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品一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秘鉴赏之雍正珐琅彩器(論文版)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quote] 珐琅彩瓷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采用景德镇烧制成的瓷胎,早期彩料都从国外带入,称作珐琅料(enamel),在内务府造办处由宫廷画师精工绘画,再经彩烧而制成。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 品一品 发表于 2010-12-6 17:29:00
九.园居生活情趣 ;
雍正三年(1725),雍正开始在圆明园居住。从此,每年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园内度过,直至去世。雍正虽贵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但也同样具备常人的喜怒哀乐。他兴趣爱好广泛,在圆明园怡人秀美的环境里,他乐在其中,尽情地享受了生活的情趣。这也是雍正喜欢长期居住在圆明园的主要原因,所谓“宜宁神受福,少屏烦喧,而风土清佳,园居为胜”是也。园内到处都留下了雍正的足迹,西峰秀色、澹泊宁静、万方安和、蓬岛瑶台等景点是他最喜欢居住之处。
御园宫廷区,是雍正平时办公、理政、寝食之地。在这里他废寝忘食地勤于政务,常“自朝至暮,一日万机”,且终年不息。仅以“宣达下情,洞悉庶务”的奏折而言,他几乎每天都不间断的批阅大量奏折,一般多在夜间亲阅,其朱批皆出一己之见,从不假手于他人,可以说“昼接臣僚,宵披章奏”是雍正园居生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雍正好佛,喜研习佛家典籍,常与僧衲往来,讲论性宗之学,且造诣颇深。曾撰有《破尘居士语录》,并自号圆明居士和破尘居士,他主持纂辑的《悦心集》也不乏表现佛家思想的篇章。即位后,雍正崇佛的兴趣未因政务繁忙而稍减,甚至在批写奏折和下达谕旨中都谈及佛法。雍正曾诏令有学问的僧人在宫中举行集会,他亲自说法,并与众僧研讨经典。雍正十一年,他又编纂了反映佛道思想的《御选语录》。其中,把自称圆明居士的语录也编了进去。与崇佛一样,雍正对道教也推崇备至,他不仅常与道士往来,而且还让道士在园内居住,道士炼丹则更为雍正所支持。雍正还一再强调“三教”同源,倡导“三教”合一,他认为三教形迹虽殊,但“道”却出于一。这一点从当时园内体现儒家、道家、佛教思想观念的不同建筑也可看出。谈经论道,拈香拜佛也是雍正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
雍正是个很有情趣的人,在保留下来的雍正肖像画中,就有头戴西洋假发的画像,有身着道冠服装的画像。雍正具有封建文人的气质,对下棋、打骨牌等都有浓厚的兴趣,还擅长书法,常为园内景观题写匾额与对联。雍正熟悉丰富的传统文化,也酷爱学习,尤其是历代典籍中所蕴含的治国安邦的经验。经常“乘机务之少暇,研经史以陶情,拈韵挥毫,用资典学”。园内水木明瑟、澹泊宁静、映水兰香相隔不远,地域开阔,三景均被水面环绕,稻田甚多,呈现一派田园风光。雍正常于此观稼,以标榜重农,同时也体验别样的情趣。所谓“数畦水田趣,一脉戚农心”。雍正云:“园之中,或辟田庐,或营蔬圃……凭栏观稼……则农夫勤瘁,穑事艰难,其景象又恍然在苑囿间也”。“校文于墀,观射于圃”正是他园居生活的真实写照。每逢“春秋佳日,景物芳群……偶召诸王大臣从容游赏,济以舟楫,饷以果蔬……仰观俯察,游泳适宜,万象毕呈,心神怡旷”,既显示其亲贤礼下,也可缓解疲惫的身心。其余,诸如踏青、泛舟、赏月、观花、弄雪等也都是他雍正繁忙政务外的难得消遣。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雍正在圆明园猝然去世,其死因众说纷纭。但极有可能是因过量服丹药而中了铅毒。早在雍正七年,雍正得了一场大病,曾向心腹密臣发出谕旨,要他们推荐好医生、道士。他还延请道士张太虚等,到圆明园炼丹,以求吞服灵丹妙药,长生不老。园内的紫碧山房、深柳读书堂、别有洞天等处都炼过丹,从档案可看到这些地方甚至在热天也要大量的煤、白碳、矿银、硫磺等炼丹所需之物。雍正死后三天,新君乾隆就下令驱逐张太虚等道士,并严谕他们不许透露宫中只言片语。这种严厉态度可能就同其父食丹药而致死有关。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4:55: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quote][quote] 珐琅彩瓷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采用景德镇烧制成的瓷胎,早期彩料都从国外带入,称作珐琅料(enamel),在内务府造办处由宫廷画师精工绘画,再经彩烧而制成。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 品一品 发表于 2010-12-7 14:13:00
十.雍正早期: 雍正朝珐琅彩瓷自造办处增加人员后便积极展开,在记录中,如[雍正二年,二月初四日怡亲王交填白脱胎酒杯五件,内二件有暗龙,奉旨此烧珐琅,钦此,于二月二十三日烧破二件,总管太监启知怡亲王。奉王谕:其余三件尔等小心烧造。遵此,于五月十八日做得白瓷珐琅酒杯三件,怡亲王呈进。]这个记录显示著此时烧造技术仍未十分成熟。另外由年羹尧的奏摺中亦可看出其情况:雍正二年二月初九日,由驿斋送到御赐的[新制珐琅管双眼翎二枝,单眼翎十枝],对这个翎管,年羹尧在谢摺里称[……臣伏珐琅翎管制作精致,颜色娇丽,不胜爱羡,仅缮摺恭谢天恩,更恳圣慈,如有新制珐琅物件,赏赐一、二以满足臣之贪念,臣无任悚惶之至,雍正二年二月十二日具]在此谢摺的后面雍正的批是[珐琅之物尚未暇精制,将来必造可观。]在日期上赐给年羹尧的尚未暇精制之物,正好与宫中记载二月初四日之资料在时期上相近;年羹尧在这次的赏赐后又接二连三地得到了珐琅器物,[雍正二年二月三十日由:驿斋到,钦领平安丸……又蒙恩赐各种珐琅器具一匣,臣叩头低领,不胜,伏制器,尚象粲玉润之琳琅焕彩,含章映珠,辉于锦绣,洵是人间罕有,忻从天上颁来,臣独何修,膺斯宠,藏之什袭、蔓以加矣,传之百世,荣何极焉……雍正二年三月初三日具];又[四月十一日由:驿斋到,御赐臣四团龙补挂蟒袍一袭,珐琅磁器五对……内制精器,人所不敢仰邀……];又[;上月二十二日由:驿斋到,御赐臣仿珐琅茶杯两匣,臣叩头低领讫,伏此种窖器,颜色清丽,制作精雅,实不让前代之五彩佳品也!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15:26: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quote][quote][quote] 珐琅彩瓷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采用景德镇烧制成的瓷胎,早期彩料都从国外带入,称作珐琅料(enamel),在内务府造办处由宫廷画师精工绘画,再经彩烧而制成。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 品一品 发表于 2010-12-8 14:55:00
十一.雍正盛势期: 由以上资料得知在雍正元年到二年期间,平定青海军功第一大臣的陕川总督年羹尧,频频得到珍贵的珐琅器赏赐,但是这个时期清宫中的珐琅彩瓷仍只是在发展期,主要原因,可能是珐琅料皆须靠外国进口,量数有限,必得谨慎使用,不得有误损,在如此的局限下进展便缓慢。到了雍正六年,珐琅彩瓷的制作进入了另一个阶段,道德在这一年的正月初九内务府的造办处便招募各作匠艺人十三名,由员外郎沈嵛与唐英启怡亲王,并用造办处的银两发给每人每月二两银。接着[雍正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唐阿宋七格等奉怡亲王谕:着烧炼珐琅,遵此。于本日员外郎沈嵛、唐英,说此系怡亲王着试烧珐琅料所用钱粮物料,另记一档,以待试炼完时,再行启明入档。本日送交唐阿宋七格。]这便是烧炼本国制的珐琅料经费,在这则资料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即是唐英亦参与其事,唐英在参与新炼珐琅料的实务经验后,没过多久的同年八月,便被派往景德镇佐理陶务,唐英即是将宫中的实务经验带到景德镇的人。试炼珐琅料在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有了成绩,[所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十日怡亲王交西洋珐琅料:月白色、白色……共九样。旧有西洋珐琅料月白色、黄色……共九样。新炼珐琅料:月白色……共九样,新增珐琅料:软白色、香色、淡松黄色、藕荷色、浅绿色、酱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松黄色,以上共九样。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将此料收在造办处做样,俟烧玻璃时照此样。著宋格到玻璃厂,每样烧三百斤用。再烧珐琅调色用多尔们油,尔著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查,如有俟画[上用]小珐琅片时用此油。造办处收贮的料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尔等查明回我知道,给年希尧烧瓷器用,遵此。]珐琅料是在玻璃厂烧炼的,除了有旧存的以外,还有新炼的,更配了新增的色彩。有了来源充足的国产珐琅料后,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便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使得珐琅彩绘画构图纹饰上淋漓尽致地驰骋。
14#
发表于 2010-12-9 22:15: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3:05: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quote][quote][quote][quote] 珐琅彩瓷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采用景德镇烧制成的瓷胎,早期彩料都从国外带入,称作珐琅料(enamel),在内务府造办处由宫廷画师精工绘画,再经彩烧而制成。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 品一品 发表于 2010-12-9 15:26:00
十二.雍正时期瓷器的鉴定及鉴赏: 1、雍正瓷的造型特点是: 隽秀尔雅,小巧玲珑,以盘、碗、杯、碟和瓶小件器物为主。器型比例协调,有所谓的 “曲线美”。 2、胎薄体轻,大器规整而不厚重。 3、釉色品种繁多,釉面有桔皮纹,这是雍正器突出的特点。 4、窑变红釉,由这时开始出现,是由红和兰两种颜色交织一起,兰色多于红色。 5、炉钧釉,也是从这时开始的,是由高梁红和松石绿两种颜色交错在一起。 6、青花色调为青白和粉白。青花颜色层次不如康熙时多,一般的只有2一3个深浅颜色。 7、彩瓷的色彩柔和而不艳。粉彩、五彩、珐琅彩所绘人物、花鸟. 景物,都明显缩小,画面聚收。粉彩纹饰细腻,色调淡雅,立体感强。在施彩的纹饰周围,侧视往往可见白釉地衬托处有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晕”。 8、纹饰有工笔画风格,人物面目清秀,花卉尤其细腻妩媚。 9、斗彩器比康熙时又有提高,无论是彩色还是花纹图案都较前更为精细,用彩较薄,色调显得非常柔和淡雅。 10、由雍正开始珐琅彩瓷器称“古月轩”比康熙时的制作工艺更为精细。这时珐琅彩与康熙时有显著区别: 康熙时,一般都是带彩地的较规矩的图案画。而雍正时,都是不带彩地的绘画,特别是讲求画意,而且绘画题材也多了起来,如花鸟、山水、松、竹、梅等,表现极为生动形象。 11、雍正时纹饰仍以绘画为主,图案特别工整别致。写生画中的花卉、禽兽非常生动,表现的阴阳面也很明显与当时的纸绢画风相同。 12、绘画纹饰有缠枝花卉、折枝花卉、过枝花卉、松竹梅、皮球花、八桃、花鸟、花蝶、云龙、云凤、团龙、团蝶、八宝、壮丹、喜鹊登梅、山水、人物、西厢记、婴戏图、十六子、仕女图、八仙人及楼台殿阁等。 13、器足规整,修足根据器型变化而定, 足边滚圆,一般露胎窄细。 14、官窑年款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楷书款,都有青花双圆圈、青花双方框,个别也有不带边框的,还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图章款。 从中人们可以领略雍正这位颇具争议的皇帝的文治武功和艺术品位。对雍正时期的瓷器,我很感兴趣。虽然雍正在位才区区13年,但瓷器生产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和雍正对瓷器“文雅精细”的制作要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有关。 雍正对瓷器制作的细致认真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从大量保存下来的朱批档案里,我们看到了他对瓷器生产样式的要求以及呈核程序的规范。如雍正五年下旨曰:“朕从前著做过的活计等项,尔等都该存留式样,若不存留样式,恐其日后再做,便不得其原样。”他对于造办处送样的瓷器,除了“好”与“不好”的评语外,还有不少精彩点评:夸赞的如“细”、“素”、“薄”、“文雅”、“精细”、“秀气”等。批评的如 “俗”、“厚”、“俗气”、“粗糙”等,一个堂堂皇上,却心系瓷器,并对之作出自己的独到评判,这对瓷器制作的精益求精无疑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读之让人感佩不已。可以说,没有雍正,就没有雍正瓷器的精妙绝伦;而精妙绝伦的雍正瓷器,也反映了雍正皇帝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13:32: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quote][quote][quote][quote][quote] 珐琅彩瓷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采用景德镇烧制成的瓷胎,早期彩料都从国外带入,称作珐琅料(enamel),在内务府造办处由宫廷画师精工绘画,再经彩烧而制成。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 品一品 发表于 2010-12-10 13:05:00
当然,雍正瓷器能达到美轮美奂的境界,与雍正起用天才督造官唐英息息相关。在首都博物馆,我曾看到唐英留在笔筒上的墨迹,也读过他的著作《陶冶图观》,对这位陶艺大师的文化修养略知一二。唐英是中国陶瓷史上最具知名度的督陶官之一,经历雍正、乾隆两朝,前后在景德镇督陶27年。他主持御器厂期间,礼贤下士, 虚心求学,刻苦钻研制瓷工艺,致力于制瓷工艺的总结和改革,长期和工匠在一起,亲自设计绘制各种新的图案样式,及时将其写入书里,绘制于画,传之久远。雍乾两朝制瓷工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唐英功不可没,时人甚至称他为“唐窑”。 雍正瓷器的胎釉,选料极为精细,胎体坚韧,胎薄体轻,成型规整。仿宋代黑灰色胎瓷器的胎骨,称为“铁骨大观”;仿汝窑香灰色胎瓷器的胎骨,称为“铜骨之汝”。釉质晶莹、表面光洁,釉色多为纯白;仿宣德青花瓷釉面呈橘皮纹,有的积釉较厚,有的如云雾状;彩器和仿成化器釉为粉白色细釉;仿定窑白瓷的浆胎瓷器釉面也呈粉白色,但釉质较疏松;珐琅彩多绘于素白瓷地上,内容以花鸟为主,次为山水,少见人物禽兽,配以行书诗句。 “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展出的百余件雍正瓷器,主要有碗、盘、杯、瓶、壶、罐、炉、尊、洗、盆等。这些瓷器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其线条优美流畅,比例自然适度,俊美高雅、玲珑轻巧,文人气息相当浓厚文武双全名君。古人云“秀色可餐”,雍正瓷器就达到了这样的境地。巧夺天工的雍正瓷器,是清代当之无愧的巅峰之作,它完全可以冠绝于中国瓷器史。 兹有本人之收藏学习理解,如若肤浅错漏陋闻,敬请指正。 中国艺术收藏家协会艺术鉴赏评估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萧前明 二零一零年七月二十八日广州呈敬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8: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宝黛玉 的帖子

在古人哲学价值观念面前,当好學生提升自知之明的审美观点,比什么都好重要!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00:48: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品! 踏破铁鞋 发表于 2010-12-9 22:15:00
在古人哲学价值观念面前,当好學生提升自知之明的审美观点,比什么都好重要!

20101208_f91d9c81bbf752c7e4ee3NXwyJoEK36D.gif (173.33 KB, 下载次数: 18)

gif

gif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2:43: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探秘鉴赏之雍正珐琅彩器 真品名称:清代雍正珐琅彩诗书画灵猴封爵纹瓶。 真品年代: 雍正年[font=宋 abubuyou 发表于 2010-12-4 14:32:00
在古人哲学价值观念面前,当好學生提升自知之明的审美观点,比什么都好重要!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23:30:00 | 只看该作者
探秘鉴赏之雍正珐琅彩器 真品名称:清代雍正珐琅彩诗书画灵猴封爵纹瓶。 真品年代: 雍正年[size 品一品 发表于 2010-12-3 15:47:00
明白人有说服力。這就是硬道理;在古人哲学价值观念面前,当好學生提升自知之明的审美观点,比什么都好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9-4 14:39 , Processed in 0.0638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