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矿物的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前者是矿物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折射所表现出来的物理现象,包括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后者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物理性质,含硬度、解理、断口、延展性、脆性等。矿物还有其他物理性质,如比重、磁性等。
一、颜色
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可见光中不同波长光波选择性吸收和反射的物理性能的表征。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自色:矿物自身固有的颜色,由矿物成分中所含色素离子和内部构造决定。
他色:矿物中混入某些杂质表现出来的颜色。
假色:矿物内部裂纹 、表面氧化膜等引起的光线干涉干扰作用的呈色现象。
二、条痕
矿物在无釉瓷板上摩擦所留下的痕迹的颜色,即不透明矿物粉末的颜色。条痕对鉴别不透明矿物比较有效,能够辨别自色,减弱他色,消除假色。
三、透明度
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称为透明度。透明度主要取决于矿物对光的吸收率。金属矿物吸收率高,一般不透明;非金属矿物吸收率低,一般表现为透明、半透明。矿物的透明程度实指将矿物磨成0.03mm的标准厚度时的透光能力而言,并以此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类。
透明:通过矿物碎片边缘能清晰的看到对方物理的轮廓。
半透明:只能模糊的看到对方物体的存在。
不透明:根本看不到对方物体的存在。
四、光泽
矿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根据反射光亮程度可以分为:
金属光泽:反射最强,非常耀眼。大部分不透明的金属矿物均具有光亮耀眼的光泽。
半金属光泽:反射较差,暗淡有光。
非金属光泽:不具有金属感的光泽。
金刚光泽:光泽善良耀眼,金刚石、闪锌矿属之。
玻璃光泽:反射较弱,如同普通玻璃的光泽。最常见的有方解石、水晶、萤石等。具有这种光泽的矿物几乎全部为非金属矿物,有大约70%的矿物属此种光泽。
此外,投射的光由于受到矿物颜色、表面平坦程度以及集合形态等的影响,常常呈现一些特殊的光泽。如在石英的不平坦断面上的油脂光泽。
由于矿物的光学性质是矿物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折射所表现出来的物理现象,因而,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彼此间相互关联,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五、硬度
矿物受到刻划、研磨等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机械程度,称为硬度。矿物硬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内部结构质点之间连接力的强弱。连接力越强,抵抗外力作用的强度就越大,硬度也就越高,反之硬度越低。
通常可以将矿物硬度略划分为软(其硬度 <指甲)、中(硬度 >指甲 <小刀)、硬(硬度 >小刀)、极硬(石英刻不动)四类。但极硬矿物较少。刻试硬度时一定要刻划在矿物的新鲜的光面上,若非如此,或者刻划在其风化面上或者矿物裂隙和孔洞上,就达不到识别矿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