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姜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馆藏] 南越王墓博物馆二百多件玉器全赏析[转帖]资料----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23:40:00 | 只看该作者
剑璏 长68毫米,宽17毫米,厚4毫米 大部分受沁象牙白,长端钻一个孔,光素。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23:40:00 | 只看该作者
剑格 宽50毫米,高11毫米,中厚23毫米 青玉,受沁象牙白,断面菱形,因生锈胀裂。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23:41:00 | 只看该作者
剑珌 长43毫米,宽22毫米,中厚7毫米。 青玉,受沁象牙白,断面橄榄形,素面。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23:42:00 | 只看该作者
内棺两侧三璜三璧出土情况 主棺内侧前、中、后各有3璧3璜,璧在右璜在左,相互对称,出土时,璜之弧向内,6件玉器都有丝带包裹痕迹,在棺内有序排放璧、璜,应该有一定的用意。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23:43:00 | 只看该作者
三璧三璜 左行: 上,直径143毫米,好径44毫米,厚4毫米 中,直径139毫米,好径43毫米,厚4毫米 下,直径125毫米,好径47毫米,厚4.5毫米 右行: 上,长285毫米,中宽36毫米,厚6毫米 中,长178毫米,中宽34毫米,厚4毫米 下,长180毫米,中宽25毫米,厚6毫米 璧都是青玉,湖绿色,部分斑状黄化,纹饰工整,璜也都是青玉,受沁严重,都有穿孔,两件周边有出脊齿,第一件为本墓出土的最大一件璜。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23:43:00 | 只看该作者
璧 直径143毫米,好径44毫米,厚4毫米 青玉,一面湖绿色,部分黄化斑,另一面白化黄色,被墓顶落石砸坏。 此璧纹饰分为2区,内区蒲纹,外区勾连谷纹,这是它最特殊的地方,这是本墓的唯一一例。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23:44:00 | 只看该作者
椁盖四角璧 在椁的四角,各有一璧,因为椁的腐烂坍塌,璧全部掉在地上,全部为青玉。 纹饰相同,内区蒲纹,外区双体龙纹。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23:44:00 | 只看该作者
璧 直径302毫米,好径47毫米,厚5毫米 碧玉,青绿色,斑状白化,并有绺裂,被墓顶落石砸坏,纹饰分三区,内区循环凤鸟纹,中区蒲格谷纹,外区双体龙纹。 因为没有完全抛光,所以碾琢痕迹甚为清晰,非常珍贵。 目前考古发现的三区陪葬大璧共有9块,南越王墓出土5块,曲阜鲁城战国墓出土4块。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23:45:00 | 只看该作者
足箱里面的陶璧 在赵昩南面的足箱里,一共发现了139块陶璧,分成4摞。直径130-180毫米,陶璧下面还有2块玉璧。显然,陶璧是仿玉璧而作。 在汉墓里,陪葬陶璧的还见于徐州小龟山崖墓。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23:46:00 | 只看该作者
玉璧 直径286毫米,好径65毫米,厚6毫米。 青玉,湖绿色,有两处绺裂,少部分受沁白化,纹饰分两区,内区蒲格谷纹,外区双体龙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9 16:43 , Processed in 0.0610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