些动物群暗示着一个中上期更新世的脉络,但是考古学证据显示,这些现代人化石属于早更新世。这时,研究者就运用形态学的逻辑,确定这些人类化石属于早更新世。但是,实际上中期更新世的结论更为合适。因为,对Tongzi动物群遗址的检查显示:那些哺乳动物是在更新世中期结束时灭绝的。 这种用形态学确定年代的方法,实质上打乱了类人类的化石记录。实际上,科学家们是在根据一个有利的进化体系来安排类人类的化石记录的,尽管附加的动物群化石证据无法体现这种安排。仔细看看中国类人类真实的年代排列,就会发现,各个时期的直立人以及各种早期现代人(包括类尼安德特人)是和具有现代解剖结构的人实际上是共存于中期更新世的,也就是周口店直立人活动的时期。 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形态学方法在这里的运用是不合适的,实际上体现出很强的主观倾向。
4.建立在错误统计结果上的结论
1983年,吴汝康和林圣龙(音译)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在直立人占据周口店山洞的23万年中,其大脑尺寸在逐步的随着演化而增长。但实际上,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对头盖骨测量的错误的统计结果上的。(《考古学禁区》一书对此做了详细的说明)。
5.蛮横的巴尼斯理论
20世纪早期,英国皇家人类学院院士、(兼)东英格兰史前学会主席莫尔(J. Reid Moir),在英格兰红峭壁地带,发现了一些原石器以及更先进的石器,这些工具已有200万年-250万年的历史了。一还有部分莫尔工具是在红峭壁下面的砂砾层中发现的,这些工具的年龄在250万年-5500万年之间。1923年,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去了英格兰,对莫尔的主要发现进行了调查,随后宣布这些发现是真实可信的。 但是,1939年,巴尼斯(A. S. Barnes)发表了一份有影响的报告,他提出了一种分析原石器的方法:通过观察刃片的角度,来辨别这些原石器是人造的,还是自然力量造就的。用这一方法,他把自己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原石器(包括莫尔的)都归为自然力量的产物。从那时起,科学家们就开始运用巴尼斯的理论,来否定其它一些关于人造石制工具的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从非洲发现的石器,如那些从Olduvai大峡谷较低层发现的石器,看上去与那些被抛弃的欧洲原石器一样,却得到了科学界普遍的接受。这大概是因为这些发现符合、甚至有力的支持了传统的关于人类进化的时空模式。 近年来,巴尼斯的理论及其蛮横的应用遭到许多石制工具权威的质疑,如George F.Carter, Leland W. Patterson以及A. L. Bryan等。的确,一个相当主观的方法被当作科学方法来否定另类证据,恐怕有病急乱投医之嫌。 进化论的“科学性”到此已经一览无余了,我们看到他的许多卫士们,为求证据,几乎不择手段。实际上,进化论的许多证据就是在这种“科学精神”下获得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0:49:00 | 只看该作者
[转]古代出现过4代人类--中国与外国记录相同


墨西哥著作《梵蒂冈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的印地安人文明的作品中,叙述到地球上曾先後出现过4代人类:

第一代人类是一代巨人,他们毁灭於饥饿,他们居住於南极洲……

第二代人类毁灭於大火来灭世。他们居住於北极,已沉没入海底……

第三代人类毁灭於自相残杀。他们居住在太平洋的“姆大陆”,几万年前已沉入海底…

第四代人类文明毁灭於大水灭世之中(圣经和中国古代传说的大洪水时期)。他们居住在太西洋的“阿特兰提斯岛”,又称大西洲,伊甸园,一万多年前已沉入海底。

我们现代人类属於第五代大洪水过後的人类。以亚当和夏娃为始祖的西方人类……

     


    中国元代未期铁冠僧人著的〈透天玄机〉又名〈铁冠数〉里面记录著:……除子丑二辰乃天地开辟之时也,

正交寅时,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静定,日长夜短,人生毛角,寿延千岁,不争不分,人物浑浑,此太古之人也。古籍称居住在蓬莱山的仙人

正交卯时,这一万五千年内运气主静,天道行授,人长丈余,寿千至六七百岁,营巢而居。无衣无食,此上古人也,古籍称居住在员矫,代岳的仙人。

正交辰时,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正动,水用事,人身长丈余,寿延六百岁至三四百岁,有母无父,物产始分,此中古之人也,古籍称居住在东方海上的“东王公”神秘人类

正交已时,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正动,生识生智,人身长八九尺,寿延一百三十岁,地平天成,五伦始判,此守息之人也,古籍称居住在西方的“西王母”神秘人类……

正交午时,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极动,百物惧备,人身长五六尺,寿延百岁及七八十岁。此奔波之人也,(我们现代人类)以伏羲和女娲为始祖的中国人类……:

而美国印第安人中的霍比部落流传著这样的预言:我们现在处於第四轮世界,而已经出现的九大徵兆预示著下一轮世纪将要开始,巴哈纳将会带来第五轮世界的曙光。不知道他们所指的这个时代是从什麼时候纪录的,为什麼相差了一个时代呢?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0:50:00 | 只看该作者
地球人类形态历史之道

距今728万年~840万年:历112万年。
身高148.495尺~159.695尺
为先天神时代:寿84000岁~72800岁。

距今560万年~728万年:历168万年。
身高131.695尺~148.495尺
为后天神时代:寿72800岁~56000岁。

距今511万年~560万年:历49万年。
身高126.795尺~131.695尺
为先天地神时代:寿56000岁~51100岁。


距今448万年~511万年:历63万年。
身高120.495尺~126.795尺
为后天地神时代:寿51100岁~44800岁。

距今371万年~448万年:历77万年。
身高112.795尺~120.495尺
为先天人神时代:寿44800岁~37100岁。

距今280万年~371万年:历91万年。
身高103.695尺~112.795尺
为后天人神时代:寿37100岁~28000岁。

距今273万年~280万年:历7万年。
身高102.995尺~103.695尺
为先天天神人时代:寿28000岁~27300岁。

距今231万年~273万年:历42万年。
身高98.795尺~102.995尺
为后天天神人时代:寿27300岁~23100岁。

距今182万年~231万年:历49万年。
身高93.895尺~98.795尺
为先天地神人时代:寿23100岁~18200岁。

距今168万年~182万年:历14万年。
身高92.495尺~93.895尺
为后天地神人时代:寿18200岁~16800岁。

距今112万年~168万年:历56万年。
身高86.895尺~92.495尺

为先天真人时代:寿16800岁~11200岁。

距今91万年~112万年:历21万年。
身高84.795尺~86.895尺
为后天真人时代:寿11200岁~9100岁。

距今63万年~91万年:历28万年。
身高81.995尺~84.795尺
为先天仙人时代:寿9100岁~6300岁。

距今以上~63万年:历63万年。
为后天仙人时代至凡人时代:寿6300岁~10岁。
注:“距今当年”,为佛教贤劫住劫的第九小劫减劫之劫末。即当人寿10岁时,公元7964年。

距今540036年~624036年:历8.4万年。
身高76.295尺~81.995尺
为后天仙人时代:寿5470岁~6310岁。

距今414036年~540036年:历12.6万年。
身高63.695尺~76.295尺
为先天大道人时代:寿4210岁~5470岁。

距今377286年~414036年:历36750年。
身高60.02尺~63.695尺
为后天大道人时代:寿3842岁~4210岁。

距今330036年~377286年:历47250年。
身高55.295尺~60.02尺
为先天至人时代:寿3370岁~3842岁

距今272286年~330036年:历57750年。
身高49.52尺~55.295尺
为后天至人时代:寿2792岁~3370岁。

距今204036年~272286年:历68250年。
身高42.695尺~49.52尺
为先天圣人时代:寿2110岁~2792岁。

距今198786年~204036年:历5250年。
身高42.17尺~42.695尺
为后天圣人时代:寿2057岁~2110岁。

距今167286年~198786年:历31500年。
身高39.02尺~42.17尺
为先天德人时代:寿1742岁~2057岁。

距今130536年~167286年:历36750年。
身高35.345尺~39.02尺
为后天德人时代:寿1375岁~1742岁。

距今120036年~130536年:历10500年。
身高34.295尺~35.345尺
为贤人时代:寿1270岁~1375岁。

距今78036年~120036年:历42000年。
身高30.85尺~34.295尺
为善人时代:寿850岁~1270岁。

距今62286年~78036年:历15750年。
身高28.52尺~30.095尺

为中人时代:寿692岁~850岁。

距今41286年~62286年:历21000年。
身高26.42尺~28.52尺
为辨人时代:寿482岁~692岁。

距今34986年~41286年:历6300年。
身高25.79尺~26.42尺
为礼人时代:寿419岁~482岁。

距今25536年~34986年:历9450年。
身高24.845尺~25.79尺
为信人时代:寿325岁~419岁。

距今22779年~25536年:历2756年。
身高24.5694尺~24.845尺
为义人时代:寿297岁~325岁。

距今19236年~22779年:历3543年。
身高24.2151尺~24.5694尺
为智人时代:寿262岁~297岁。

距今14904年~19236年:历4331年。
身高21.864尺~24.2151尺
为士人时代:寿218岁~262岁。

距今9786年~14904年:历5118年。
身高16.746尺~21.864尺
为庶人时代:寿167岁~218岁。


距今9392年~9786年:历393年。
身高16.354尺~16.746尺
为农人时代:寿163岁~167岁。

距今7029年~9392年:历2362年。
身高13.992尺~16.354尺
为商人时代:寿139岁~163岁。

距今4273年~7029年:历2756年。
身高11.236尺~13.992尺
为工人时代:寿112岁~139岁。

距今3486年~4273年:历787年。
身高10.499尺~11.236尺
为众人时代:寿104岁~112岁。

距今336年~3486年:历3150年。
身高7.299尺~10.449尺
为小人时代:寿73岁~104岁。

距今335年~未来846年:历1181年。
身高6.118尺~7.2.99尺
为驽人时代,分上、中、下三时代:寿61岁~73岁。

未来846年~2421年:历1575年。
身高4.543尺~6.118尺
为愚人时代,分上、中、下三时代:寿45岁~61岁。

未来2421年~5964年:历3543年。
身高1尺~4.543尺

为肉人时代,分上、中、下三时代:寿10岁~45岁。


注:(1)以上以公元2000年为基准年(以下同)。
        (2)今当上驽人时代335年。
        (3)当今平均人寿69.64岁。
        (4)参见《五行大义研究》p282、《易经传说》p323、《文子》。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讲要》(太虚)《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注释》
        (5)以上年代、年龄等数据,系由系统综合释道二家理论、五行家理论及易学宇宙全息数理模型计算而得。
         (6)古印度1尺约等于中国东汉之1尺,为23.75cm。
          (7)2000年人类平均身高约等于165.395cm。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0:52:00 | 只看该作者
《地球演化及周期文明大史年表》主要参考文献:

    《地史学》温献德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年
  《普通地质学》[俄]A.Ф.雅库绍娃、B.E.哈茵、B.И.斯拉温著,何国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生命起源与进化》康育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混沌初开》杨槐著,花城出版社1998年
  《寻幽探秘》曾志军、黎甫阳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自然之谜大观》〈自然之谜〉编辑室选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神奥的宇宙与天外来客》陈功富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
  《发现之旅》老弓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外星人触摸中国》张辉、梁起著,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盘古之神》马卉欣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世界考古疑案》[德]卢克•比尔金著,马怀琪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
  《神之谜》解有祥编著,团结出版社1999年
  《文明的疑踪》[英]迈克尔•贝金特著,苗晨、宋航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
  《三星堆文化探秘》刘少匆著,昆仑出版社2001年
  《易经趣观》凌志轩著,亚太国际出版社1998年
  《易经传说》杨复俊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黑暗传(汉民族首部神话史诗)》胡崇峻搜集整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东方神话传说:东南亚古代神话传说》(第七卷)张玉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东方神话传说:东北亚神话传说》(第八卷)史习成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创世神话》陶阴、钟秀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红史》蔡巴•贡噶多吉著,陈庆英、周润年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五行大义研究》刘国忠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文子要诠》徐慧君、李定生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太平经〉注译》罗炽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道教大辞典》中国道教协会等编,华夏出版社1995年
  《圣经》(启导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7年
  《佛经故事选》陈麟辉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如意宝树史》松巴堪布•益西班觉著,蒲文成、才让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
  40
  《真现实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太虚卷》)释太虚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汉藏史集》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印度佛教史》[英]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净土宗教程》魏磊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
  《中国净土宗通史》陈扬炯著,江苏古藉出版社2000年
  《生与死》陈兵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走进佛陀的世界》陈咏明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
  《影尘回忆录》倓虚大师说,大光记述,上海佛学书局1993年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上海书店1991年
  《佛光大辞典》星云大师监修,慈怡主编,台湾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
  《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
  《楞严经》(《大正藏》第十九册)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小野玄妙等主编,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34年
  《俱舍论》(《大正藏》第二十九册)同上
  《大智度论》(《大正藏》第二十五册)同上
  《优婆塞戒经》(《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同上
  《起世经》(《大正藏》第一册)同上
  《楼炭经》(《大正藏》第一册)同上
  《长阿含经》(《大正藏》第一册)同上
  《起世因本经》(《大正藏》第一册)同上
  《顺正理论》(《大正藏》第二十九册)同上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二十七册)同上
  《法灭尽经》(《频伽大藏经》第三十册)(重刊本)频伽精舍编辑,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年
  《大宝积经》(《频伽大藏经》第四册、第五册)同上
  《悲华经》(《频伽大藏经》第十三册)同上
  《正法念处经》(《频伽大藏经》第三十册、第三十一册)同上
  《华严经》(《频伽大藏经》第一册)同上
  《法界安立图》(《卍续藏》第一百五十册)前田慧云、中野达慧等主编,日本京都藏经书院1912年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0:54:00 | 只看该作者
〔转〕早期的人也是神

如果承认人的未来是神,那么人类的过去有无神性?如果我说人类的过去与人类的未来具有同样的神性,您可否承认? 我们认为什么是神?神奇,神通广大,不可思议,不同寻常,和我们的现实和以往不一样?我们对神的理解有点窄。 我们所认识的现实和所知道的以往是多么地有限,而我们所没有认识到的现实和不了解的以往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那又是多么神奇。 神奇之感主要是来自我们身处局外。我们看电视,玩电脑,坐飞机,这些,在古人眼中已经是地地道道的神仙了,我们没这感觉只缘身在神奇中。之所以承认未来人是神,就是因为他们神通广大,有我们许多所不能。 在千里眼,顺风耳,万里驹都不是问题时,我们想要星际旅行,想要卸去身体负担,想要……。我们想往的神奇在将来都可以达到,达到的那天我们会不觉得神奇,正象魔术的内幕一旦被揭开,神奇不再一样。 不承认原始人是神,是因为我们习惯居高临下地看待他们,认为他们卑微,原始,低级,被动,消级。我们认定生物进化的早期是迟缓的,四十六亿年过去了,才形成我们现在的人形。而今才是人类加速前进的时代。对比今天,人类的早期发展之缓慢理所当然地令人公然称之为低级阶段。低级嘛就是简单,就是没什么可认识的,何谈神性?我们现在力图屏弃我们身上残存的原始性的东西,认为脱离了低级才能进入高级,脱离了原始才能成神。 我们自以为通过我们的现存就完全了解了早期人类,其实,现存状态不过象一个成年人一样只能说明他发展的现实性,而不能说明他婴儿时发展的可能性。我们成年人丢失了多少发展的可能性?可我们却高傲地看待孩子的天真,幼稚。 进化进程有什么必要有快有慢呢?上亿年的生物进化是有点让人不耐烦,可不用说别的,单看看我们的基因吧,看看我们的大脑构造吧,你就知道造物者并没有偷懒,多大的工程?仅基因一项,不够我们解读神奇吗?大自然是如何建造这个神奇的,不应该从我们所来的进化史去寻找吗? 我把人类现有的所谓科学认识称为小逻辑,把天地运行*法称为大逻辑。这两者有同一,又有区别。如果没有同一,我们不能拥有当下的文明。如果没有区别我们的科学我也就不称之为小逻辑了。这个大逻辑不仅包括五千万年的生物进化,还要延伸到更远的过去。而且它与未来的逻辑是统一的,一致的,一体的。相对这个大逻辑,我们的文明史不过六千年,而被称为科学的认识,也就是西方文明的时间更短。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科学顶礼膜拜,至迷至信呢?仅仅因为科学给我们带来的繁荣? 人类进化史就铸就在我们的身体里,人本身就含有大逻辑的智慧。所以有时人的下意识,本能反应,自然状态,情绪表现,生理功能,还有好些我们称之为低级的东西比科学比人所谈出的大道理更具真理性,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有一次我置身于洪水中,挣扎了两个小时还无着陆希望。我不得不科学地计算我的体能,打算接受葬身江底的现实。这时,我看到了一个硕大的暗红色的球体滚到我面前。这是一团蚂蚁,一团抱在一起的蚂蚁。为了不至于让着水一面的蚂蚁淹死,这个球体在不停地滚动,从里到外地翻腾,顺时针地翻腾……。我惊呆了,蚂蚁的个体寿命不长,别说是一代的蚂蚁,就是十代、百代的蚂蚁也未能必能遇到一次大洪水。它们是从何得知这一自救方法的?如果我从这个团蚂蚁中拎出一只来问它在干什么,它可自知?没有人教它们这么干,它们也不自知,可它们就这么干了,而且完全符合我们的科学,我们的科学对它们来说可是无法领会的大逻辑。让蚂蚁做在百代之内都没做过也没听说过的事的是谁?你可以说这是本能,可这本能不是属于大智慧?从蚂蚁的日常状态如何能看出它们在洪水中的状态?这智慧是如此地超越蚂蚁,以至于蚂蚁凭着本能把自己交给命运,和这命运履行着的大逻辑,反倒成为蚂蚁最明智的做法。所以,有时把自己交给命运并不是一个消极行为,当我在洪水中,意识到我身后有一个大过个体,大过科学的大逻辑时,我顿感力量无穷,这个力量使我得救。 解读人类自己,是与太空研究同等重要的任务,我们对自己了解得这么少,使我们取得的那些成绩仅仅算是一些皮毛。人之所以是人,我们不能仅仅到未来去找答案吧?我们必需要将过去与未来重叠起来研究吧。可以说,我们把对过去的研究延伸多长,我们对未来的获取就有多长。我们一般总是让未来检验我们的认识产品,这使我们交了不少学费,其实我们何不也用过去来检验?它与未来本属同一逻辑。 我不仅相信造物者没有偷懒,我还相信进化不拖泥带水。我们所乎略的所谓感性层面的东西,所谓低级的我们力图屏弃的东西很可能是极其重要的东西。本能反应代理智做出的择决有时是更明智的择决。梦境提供的概括意象,疾病诠释的心理,爱情的盲目,好些被科学否定,被理性唾弃的所谓低级的东西,往往含有的耐人寻味的大智慧,它们都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们揭示比我们据有的科学要大的世界逻辑,令人称神不已。所以,不用朝向未来,仅仅看过去也足可以造就有神论者。这就是神性的园融吧? 几千万年进化积存的神性,是我们人类继续生存的买路钱。我们应该盘点这一库存,珍惜这一价值,在以后的漫漫长路上用好这些银两。 今人们总爱说回归大自然,现在我们哪里还有大自然可回归?真要是把如今的人类个体放回到原始环境,绝大多数要被自然淘汰。我们已不能感知地震、海啸、洪水,要跟在老鼠的后面跑。我们的鼻子已失去敏感,辩识不了哪种草能解毒救命。人类正走着一条一步步脱离大自然之路,我们会越来越不需要大自然,更无法存身于大自然,不走成神之路怎么办? 我们在一点点地失去原有的神性,走向另一种神性。我们承认和想往将来的神性,不承认和舍弃了原有的神性。我们关于神的概念真有必要充实一下,其实原始人的生活同样是有我们今人不具备的神性。对我们所从来之路的深入探讨将会有助于我们纠正我们所建小逻辑的偏狭,我们的有些科学认识妨碍我们对事物做客观研究。其实科学的目地不是科学本身,而是用科学了解和把握世界的大逻辑,我们不应本末倒置地去迷信科学。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0:56:00 | 只看该作者
(转)古史研究期待理论突破 

王和

在八十年代初期至中期,当“史学危机”所带来的惶惑和迷惘困扰着中国史学界的时候,不少史学工作者经过认真的反省和思考,最终选择了沉下心去埋头从事具体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做法。有学者曾将这种状态归结为“回到乾嘉去”。对于这种倾向,当时曾有不少人提出批评。 然而从后来的结果看,历史学在这二十年取得的巨大发展,却正是大大得益于这个“沉下去”的潜心研究。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今天的十几年间,中国古代史在具体研究和实证研究领域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既有赖于史学工作者运用传统方法进行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有赖于史学工作者对于国际史学研究以及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日益熟悉的了解和运用。 例如,对于中国三代时期处于早期国家时代的族邦社会的认识,就与包括甲骨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在内的研究领域的进展密切相关,实际上是这些相关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正是由于这些相关学科所取得的综合研究成果,我们才得以突破原有理论的局限,了解我们以前一无所知的“早期国家”这一久已为国际学术界所熟悉的概念,了解早期国家与成熟国家的区别,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国家组织所具有的“家国同构”、血缘纽带始终强劲的突出特点,并能够由此更进一步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去思考和探索人类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形态问题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涉及国家、阶级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史学工作者今天对于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奴隶社会、中国国家产生的道路迥异于西方、中国上古历史的发展自有其独特的进程和特点的认识,显然是由于有了坚实可靠的依据而更加清晰和深入。 再如,近年来,中国明清之际的社会转型问题引起了学术界普遍的关注,学者们通过对那个时期的许多以往被忽视的问题的深入研究,诸如地区生产的专业化水平的增长、社会性教育普及程度的明显提高、在大致恒定的人口数量下的货币流通量的剧增、社团组织的发育、社区功能的扩大、国家对基层社会控制的弱化等等,认识到那个时期发生在政治机制、经济结构、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巨大变化,从而愈益明确地体认到中国历史所走的一条明显有别于西方的独特近代化道路。这使我们有可能摆脱那种“西方中心论”的框架,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问题。
这些深具说服力的事实告诉我们:当新旧史学处于过渡时期初始阶段的时候,具体研究和实证研究领域的进步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它实际上是完成史学理论更新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如果考虑到在这些具体研究和实证研究领域的成果之中已经渗透着大量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的实际运用,其意义就更加重要了。近几年来“史学危机”一类的论调逐渐销声匿迹,正是史学已经走出那段彷徨困惑、无所适从的过渡阶段,进入到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的生动反映。 但史学研究特别是古史研究,在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上,也期待着理论上的突破。 这是因为,回顾最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展,我们既可以看到辉煌的成就,也能够看到明显的不足,而这里的不足又主要体现在对理论的相对忽视。 可以说,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史在具体研究和实证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实际正在为中国历史学实现新的理论上的突破和飞跃奠定基础与创造条件,然而古史学界自身对于这一点似乎尚无清晰认识。这种理论兴趣的薄弱,有可能最终成为制约古史研究发展的障碍。 倘若我们把前面说到的先秦时期三代历史研究的成果和近十几年来明清史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其他各个断代史研究的成果联系起来看,则不难发现:它们实际上日益明显地展现的是一条越来越清晰的、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发展道路,也说明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由有中国特色的历史上的中国发展而来的。对于如此重大的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的关注。但目前从事古史研究的学者在这一方面的思考显然不够。 历史学本身的实践启示我们:具体的实证研究与宏观的理论研究从来都是互为因果、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没有实证研究支持的理论必定是空洞苍白、缺乏说服力的理论;另一方面,没有先进理论指导的实证研究也必定是陈腐的、与时代的进步明显脱节的研究。对于今天我国的史学工作者来说,一个清楚的事实是:相对于近二十年来具体研究与实证研究领域的巨大进步,我们的史学理论已经明显滞后。我们在某些最近出版的、受到广泛推崇和赞誉的中国古代史研究论著中,便可以看到不少由于理论的滞后所表现出的不足和败笔。 所以,如果说在八十年代初期,由于理论的空泛和苍白,我们因而有理由大力提倡从事具体的专题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话,那么到了今天,当具体研究的丰富成果不但已经足以促动我们从新的高度对中国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进行宏观认识和总体思考,而且实际上陈旧的理论模式已在事实上形成制约具体研究的束缚和桎梏的时候,重新唤起史学工作者对于理论问题的兴趣,便是理所当然和十分必要的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0:57:00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的退化是全面而广泛的:
  
整个文学史是个退化史:
从《左传》、《文心雕龙》、《红楼梦》到现代文学以至当代文学;
  
细化到整个诗歌史还是个退化史:
从《诗经》、唐诗、宋词、到现代诗歌以至当代诗歌;
  
整个书法史是个退化史:
书必称汉晋;
  
整个绘画史是个退化史:
如果《历代名画记》里的画还存世的话,价值几何?
  
整个史学史是个退化史:
从《史记》、《汉书》到《清史稿》;
  
整个哲学思想史是个退化史:
从前有《周易》、《老子》、《伦语》;

整个佛教史是个退化史:
从正法时代,到像法时代,再到现在的末法时代;
  
整个建筑史是个退化史:
从金字塔、阿房宫、故宫到现代建筑;

整个政治史是个退化史:
《孝经纬钩命决》云:“三皇步,五帝趋,三王驰,五霸骛,七雄僵”;
  
细化到整个制度史是个退化史:
从《周礼》到秦汉以来的制度,到现代管理学;
  
整个道德史是个退化史:
江河日下,人心不古呵;

整个人体功能史是个退化史:
上古之人具有“第三只眼”和传心术等功能,他们的视域层次和范围以及其他感受和表达能力远大于现代人,后由于功能的退化而消失;

又曰:先古之人的仁义是有王道的;后古之人,只讲仁义,忘却了王道;末世之人,不仁不义,更无王道。

整个人类生活史是个退化史
上古之民,人心至朴,思想极简,日图二飡,夜图一宿,无灾无害即可!后世之民,人心不古,贪欲无休止,离真亦欲远;

细化到整个饮食史是个退化史:
古代之人只吃二顿饭,现代之人则吃三、四、五顿,甚至一天吃到晚。

整个历史观史是个退化史:
三代以上信古,春秋战国以降半信半疑,近代以来疑古愈演愈烈,甚至相信人类的祖先是猿猴;

整个地理史是个退化史:
神农以上是全球化的大九洲说,其中有神州; 黄帝以降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再至三代而有中国之称。

整个治水史是个退化史:
四千多年前,大禹治了中国全土乃至世界的水,现在我们治好黄河或长江了否?

整个全球史是个退化史:
三代以上世界大同,及至三代以来若即若离,秦汉之间唯留丝绸之路;

整个国名史是个退化史:
从神州,到华夏,再到中国;

整个科技史是个退化史:
具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对人类的利是10级,弊是1级;现代科技对人类的利是11级,弊是7级(注:级别共分12级);

整个自然环境史是个退化史:
人为的全球污染时代早已来临,这个大家每天以至每时每刻都在亲身体验。
  
……等等。
  
由以上可见,
人类的退化是全面的、广泛的,
退化的核心,是人心的退化,文化的退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22 22:35 , Processed in 0.0624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