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esarcy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海上 石之旅...

  [复制链接]
231#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5a.jpg]UploadFile/2010-6/201062616205389117.jpg[/upload]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5b.jpg]UploadFile/2010-6/201062616211319799.jpg[/upload]
*感恩...結緣 于 養壺養漿......[em80]

0.jpg (253.03 KB, 下载次数: 0)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0.jpg (267.04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23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5f(養漿).jpg]UploadFile/2010-6/201062616221631363.jpg[/upload]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5h(養漿).jpg]UploadFile/2010-6/201062616224893354.jpg[/upload]
*感恩...結緣 于 養壺養漿......[em80]

0.jpg (255.37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0.jpg (266.5 KB, 下载次数: 0)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233#
发表于 2010-6-27 22: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esarcyy在2010-6-26 16:15:00的发言:

 

*1993年上手的第一對紫砂壺 持續使用至2000年因故中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4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感恩...結緣 于 養壺養漿......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7 6:20:32编辑过]

c版能否介绍一些养壶养浆的经验?给您敬茶了![em27]

234#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09: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踏破铁鞋在2010-6-27 22:03:00的发言:

c版能否介绍一些养壶养浆的经验?给您敬茶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感恩 交流...[em80]

*文章摘自網上 外加紅色注記(個人......)

紫砂壶养壶艺术fficeffice" />

讲究饮茶者,大都采用宜兴紫砂壶,容积一般在800CC-200CC为主多。泡茶时,首先,如何识别名茶、如何鉴赏名茶。观干茶形,闻干茶香,选好茶后用茶抄抄起卷紧茶叶如珍珠,倒入紫砂壶中(個人看法 茶葉量之經驗值很重要:卷曲的茶葉於熱水中務必能舒張展開),茶壶发出清脆的“嘀嘀……”之声,随之注入沸水,壶口泛出的茶泡沫用壶盖轻轻括去(個人目的:洗茶與熱壺時.不需括去泡沫 可直接加水溢出壺外),盖上壶盖约一二分钟(個人最多約30秒的洗茶浸泡 避免浪費茶的精華),把壶中的茶汤倒入放有茶滤斗的牛奶杯中(此杯在茶道中称公平杯),这叫洗茶;然后把奶杯中的茶分别倒入闻香杯和口杯中,再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人称“茶汤养壶”(個人目的:養色)。然后开始泡茶,一巡巡的泡,一杯杯的饮,使大家真正领略到台湾茶的扑鼻茶香,和妙不可言的润喉甘甜滋味,台湾同胞喜用紫砂壶沏泡台湾茶,并一致认为台湾的茶,唯有用宜兴的紫砂壶,才能沏出真茶之味,用宜兴紫砂壶泡台湾茶,才能更得壶之真趣,什么样的茶,该取什么样的壶,沏茶饮茶怎样用好壶和养好壶,都有一番科学的方法和养壶之术。沏好茶的壶,周身是热的,浇在壶身上的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另外,新壶初用,不免有点土味(個人使用新壺前會下鍋 + 茶葉 以冷水煮沸約5分鐘 再冷卻至常溫後 取出擦拭),由于紫砂壶体壁内有双重气孔结构,使壶透气而不渗水,并容易吸收茶汁,去除土味,留下浓郁茶香。壶的表面往往会积有茶迹,这就需用养壶毛笔(個人利用茶湯塗刷于提把壺嘴周邊以利色的均勻養成)或软毛牙刷在壶表面经常刷洗(個人養壺過程不使用刷洗法),以保持清洁,这就称之谓“茶汤养壶”。如此日擦、涤洗,壶的表面亚光逐起,愈用愈光亮,亦有人称亚光为“包浆”(葆浆),这种亚光(包浆)用高温高压冲洗都冲刷不掉,甚显高雅品位。

 

個人養壺養漿注記:

1)泡茶品茗結束後 立即清空壺內茶葉 以熱水清洗茶壺內外 與其他茶具.

2)在壺体還熱時 以養壺專用細毧毛巾 轻柔的擦拭壺体 確認壺体乾燥無水漬.

3)將壺具倒置於茶盤的格網上 以利壺內的乾燥.

4)經常保持清潔與乾燥 約半年過後則漿顯(熱壺狀態特明顯) 1年過後寶漿大出 功成壺不退 賽玉寶光不遠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8 12:31:15编辑过]
235#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續...文章摘自網上

亦有人为使砂壶快些光亮,用油手、油布在壶身揩擦,这样出现的光,称为“和尚光”,假如用清洁剂一洗,亮光随即褪去,露出一块一块垢疤,很不好看,《阳羡名陶录》云,“而爱护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曰吾以宝其旧色尔,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所以,切不要把油污垢物沾上壶身,一定要保持壶的洁净,才能养好壶。 fficeffice" />

    另外一种养壶的方法即每天早晨清洗茶壶茶具时,用壶中的茶渣在壶体周身润擦一遍,这样,一则可擦去壶身的茶垢结渣痕,二则经湿茶叶水磨一遍使壶体光润亮泽。

    还有一种养壶的方法:把瓦片(江南黑土瓦)碾磨成很细的粉末,用六层纱布包扎成枇杷大小的布球,趁茶汤浇在壶体时,纱布球沾上茶汤轻轻顺序抚磨壶体使壶体洁净光润。在科学发达今天,可采用精细磨料粉末代替瓦片粉末做成纱布球,亦可达到同样理想的效果。

    还有人干脆把壶放在茶中煮,还有人研制成功用来养壶的养壶机,这些虽有它另一方面的功效,但总觉不如日积月累的茶汁浇洗涤揩来得柔和绚丽。

    宜兴紫砂壶,经久用、久养的工夫培养,养成了浑圆脂润,方敦厚重,珠玑隐现,肌体丰满,亚光宝气,似玉洁莹,像是撩开了神秘的面纱,看到了完美肌理的真容,紫砂段泥壶,有人认为“段泥壶泡茶容易脏,爱者甚少”。而今天我看到台湾人用段泥壶泡台湾包种茶,养好的段泥壶,如铜质之色,似玉石之光,击之有铿锵声,胡玉胡金别有一番精神,朴质可爱。

    有贴雕装饰的“四方印纹竹壶”采用“茶汤养壶法”,不仅可以养出紫泥可爱肌理,更有意外收获:泥色之变,乍阴乍阳的呈色,衬托着薄薄地贴在壶面上的竹叶,如微风吹着的动感;方壶的面养得似镜一般,真是养功独运,法度宜人。又一件是还原焰烧成的黑紫砂壶,用“茶汤养壶”壶身呈瓦蓝黑色,黑而不墨,髹汁生光,瑰琦之窑变,如钟鼎陈明庭,端庄大方。红泥小壶,脂润如南国之红豆,灿若琬琰浮精英。古旧紫砂壶,有的原是蓬头垢面,有的原是略有一点疵点和一些缺陷,通过清洗整理培养,用“茶汤养壶”的法则,使它重新恢复了新春,真谓“尊古出新”,创造了奇迹。对旧壶、古壶要继续使用,切不可束之高阁,湮没它的光彩,而且,经人们泡茶使用、供养,那怕壶上有一点小裂逢、疵点,还能自己愈合而不渗茶水,你说怪也不怪。有书画陶刻装饰的旧壶、古壶上经养壶后,其上笔法、刀法加强了立体感,更有书卷气,逗人喜爱。有些旧壶、古壶,虽不出自大家之手,但都十分可爱,不禁使我想到曼公云:“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这才是真正欣赏艺术的艺术观,他给你从古典中品尝到各种各样回味无穷的滋味来,使你爱不释手。道理也是如此,假如过分约束在法度之中,钻牛角尖,不免给人有一种犟和倔、机械和呆板的感觉,缺乏手工艺趣味,陶,不仅是有严谨的制作造型工艺,它还有土的衣钵和火的艺术,在土与火稍有不衬中,难免会有一点缺陷的产生,只要不在显见之面,疵点勿超越一定的标准,它仍存在玩赏的生命力,虽则与比较完美的作品相比价值上稍逊一筹,但在艺术欣赏中这种难得的、特殊的、出格的更有它的一种特有价值之处,“窑变”为宝,所以无需从这些微细处去过分计较而认为不足。阳羡名陶录云:“吴迪美曰‘用涓人买骏骨,孙膑刖足事,以喻残壶之好’,伯高乃真赏鉴家,风雅又不必言矣”。

*感恩 交流...[em80]

236#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5:42: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2a(8人用壺).jpg]UploadFile/2010-6/201062915405246445.jpg[/upload]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2b.jpg]UploadFile/2010-6/201062915411324632.jpg[/upload]
*感恩...再續壺緣...[em56]

0.jpg (117.63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0.jpg (253.34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23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5:44: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2c.jpg]UploadFile/2010-6/201062915431721535.jpg[/upload]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2f.jpg]UploadFile/2010-6/20106291544555433.jpg[/upload]
*感恩...再續壺緣...[em56]

0.jpg (254.65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0.jpg (268.77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238#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3a(6人用壺).jpg]UploadFile/2010-6/201062915452762508.jpg[/upload]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3b.jpg]UploadFile/2010-6/201062915455682207.jpg[/upload]
*感恩...再續壺緣...[em56]

0.jpg (275.22 KB, 下载次数: 0)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0.jpg (264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239#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3c.jpg]UploadFile/2010-6/20106291547890265.jpg[/upload]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4-日常用壺3d.jpg]UploadFile/2010-6/201062915474085894.jpg[/upload]
*感恩...再續壺緣...[em56]

0.jpg (263.17 KB, 下载次数: 0)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0.jpg (266.89 KB, 下载次数: 0)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240#
发表于 2010-6-29 16:03:00 | 只看该作者

秀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30 12:07 , Processed in 0.0618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