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谭峭的《化书》论“术化”,便是很好的说明。如云:
水窦可以下溺,杵糠可以疗噎。斯物也,始制于人,又复用于人。
法本无祖,术本无状,师之于心,得之于象。
阳为阴所伏,男为女所制,刚为柔所克,智为愚所得。以是用之则钟鼓可使之哑,车毂可使之斗,妻子可使之改易。君臣可使之离合。
使用道具 举报
先生,老子他的学问不是平空而生,那他那时候读什么书?
老子生活的年代是东周末年,老人家从事的工作相当于皇家图书馆,“为学日渐,为道日损”,皇家图书馆的图书大概均是些三代(夏商周)和三代前上古(先古)的先王先帝们经天纬地、治世的著作,如《尧典》、《舜典》、《诗经》、《易经》、《山海经》、《黄帝内经》等和出世仙人们慈悲留存的教诲吧?(揣测),“为学日渐,为道日损”,主要是“修道”而得道(大智慧--般若)。
支持,出世不离世间觉,凡事都要先学做人,人道是基础!
也可以暂将《老子》看成是老子学习《易经》的一篇心得体会报告,或姑且看做孔子注释《易经》而成《十翼》的第十一翼。--圣人们讲的“理”是同一个!
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本义来看老子,他所说的,完全相同于周文王、周公(姬旦)、孔子等祖述传统文化的思想。在《周易》的卦、爻辞中,再三申述宇宙的一切法则,始终不离循环往复的因果定律。
---读圣人的书,读前面如果你存在问题和困难,那你继续读,后面就有解释和答案,这就是南师常告诉弟子的“以经解经”。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9 09:14 , Processed in 0.0598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