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殷商0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精品] 【 传炉 】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05:43:41 | 只看该作者
oriso 发表于 2013-5-1 04:52
再有,关于印章自左至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或许是个特例
维新毕竟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说明他的影响力 ...

專家老師個人十分喜歡邀請, 就怕放假專家沒空來, 呵呵...............喜歡追根究底的探討精神, 當然更喜歡見識前輩師友的經驗指教!

先參考從網上找來的從抗戰到文革前的簡單紫砂史............
紫砂壶的发展历史(四)
发表于:2009-6-22



    民国26年【1937年】11月30日,日本军队入侵,有七座紫砂窑和100多间厂房被破坏,交通断绝,紫砂技工大量流散,是年起到民国29年【1940年】前,紫砂生产处于停顿阶段。是年,地方军阀史耀民组成 “陶业联营处”,强迫窑户生产茶壶,并以低价收购后运往日本,少量茶壶销于当地茶馆,到民国32年【1943年】“陶业联营处” 解散;抗日战争胜利后,紫砂壶在市场销量极少,除原有的陶器店经营外,几家手艺人联合在宜城开设紫砂陶器店自产自销,或紫砂艺人将制作茶壶胚件,低价出售给窑户,急于谋生。
    民国36年【1947年】江苏省建设厅给宜兴陶业公会发放低息贷款,维持生产;恢复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招收学生;同年组织丁蜀山第一陶器生产合作社,和川沪乡上袁村壶缸生产合作社,当年生产紫砂20窑次,主要产当地所需贡壶、瓢壶、四六方壶等及农村粗货茶壶。是年,紫砂茶壶在中国合作事业协会,江苏省分会主办: “江苏第一届合作生产品展览会” 中获得特等奖。到了建国前,由于原燃料价格飞涨,销路呆滞,整个紫砂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到30人,整个紫砂窑场,全年所产紫砂细货茶壶不满千把,整个紫砂业几乎陷入困境,受到严重崔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共党和人民政府把流散的紫砂艺人组织起来恢复生产,1950年共烧造了4窑紫砂产品,产值16000元,到1951年紫砂生产开始稳定。同年,成立了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紫砂产品先后参加江苏省组织的物流交流大会,华东土特产展览会,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作为出国展品。是年,中央文化部、轻工业部还委派专家来宜兴负责指导工作和情况调查,帮助恢复紫砂生产。1953年紫砂壶参加由轻工业部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同年9月又参加华东地区民间公艺美术工艺品观摹大会。裴石民所制作的 “上松段” 茶具,获观摹大会优秀奖,并戴入画册。1954年10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再次订购一批价值7000元的高文件茶具,品种有大型松鼠葡萄茶具、竹春茶具、合菱茶具、供春茶具、二节竹段茶具等;由紫砂艺人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馥森、范正根、卲六大、范祖德等七人进行制作,并建立紫砂生产小组。
    同年12月22日,由31户手工业窑户,及36个手工业工人,在蜀山南街成立紫砂工厂,并由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帮助解决资金来源。是时,采取与紫砂窑户联合烧制产品的方式。是年,紫砂行业共烧11窑次,产品年产量44万件,年产值5.9万元;品种有日用粗货逐渐向中高档细货发展。
    1955年10月前墅、蜀山的砂货行业和蜀山南街的紫砂工厂,合并建立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并开始恢复生产出口产品,品种有:鱼化龙壶、松竹梅壶、莲蕊壶、海棠壶、汉君壶、八方壶、狮球壶、周盘壶、一粒珠壶、佛手壶、梅段壶等60多个品种,以陶刻装饰的中档细货壶为主。同年10到1956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共招收二批艺徒61名。由紫砂艺人顾景舟、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指导、传授紫砂技艺。是时,紫砂壶生产成形工艺有了改进,首次采用石膏模生产6杯水平壶,使得规格统一。1956年紫砂产量上升到90万件,产值达55万元,出口28.2万件。
    1957年紫砂壶生产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除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外,潜络紫砂联合社,也有一条龙窑制作紫砂陶器。同时,蜀山东北部附近农村中,有相当一部份的农民从事紫砂壶的半成品生产。
    1958年4月,蜀山制作砂货的宜兴合新陶瓷场、上袁、潜络联社28个紫砂手工业户,合并为宜兴紫砂工艺厂,人员、资产全部汇集到蜀山地区,从业人员达2067人,其中青年艺徒300多名。同年8月成立紫砂中学。是时,建国后首批招收的艺徒成为小辅导,和老艺人一起,负责培训青年工人。
    1958年、1959年,10余名青工分别到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深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3-5-1 07:03: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3-5-1 08:42:1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3-5-1 10:00:0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殷版美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4:15:53 | 只看该作者
紫玉宝祥 发表于 2013-5-1 10:00
欣赏殷版美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3-5-1 14:59:4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20:03:32 | 只看该作者
李勇 发表于 2013-5-1 14:59
欣赏了。。。。。。。。。。。。。。。。。。。。

節日快樂!  謝謝捧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3-5-1 23:30:42 | 只看该作者
殷商004 发表于 2013-5-1 05:10
網上唯一能找到與這大哥"張狗伍制"有關的圖片.............印的內容一樣, 但從金石味, 及泥質與 ...

殷版昨日辛苦
帖子里的泥料确实迷惑性比较强,观图似乎是原矿泥
这种泥料从自清中后期至一厂60-70年代都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3-5-1 23:46:23 | 只看该作者
殷商004 发表于 2013-5-1 05:30
如此壺是原創作, 那壺上的刻文又應如何解讀, 尾二一字似繁體"園"字, 字體流暢............似非文革六七十 ...

这种刻绘风格始自民国,文革壶上也有很多类似的刻绘。
呵呵。。。以殷版的功力,相信心中早有定论,还请殷版明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09:43:35 | 只看该作者
oriso 发表于 2013-5-1 23:46
这种刻绘风格始自民国,文革壶上也有很多类似的刻绘。
呵呵。。。以殷版的功力,相信心中早有定论,还请 ...

從胎質, 成型做工, 整體氣穎, 刻繪工法, 老化程度, 再加上紫砂發展史的考慮, 此壺制作的時段點是不難有定論的;
不過在下定論之前, 還是有兩點要理清, 會對判定意義上更完整:

1.  傳爐乃喻國良在民國早期的成名作(國外拿了金獎), 而此壺的印章, 張狗伍, 是真有其人, 還是化名, 很重要.
2.  此壺上的刻文老辣寫意, 似是"汲"........故園.......石如,  如能解讀每個字及全文意思, 對時間段的判斷也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3 10:40 , Processed in 0.0636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