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解释------从缘起生 世界的成坏。佛教指出,一切法皆是无常,皆是随缘而有生灭。缘,即是因果。一切物质世界,(佛教中叫作器世间)皆有成、住、坏、空的变异。而每一大千世界将坏时,先有巨大风轮起,从一国土旋至另一国土,其中一切,从地狱至有顶天,皆悉散坏。而大千世界外,另有风轮,护住此世界,不使其蔓延,否则,所有世界皆当损坏。而世界将成时,先于界内普兴大云,弥满一切,接着普雨大雨,历时百千万亿年,然而因风力作用,虚空与水际渐次分开,次有金轮执持大地,接着出现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三界依次建立。道教中虽有“混沌初分”的描述,基督教中亦有关于起世间描述,仿佛与此相类,但那充其量,只讲了一个劫的成坏,而唯有得成无上正觉的佛,才能彻底通晓三世的一切。 人的起源。在世界毁时,依次有火、水、风三灾。所谓“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刮三禅”,是指世界火灾起时,一直能从地狱燃烧到初禅天,而其中一切众生,业报未尽者,循业受报,或生他方地狱,或生他方边地;而业报已尽者,或因定力,生光音天。等水劫毁灭二禅天时,众生再依次上升。水灾退后,地面初现,上有地味,厚如乳酪,光音诸天为观新地,而从空下,尝地味者,失却神通,久久尝之,身生粗皮(天人是没有皮肤的),接着生骨。由多食地味者,相貌丑陋,因之而起妒忌、差别。欲心重者、妒忌甚者,化为女人。由贪嗔痴渐厚重故,外在环境越来越坏,地味尽,地味所化之净米亦渐粗劣,并渐渐不能自生。(其中细节甚多,难以述尽,详见《三藏法数》)渐次建立善恶美丑,劳动、争夺,人中渐分出王者、隐士、士、农、工、商。 当光音天诸人,因福尽故,下生大梵天时,先生之人,见后人纷纷下生,且与己相貌一致,下界各类众生、物种渐次繁兴,以为是己之力,遂生大我慢,谓:我生一切诸人,我是众生之父。 从究竟上说,每一大千世界的成立,皆有两个原因:一者,诸佛愿力,二者,众生业力。谓诸佛欲取何土调伏众生,即方便成立何种世界;众生因受何种业报,即生何种国土。如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的成立,是贤劫千佛的愿力,也是我等众生的共业所感。当世界初成时,大千世界主――摩舍首罗王观见世界海中生千朵宝莲,即知此劫中,当有千佛次第兴世。(见《华严》) 从究竟上说,生命的起源,即《楞严》所谓:“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圆妙,圆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有漏微尘国,皆因空所立”。本来法界无有生灭,连法界之名字亦无,全是如来藏性净明体,广大周遍,湛寂妙明;但一念忽起,率尔无明,即《楞严》所谓“觉明为咎”者,让我们成为众生,枉受轮回。但此理甚为复杂,难以尽述,怀疑惑之诸君,可细研《楞严》,或可探知此理。真如此,则于佛法圣言量,不再怀疑讥谤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5 8:51:2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