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东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红山文化时期及红山文化地区发现的乐器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1:56:00 | 只看该作者
浙博的河母渡骨哨,大概是: 最长的有12-14公分,中间的有11-13公分,最小的有9-11公分.(网友泫泠子提供材料,东胡谢了。 )
以下是引用东胡在2006-11-14 11:34:18的发言:
继续!

在中国的北方,辽西地区发现了史前乐器是当地的土著文化还是源于中原文化令人深思!?

请欣赏来自当地的土著文化的响器。(材料来自浙江网友泫泠子)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1152150458858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1152150575827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1152151349477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11521553697062.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5 22:14:54编辑过]
4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2:17: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时期及红山文化地区发现的乐器

二:玉排萧

一九九五年年末,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化市场见到棒状玉管六支。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1169164424827.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6 9:16:49编辑过]
4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2:17:00 | 只看该作者
其长度为俩俩等长,计三组。第一组长13.9,第二组长12.9,第三组长12.3厘米。管的直径粗细不等,由0.9至0.8厘米。管内通孔,孔的加工方法为对钻式,是由细长的石镞从两端对钻而成。最大孔径为0.6厘米。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116919486765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1169195968521.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6 9:20:03编辑过]
4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2:18:00 | 只看该作者
玉管为白色,是当地出产的一种大理石,俗称汉白玉。从矿物学资料分析,这种材质的大理石被称为蛋白玉。硬度4至4.5。属于非晶质矿物,化学成份为含水的二氧化硅,材质透明或不透明,呈乳白色,属软玉类。用这种蛋白玉制做的器物称白玉器已经被收藏界和考古界所承认
4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从其伴出的无孔有肩石斧和夹砂粗陶陶片来分析,这六支玉管的年代为红山文化时期,距今约5500至5000年。其发现地点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为一牧羊人所捡拾。

从粘接在玉管上的土沁分析,这六支玉管是在同一处遗址成排状的被发现。由于时间的久远,沉淀物在这组器物上形成的土沁,上面要比下面的积沁厚且硬,形成了一面比较光滑一面比较粗糙,按照玉管上形成的土沁颜色、板结程度,以及玉管本身的磨损状况进行了复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5 22:25:22编辑过]
4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2:27:00 | 只看该作者
复原以后,观察实物和图形,给人的印象,这一组玉管不是装饰品,似一排吹管乐器。器物经过消毒处理以后,试吹了一下,给人的认识是一组吹管乐器。是否为古代的排箫?!如果是排箫的话,那么,就把排箫实物的发现,向前推进了近三千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排箫实物是河南淅川下寺一号楚墓的石排箫资料。


内蒙古赤峰发现的这六支吹管乐器,经过观察和比较,在管口部,存在程度不同的磨损,其形状如缺口的月牙状,这样,就肯定了这六支玉管是吹奏乐器了。

经过测音,更加印证是乐器!用制作玉礼器的玉质材料制作了乐器!!!

[em01][em01]
4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2:28:00 | 只看该作者

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排箫!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116917373564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1169175245887.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6 9:17:55编辑过]
4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09:44:00 | 只看该作者

论排箫的资料如《史记》、《汉书》中讲,箫为吹奏乐器,在西周时已经有了。当时称做“籁”或“篙”。秦汉以后称之为箫,后来为了与洞箫(单管)区别,而称之为排箫。排箫为编管乐器,每管发一音,《说文》云“箫,参差乐器,象风之翼,以竹箫声。”《汉书•司马相如上》:“吹呜籁,籁,箫也。”另外解释“籁”为古代的一种吹管乐器,三孔,即三孔吹奏乐器,用于宫廷音乐。用于宫廷音乐,令人沉思!令人着魔的变音孔!

[em01][em01][upload=jpg]UploadFile/200611161001463507.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6 10:01:57编辑过]
4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我整理红山文化时期和红山文化地区乐器的文章其目的有三:

一:宣传和弘扬红山文化时期礼乐制度中的“乐”文化。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梳理出来的,可骄傲的。

二:使看到我这个帖子的网友了解红山文化中的乐文化的乐器的价值。

三:抬升网友在红山文化中发现的乐器的价值以及我收藏的红山文化的乐器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5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从乐器资料中了解到:

排箫在汉代的乐队中,是一种主要乐器。很多的汉代乐舞百戏中,都绘有演奏排箫的乐伎,乐伎左手摇鼗鼓,右手执排箫演奏,场面极为热烈。从上述资料来看,汉代乐伎是用双手来演奏二件乐器,即鼗鼓和排箫。在唐宋时期的壁画和画像石上,也出现有演奏排箫的乐伎,是持单件乐器来演奏的。一名乐伎演奏一件乐器。这与汉代乐伎同时演奏二件乐器是不同的。那么在上古时期的古人们是如何来演奏乐器的尼?令人着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6 10:03:50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8 04:01 , Processed in 0.0560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