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鬍子 于 2012-1-3 10:54 编辑
胡子兄 ;理解。从此图看白化由细小的裂缝和大的裂缝以如内质。但胡子兄我们都知道,裂也 ...
红林喜玉 发表于 2012-1-2 23:43 ![]()
一般對裂的解釋,兄一起研究!!~~~
一般出现地弯现象的玉器主要为片状玉器,圆雕件几乎不可能出现此种情况。在这里把“氧化突起”和“玉裂”、土蚀、土咬等玉器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归在形变一节中,主要因为它们都是在玉器外观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玉器在质变过程中,氧化突起是高出玉表,形成的类似橘皮纹的现象。玉裂是玉器在质变过程中,玉器内、外部产生应力反应,由于不同点的应力大小不一,所以容易在玉表产生裂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玉九裂”。土蚀、土咬现象则是玉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后,受到一些含酸或碱以及微生物的破坏造成的。自然的缝裂大都倾斜于玉表,垂直玉表的现象很少见,基本上出现在片状的玉器上。缝裂严重的,会出现几毫米甚至几厘米的缝隙,即使这样,玉器一般不会从裂缝处完全断开。这是伪古玉无法做到的重要特征。 有的裂缝会明显高出玉表面,形成交错的现象,用手摸上去会有挡手的感觉。这充分说明:裂缝是在后天形成的。如果是老玉新工或是玉裂后再加工成的玉器,不会出现此现象。同时,裂缝中都会伴随沁色产生,沁色从外及里,由深渐浅,过渡自然,变化丰富。伪古玉即使做上裂缝和沁色,沁色也是单一无变化、无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