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esarcy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海上 石之旅...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7: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esarcyy在2010-6-4 12:4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網搜尋後 特將此壺正名為:靈豹壺 (網摘附圖如下)

====================================

[upload=gif,徐秀棠-1靈豹壺.gif]UploadFile/2010-6/2010617176494801.gif[/upload]
[upload=jpg,徐秀棠-4雕塑 削鐵如泥.jpg]UploadFile/2010-6/20106171764671944.jpg[/upload]
[upload=jpg,徐秀棠-11面觀音.jpg]UploadFile/2010-6/20106171765923072.jpg[/upload]
*感恩...壺藝 源于艺术创作的灵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7 17:39:59编辑过]

0.gif (94.32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0.jpg (68.95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0.jpg (28.06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212#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7:16:00 | 只看该作者

*轉摘自 2009-08-0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之分享如下:

專訪紫砂陶刻大師徐秀棠:文人與文人的對話

 今年6月,一場名為“陶都風——中國宜興陶瓷藝術展”的紫砂藝術專場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除20件歷史經典藝術品外,還有當代工藝美術大師及業內精英的216件陶藝精品參展,此次展覽的舉行再次引起了人們對紫砂藝術的關注。普通人關注的只是紫砂壺市場的價格,而我們又應如何品味紫砂藝術,感觸紫砂藝人將自己心靈的感悟與1/gate/big5/www.showchina.org/zisha/" name="AnchorAddByWCM" target="_blank">紫砂創作融為一體的意境呢?為此我體味們專門採訪了著名紫砂藝術大師徐秀棠先生。今年已73歲高齡的徐秀棠先生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與我們聊起了紫砂藝術……

人物| 紫砂文人與文人的對話1/gate/big5/www.showchina.org/zisha/hyzx/200908/W020090804378641002789.jpg" width="487" height="480" oldsrc="W020090804378641002789.jpg"/>

徐秀棠

    1937年出生於宜興紫砂陶藝世家。師從紫砂陶刻名家任淦庭先生。1958年參加由輕工業部與中央工藝美院舉辦的中國民間陶塑研究班學習,後轉入中央工藝美院“泥人張”工作室,隨張景祜先生學習民間雕塑。徐秀棠從事紫砂陶藝50餘年,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又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和獨到見解。其作品多次榮獲全國陶瓷美術設計一等獎,並被海內外1/gate/big5/www.showchina.org/shoucang/bwg/" name="AnchorAddByWCM" target="_blank">博物館收藏。編撰有《宜興紫砂珍賞》《中國紫砂》《紫砂泰斗顧景舟》等著作。1993年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13#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文人緣

    “紫砂的歷史是由文化人支撐而形成的歷史。”

    紫砂壺作為一種茶具,從其誕生之日起便註定和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明代文人的飲茶已從宋代的煮茶變為沏茶,紫砂壺造型“色不艷、質不膩”,不追求奢侈華麗,泡出的1/gate/big5/www.showchina.org/cha/index.htm" name="AnchorAddByWCM" target="_blank">淳香味美,既不失茶香又無熟湯之氣;這些特點都與古代文人追求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精神境界渾然一體,文人雅士在品茶之餘拿起小巧的紫砂茶壺一邊把玩一邊觀賞,給紫砂壺的製作留下了無窮的想像與創造的空間。

    《北京》:紫砂壺的原料是被稱為“五色土”的紫砂泥,而若要使之成器,人們都說必須是創作者心靈與紫砂泥的結合?

    徐秀棠:紫砂壺是極具文化內涵的文物藝術品,是文人與文人心靈的交流。官窯瓷器的創作往往取決於最高統治者的好惡,民窯瓷器又往往有媚俗之嫌。而紫砂壺的創作純粹是文人與文人之間的交流,古代文人往往將自己的心靈感悟融入紫砂泥之中,塑造出紫砂壺的胎骨,入窯燒制,使得紫砂壺成為一種藝術品。手工創作一把紫砂壺要消耗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的時間,這些都凝聚了紫砂壺藝人多年的積澱。自明代開始,大量文人親自參與到紫砂壺的創作之中,在紫砂壺上題字作畫,掀起了一股崇尚紫砂壺飲茶的風尚。

    紫砂的歷史是由文化人支撐而形成的歷史。紫砂的造型、品種等也是由文化人來參與的,供春受吳頤山的影響,時大彬也是遊婁東後與當時的文化名人接觸之後才有精品呈現的。所以我說紫砂不是一般意義上的1/gate/big5/www.showchina.org/gyp/" name="AnchorAddByWCM" target="_blank">工藝品,而是“文人工藝品”。

214#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7:37:00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在書法界素有“字如其人”之說,不知在紫砂界也有“壺如其人”之說嗎?

    徐秀棠:“壺如其人”亦可謂人如其壺,在造壺者更易覺察,體形大而笨者造之,總有大而笨的感覺;精明強悍者所制必定力度強、器型壯,體弱細纖者所作,必定細小型弱;圓圓胖胖的壺也同此形象,清趣麻利者所作一定乾淨利落,拖泥帶水的必定烏七八糟。此說還在於外形之比,它與精神相比,後者更為吻合,做學問者,壺上必定可以看到學問之所在,越上檔次越是明顯,若有高手專為金錢而造之壺,必定顯現出掙錢者的本相,有興趣者可以進入紫砂圈子裏來目睹一番。

    其實,在紫砂的1/gate/big5/www.showchina.org/shoucang/" name="AnchorAddByWCM" target="_blank">收藏界也是這樣,就經濟層面上講,什麼水準買得起什麼價格的壺;從藝術水準上講,性格開朗的人欣賞大方且有氣度、簡潔而明亮的造型;柔情內向的個性,當然喜歡做工精巧、雕琢細緻、繁複而多變的作品。想贏錢的當然更喜歡濟公壺之類給予保祐。一些老學究們喜歡在壺中加入茶文化之內涵,這其中也包括詩詞銘文、書畫的鐫刻。其中也有不少自無主張、人云亦云、有耳無眼、不懂裝懂的“洋盤”。倘若縱觀收藏者的收藏品,一定可以覺察出收藏者的影子。

    《北京》:提到紫砂文化不能不提茶文化,您認為在紫砂文化與茶文化之間存在一種什麼關係呢?

    徐秀棠:以紫砂壺為主要形式載體的紫砂陶,無疑是伴隨著茶文化而出現的,也是茶1/gate/big5/info.showchina.org/zggk/zgwh/200804/t169994.htm" name="AnchorAddByWCM" target="_blank">文化走向極致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國是茶的發源地,宜興是重要的產茶區之一,唐代就有“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之譽。同時宜興也是著名的陶都,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中,發現陶土資源中夾有的紫砂泥具有特別優良的材質特點,可塑性好,收縮率低,可以單獨成陶而無須施釉,用的時間越長,越發光可鑒人,而用它製作的器皿能較長時間地保持茶葉的色香味,“注茶越宿,暑月不餿”,“茶壺”便應運而生了。

*感恩...緣於任網紅玉...再結壺緣...[em8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8 5:12:35编辑过]
215#
发表于 2010-6-17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美!美!美!养眼啊!眼馋啊!

 

216#
发表于 2010-6-17 23:50: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8 07: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魏云龙在2010-6-17 22:38: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美!美!美!养眼啊!眼馋啊!

 

*感恩 魏兄 對山水擬態閑章的欣賞.[em8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8 7:40:17编辑过]
2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8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姜迪文在2010-6-17 23:50:00的发言:

简直就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感恩 姜兄 對水國畫閑章的欣賞.[em80]

219#
发表于 2010-6-18 12: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esarcyy在2010-6-17 17:34:00的发言:
文人緣

    “紫砂的歷史是由文化人支撐而形成的歷史。”

    紫砂壺作為一種茶具,從其誕生之日起便註定和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明代文人的飲茶已從宋代的煮茶變為沏茶,紫砂壺造型“色不艷、質不膩”,不追求奢侈華麗,泡出的1/gate/big5/www.showchina.org/cha/index.htm" target="_blank" name="AnchorAddByWCM">淳香味美,既不失茶香又無熟湯之氣;這些特點都與古代文人追求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精神境界渾然一體,文人雅士在品茶之餘拿起小巧的紫砂茶壺一邊把玩一邊觀賞,給紫砂壺的製作留下了無窮的想像與創造的空間。

    《北京》:紫砂壺的原料是被稱為“五色土”的紫砂泥,而若要使之成器,人們都說必須是創作者心靈與紫砂泥的結合?

    徐秀棠:紫砂壺是極具文化內涵的文物藝術品,是文人與文人心靈的交流。官窯瓷器的創作往往取決於最高統治者的好惡,民窯瓷器又往往有媚俗之嫌。而紫砂壺的創作純粹是文人與文人之間的交流,古代文人往往將自己的心靈感悟融入紫砂泥之中,塑造出紫砂壺的胎骨,入窯燒制,使得紫砂壺成為一種藝術品。手工創作一把紫砂壺要消耗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的時間,這些都凝聚了紫砂壺藝人多年的積澱。自明代開始,大量文人親自參與到紫砂壺的創作之中,在紫砂壺上題字作畫,掀起了一股崇尚紫砂壺飲茶的風尚。

    紫砂的歷史是由文化人支撐而形成的歷史。紫砂的造型、品種等也是由文化人來參與的,供春受吳頤山的影響,時大彬也是遊婁東後與當時的文化名人接觸之後才有精品呈現的。所以我說紫砂不是一般意義上的1/gate/big5/www.showchina.org/gyp/" target="_blank" name="AnchorAddByWCM">工藝品,而是“文人工藝品”。

学习了,敬茶![em27][em56]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14: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踏破铁鞋在2010-6-18 12:29:00的发言:

学习了,敬茶!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感恩...結緣 [em27]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2-蔣氏4b.jpg]UploadFile/2010-6/201062214201049061.jpg[/upload]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2-蔣氏4ab.jpg]UploadFile/2010-6/201062214203911669.jpg[/upload]
[upload=jpg,宜興 紫砂壺2-蔣氏4bb.jpg]UploadFile/2010-6/201062214205972270.jpg[/upload]
*感恩...炎炎夏日 品茗養身 任網消暑...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2 14:23:11编辑过]

0.jpg (273.63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0.jpg (263.78 KB, 下载次数: 0)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0.jpg (255.97 KB, 下载次数: 1)

海上 石之旅...

海上 石之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7 18:59 , Processed in 0.0697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