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清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投名状

[复制链接]
221#
发表于 2010-9-2 23:1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姜迪文在2010-9-2 22:43:00的发言:

商周玉器是高度“垄断”的王室玉器作坊的产品。

西周墓葬出土的殷商玉器当然不在少数。此件似出于属于北方典型的干燥的土壤环境,

就其入土时间相对说,沁蚀并不十分严重,商周玉器中褐色、黑色、黄白色、

橙红色沁色常见,没有出现其它地区出土古玉上的颜色深重、掺杂多变的现象。

商周玉器的沁色,大多数色阶过渡平缓,边缘界限浑然,沁色深入玉质。

此器的包浆非常明显,厚重古朴,精光内涵,没有“贼光”,无论怎样清洗,

甚至非金属硬物刮、擦,包浆不掉,且表面、背隐、纹饰刻痕、蚀坑、甚至缺损等处包浆一致,

尤其是沁色斑斓处的包浆,与没有沁色部位的包浆完全一致,镜下,包浆丝毫不影响抛光细痕中

极其细微的刻痕的清晰度,这层坚固温润细腻的包浆是任何化学药品仿制不出来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387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沁色是古玉在地下长期埋藏,与周围土壤中复杂的化学元素、温度、

潮湿程度、酸碱度、压力、氧化等原因生成的,光怪陆离、五花八门。

经 “盘”过的古玉,玉质会更为通透,使沁色显得更为斑斓古朴。

此器有沁色的部位和没有沁色的部位,所有表面的反射光是一致的。

商周玉器“十有九绺”,绺裂是古玉历经数千年埋藏、流传的历史刻痕,

是古玉的身份证,新仿玉器上的绺裂,无论是加热、高能射线、化学、物理外力造成的,

与天然绺裂有天壤之别。


  图文并茂,让人受益非浅!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圖文俱佳

學習欣賞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7:5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清泉在2010-8-27 9:15: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950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949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尚书·益稷》记载:大禹治水后,举行庆祝盛典。

由夔龙主持音乐,群鸟群兽在仪式上载歌载舞。后,“萧韶九成,凤皇来仪。”
凤凰,“灵鸟也,雄曰为凤,雌曰皇。”
《山海经·南山经》:“有鸟焉,其形如鹤……名曰凤凰。
……是鸟也,自饮自食,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此器圆雕而作。青玉,温润细腻;沁色绚丽,包浆老熟,幽光内敛;
雌雄共体,神采飞扬,雄鸟饰高花冠,器宇轩昂,雌鸟温顺安详......

凤乎?皇乎?华夏文明,一脉传承;国运昌盛,凤凰来仪!

形制罕见,构思奇妙,天工巧夺;家国天下,乾坤纲常,寓意深邃,百解难尽!
似有商周风格。

师友共赏。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古玉器的器型、纹饰,永远袒示于人,永远让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文化和艺术的秘密和魅力就在于此。

                                                       -----古玉达人语录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鉴古玉,品古玉,赏古玉,

都是在无字无句中读书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7:59:00 | 只看该作者
赏玉心悦,品玉养心,鉴玉笑谁?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8:02:00 | 只看该作者
古玉是大美,在我的心灵深处徐徐绽放。
227#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8:04:00 | 只看该作者
玉器的生命力,具在风骨、神韵、自然......
228#
发表于 2010-9-3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句句精典!审美非思维,以物开启心田,情无限、、、、、、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审美非思维,以物开启心田。”

                                     ——无极语录

 

精辟。[em56]

230#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8:43:00 | 只看该作者

以玉寓道、以玉寓礼、以玉寓志、以玉寓情,

乃古玉精华所在,艺术大美所在,先祖大智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11 11:09 , Processed in 0.0533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