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高古玉高科技测年代

   关闭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07-2-17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yaowangtu在2007-2-1 20:48:06的发言:

如何断定不是原来的杂质,经过剥蚀露了出来?科学检测双手赞成,可是结果分析这一环是不是应当谨慎?

科学检测确须谨慎.

1如何断定不是原来的杂质,经过剥蚀露了出来?关于这个问题.能普扫描对杂质是否是原质中杂质.还是非自然态凸起.一目了然,<自然态凸起原材杂质有根.并深入肌里>

142#
发表于 2007-2-17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自然态质变凸起物深入肌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2 12:05:57编辑过]
143#
发表于 2007-2-17 13:03: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电子扫描成像.观查玉表之上物质与母体非自然态解理结构与结合.玉表上物质纹痕走向非玉石解理形态.

观查定性为非自然态

144#
发表于 2007-2-17 13:05: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高仿品

观查玉表之上物质与母体非自然态解理结构与结合.玉表上物质纹痕走向非玉石解理形态.

观查定性为非自然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2 12:06:57编辑过]
145#
发表于 2007-2-17 13:06: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请大家欣赏,点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仿品,仿次生物原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仿品,仿次生物剔除中,产生粉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仿品,次生物剔除后露出原材质表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3 12:26:39编辑过]
146#
发表于 2007-2-18 21:20: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的研究首先要了解史学.世界史等相关史学,探索红山文化文明以及红山文化由何处而来.何处的何处而来<很多史书经中所描述的故事不是平空而起的>

 

红山文化的探究是一个大工程.不是我们想象的几个猪龙几百件玉器这么简单.读读山海经.深了去了.

简单点.就论辩别真伪.也争论了几十年.瞎说了几十年.什么用料.工法.太浅了点吧.大千世界的自然变化规律.往往是相通的,一块小小的红山玉也是一个小千世界呀.她的自然变化规律与自然界万物之变是一样的.而这个自然态的变化是仿不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0 12:25:17编辑过]
147#
发表于 2007-2-21 20:26: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检测标准.按国际贯例.用岩象学.借助技术手段.制定自然态与仿品的非自然态的辩别标准.自然态数据的采集.<为保准确性.>采用遗址等自然态的土中原石.和国藏标器.大量数据采集.工作量极大.待数据库建立后.再根据数据对民藏品辫别.所以请大家除送检成品最好有当地原石.土样连代送检.

148#
发表于 2007-2-21 21:34:00 | 只看该作者
探索用科技手段寻找一个科学的检测方法
几年前,本人在红山文化遗址,有缘捡拾到了几件器物。当拿给一些对红山文化较有研究的专家看时,都被认定为仿品。其主要的原因是,在已出土的器物中,没有类似的造型。对此,使我感到异常的困惑。
但来自现场的真实,总是无法让我舍弃。为此,我将物品送到了国外的专业机构,委托进行了各种相关的分析试验,在经过近半年的分析试验后,得到初步的结论是制作年代大于6000年。遗憾的是,由于试验经费等原因,后续试验暂时停止了。
一个来自第一现场,且又有部分的分析试验,但只能证明这几件的器物。
在广大的红山藏友及爱好者中,同类型、同表象的器物还有许多。且各位都未必可以有条件进行同样的分析试验。且现在的某些人,由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制造出了很多的仿品。
为此,在领导们、朋友们、同好们的鼓励与支持下,我放弃了原有的公司及无关的业务。决心在对红山古玉的鉴赏方面,探索出一个科学的方法。
几年来走出传统辩玉的圈子.寻找个能用科技方法测石头定代的可能.好在有多年现场采风的东东和石头.先用小镜看后用高倍看.立体扫描镜看.终于发现了能用技术手段下定议的东西.后请教化学专家.岩象?传家.石刻专家.田野考古专家.

玉器专家.美术专家.国外同行.海外藏家.国际知名考古专家.国内外地质专家等.历经数年.绝大多数专家认为质变的次是可定量分析.这个次可不是说玉上的包包.

悟一开.又是一个大千世界

看到很多人都认为现代的科学技术还不能给玉石断代。我想这里有个误区,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上就已经使用科学技术手段为各种材质的石类文物进行断代检测了。像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复活节岛的巨大石像、马雅人的水晶头盖骨等都是通过科学仪器的检测而确定的真伪及年代。只不过因为使用的设备比较昂贵,国内的专业组织也只是部分拥有这些先进的设备,民间机构及民间藏家就更加无缘接触和使用这些设备了。

以扫描电镜观察玉的沁色为例:各种软玉的粒度大致在0.01--0.6mm之间,在电镜下观察,自然沁色,其晶形完好。一般受沁部位主要是在两晶体之间的空隙里产生。而人工染色做沁,是短时间以热与酸为主,所以对晶形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使晶形产生不完整。酸与原晶体间杂质产生酸化物质,在电镜下与未人工做沁处比较,则更可以一目了然。

美国科学家报告,他们新开发出一种石英水合测年技术,能够弥补现有手段在测定古代器物年代方面的不足。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埃里克森教授和同事说,新方法主要基于石英会发生水合作用的原理。各类岩石中几乎都含有石英,人类从文明早期就开始与这种矿物打交道。在塑造雕像或制造工具的过程中,包含石英的岩石经过切削和打磨后,其表面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与渗入的水分结合形成水合层。利用氮粒子束流测量文物外部水合层的厚度,就可以确定文物的制造年代。 
埃里克森等人认为,新方法较适用于测定距今5万到10万年间含石英文物的年代。而现有技术对这一时期文物的测年效果都不尽人意。常用的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一般只适用于距今5万年以内包含有机成分的文物。而另一种钾氩测年法,通常在测定距今10万年到43亿年间的含矿物样本的文物时精确度比较高。 
石英水合测年法在鉴别文物真伪上可能也有用武之地,因为文物赝品表面通常不含水合层或水合层很薄。科学家们说,这一技术甚至还可以用来测定地震裂层等地质事件的发生年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0 12:21:07编辑过]
149#
发表于 2007-2-22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凸起物表象与母体非一体.表象非对应材质应有解理态.纹痕不仑不类.<非自然态>

[upload=jpg]UploadFile/200722212213369034.jpg[/upload]

0.jpg (256.29 KB, 下载次数: 0)

红山文化前诸文化古玉用上高科技测年代

红山文化前诸文化古玉用上高科技测年代

0.jpg (46.33 KB, 下载次数: 0)

0.jpg

0.jpg (46.33 KB, 下载次数: 0)

0.jpg
150#
发表于 2007-2-23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很敬佩先生的執著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 05:40 , Processed in 0.1196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