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16|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分享] 【读玉三星堆】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 04:5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hoenix 于 2012-11-1 04:56 编辑

【读玉三星堆】秋间明月夜,望河候视。玉璞堆积处,其月色倍明亮。

清凌凌的湔江缘春而舞,如一条曼妙颤动的绸带。在碧如翡翠的清流中,几个光鲜如玉的女子踏波而歌——采玉采玉溪水碧。她们敲玉击磬般的歌声在岸边碰响绿意,把茵茵秧田离离碧草挑逗得更加郁郁葱葱。

遗憾的是,现代人再也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便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李贺所看到的,也已经是饱经沧桑苦不堪言的采玉老人。但在三星堆,我分明感受到了这个玉洁冰清的场面——那一个个精美绝伦的玉器在视觉上提供的3000多年前的精美瑰丽的历史画面。

中国是玉的国度,在世界上享有“玉器之邦”的美誉。仅《山海经》便记载了100余处产玉地点。中国最早的玉器,可以追溯到居今50万年前的“北京人”。各地博物馆中陈列的琳琅满目巧夺天工的玉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艺术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遗产。

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是从打磨石头开始的。在长达数十万年的石器制作过程中,人们逐渐把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具有珍宝性质的玉与普通石头区分开来。于是,玉器作为脱离了原始工具的特殊石器,成为美丽、祥瑞、身份和财富的化身。

走进三星堆博物馆第一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块青黄色的巨大玉料。这些料石是在湔江河床里挖出的。望着料石上平整的切面和锯痕,我眼前晃动着冰清玉洁浴水歌风的女子。在当地的传说中,玉必须由妙龄少女裸体下水而采。因为古人认为玉是纯阴之物,和人一样有灵气和性情。以女人取玉,是以洁诱洁,以阴召阴。在《天工开物》中,也有“河水多聚玉。其俗以女人赤身没水而取”的记载。抚摸着光鲜的玉料,我眼前晃动着一双双纤纤素手一个个款款柳腰,在玉环碰撞般的劳动号子里,娇喘嘘嘘地把数百斤重的玉料抬上河岸。

三星堆又叫“三星伴月堆”,是古“汉州八景”之一。我猜想,这一处历史久远的人文景观应该与玉有关。因为《天工开物》有关采玉的记载中说:“秋间明月夜,望河候视。玉璞堆积处,其月色倍明亮。”河水润碧玉,碧玉映明月,明月照河水,为那段古蜀国文明涂上一层晶莹的美、透彻的亮。

三星堆的玉器堪称精妙绝伦。在三星堆出土的数百件玉器中,有两件为国宝级文物。长90.8厘米的玉牙璋通体漆黑闪亮,器身极薄,它大而长的器身圆润光滑,玲珑剔透,让人担心它随时可能会折断。那件长54.5厘米的青灰石边璋则遍体满饰图案。这是罕见的3000多年前的写生纹饰,它用生动的图画语言记载着原始宗教祭祀的场面——两幅布局对称、内容相同的图案上层,是3个平行站立、头顶平冠、耳戴铃饰、脚穿翘头靴、双手在胸前抱拳的人,人的下面是两座刻画着圆圈、云气纹、带火焰状线条的盘状物和方台的山,山的外侧,一只大手从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在两个躺倒的S形勾连的云雷纹下,重复着上面的图案。所不同的是人的帽子为山形,双腿呈跪姿,山外两侧各立有牙璋,两山之间有一个象牙状的勾状物。多少年来,专家们一直在寻找着古人祭祀的场所,期望通过复制当时的场景发现宗教及社会发展的脉络。无奈的是,岁月的脚步踏平了原野上一座座高大的祭台,专家们只能通过一些残存的遗址和出土的器物,想象着种种可能。如今,这段漫漶的史实被一幅保存在莹莹碧玉上栩栩如生的写生作品真实地反映出来,这对那段原本在神话中留传的历史和那些皓首穷经苦觅一生的学者意味着什么?

隔着厚厚的玻璃,不用仔细寻找,便能够看见这些精美玉器上的切割痕、锯痕和打磨、抛光等加工痕迹。资料上说,三星堆的玉器大致运用了锯、凿、挖、琢、钻、磨、雕及抛光等工艺,反映出当时的玉石加工工具和手段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荀子说:“玉在山而草木润。”山里埋藏着宝玉,连山坡上的草木也会因之鲜润。那么,有了玉的润泽,晦涩的历史便多了一分晶莹,厚重的历史便多了一分轻灵,枯糙的历史便多了一分细腻,冰冷的历史便多了一分温馨、一分美丽

2#
发表于 2012-11-1 08:08:08 | 只看该作者
冰冷的历史便多了一分温馨、一分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1-1 08:23:06 | 只看该作者
任飞翔 发表于 2012-11-1 08:20
曾被冷落了几十年的三星堆玉器,并流乱四方,谁之错?谁该醒?

流落四方的何止三星堆
因為專家不認
我們才能收到許多寶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1-1 08:32:18 | 只看该作者
任飞翔 发表于 2012-11-1 08:27
不管我们拥有多少,她都还是在家里,可谁又知道有多少像被遗弃的婴儿被外姓人收养?   ...

作業一條龍
海外都當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1 08:47:52 | 只看该作者
任飞翔 发表于 2012-11-1 08:38
自已的孩子都不认,就别怨人抱养.同为地球人,咋还不中?

十八大召開在即
兩件圓明園
清宮白玉雕件要低價拍賣
時機真敏感
老外做生意有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1-1 09:07:56 | 只看该作者
任飞翔 发表于 2012-11-1 08:59
局势让老外尝到了甜头.

屆時定天價拍出
又落得拒付款鬧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1-1 09:08:50 | 只看该作者
任飞翔 发表于 2012-11-1 09:03
老师工上自然态质变理论何时被纳入国家鉴定标准,就是国宝当工艺品流失海外悲剧结束之时.  :le ...

   老师工上自然态质变理论何时被纳入国家鉴定标准,就是国宝当工艺品流失海外悲剧结束之时.    

那些專家就沒飯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1 09:1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1 09:13:16 | 只看该作者
任飞翔 发表于 2012-11-1 09:11
悲哀!!!!!!!民间国宝可视而不见,当工艺品流失国外,再过若干年......     ...

再過若干年
再搶拍回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1 09:20:52 | 只看该作者
任飞翔 发表于 2012-11-1 09:19
如都像任网会员一样,他们早该没饭吃了.

他們還在混
總有一天沒的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3 07:15 , Processed in 0.4715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