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南缘-南怀瑾讲述与任南红山古玉

[复制链接]
1031#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9:08:00 | 只看该作者

夫圣人之治也,治外夫?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圣人治国家天下,这是代表中国文化先王之道。我们上古的老祖宗,至少传统的古书上认为,个个都是圣人。老祖宗是圣人贤人,不过我们都是剩人”“闲人,剩下来没有用的人,所以我们本来都是剩闲之流。这个圣人之治是如何的呢?不是在外形上要求人家的。所以要真正的天下太平每一个人都自动自发地要求自己,人人自治,正己而后正人,而不是要求别人。这样起作用,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就是很实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的确确能做到认真去做就好了,吃饭嘛,就规规矩矩吃饭;穿衣嘛,就规规矩矩穿衣服,换一句话讲就是没有那么多花样。人类的智能学识越高,花样越多,人越靠不住了。狂接舆说古人就是此此而已。
1032#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9:08:00 | 只看该作者

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鸟高飞干什么?怕打猎的人用罗网去抓它,田里的老鼠,在神丘之下打洞,洞打得越深越好。神丘不是普通的山丘。老鼠很精明,在神庙之下打洞,大家有宗教信仰,一般人不来破坏,它可以保护自己。为什么会打地洞的向下钻,会高飞的向天上走?就是怕人类熏那个洞。打猎的人很高明了,老鼠等小动物躲在洞中不出来,用烟来熏,一熏它就受不了,就跑出来被抓住了,老鼠懂这个道理,就避得深深地。所以,天生万物,各有自己的聪明,你不能说鸟和老鼠一点聪明都没有,它们绝顶地聪明,都晓得避开祸害。可是它们虽然够聪明,祸害都让它躲开了,唯一不能躲开的祸害,是世界上的大混蛋:人。不管洞有多深,飞的多高,人都有办法将它们抓住。所以我经常说,人讲自己是万物之灵,万物看人非常讨厌。我们经常讲中国历史哲学,明朝末年杨升庵写的《二十五史弹词》,这是反面的文章,是对历史哲学的幽默。还有《木皮散客词鼓》也对历史哲学一个反派的批判,它从开始有人类讲起,人就是一个坏东西,河里的游鱼犯下什么罪呀?刮净鲜鳞还嫌刺扎!野鸡兔子不敢惹祸,剁成肉酱还加上葱花!你看,人就是很讨厌,河里的鱼又犯了什么罪呢?人来刮了鱼鳞,这样吃那样吃,还嫌刺扎;野鸡兔子不敢惹祸,剁成肉酱切成块,再加上葱花,有些还要加上辣椒、酱油,油一倒,这样吃那样吃。鸟与老鼠没有毛病呀,二虫,你说它无知吗?是最高的智能,可是有一个智能更高的是人,人还是要伤害它的生命。
103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庄子在《应帝王》已经挂了两个问题在那里,一个都没有给我们做结论,他好象讲了一半,又不讲了,下面又来一个故事。

天根游于殷阳,至蓼水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1034#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22:42:00 | 只看该作者

游心与合气

天根游于殷阳,至蓼水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

天根是什么人就不要研究了,反正有这么一个人,庄子取这个名字是指天的根,天的根就是地。殷阳也不需要考证在某一个地方,代表南方,光明面谓之阳。蓼水无名人也是没有固定的实指。这是四个假托。天根到殷阳这个地方来玩,到了蓼水之上,碰到一个无名人,天根就向无名人请教,怎么样治天下。用现在的观念讲,怎么样能使社会安定。
1035#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22:42:00 | 只看该作者

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也。

无名人说:滚你的,你是一个脏得很的人,你怎么问了一个让人不痛快的问题。照我们现在讲,一个年青人问如何做领袖如何创事业,我们一定很奖励,这个年青人很有办法,很有出息,前途无量后途无穷的。结果天根拿这个问题问无名人,却被骂了一顿。
103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22:43:00 | 只看该作者

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

这是无名人的理由。他说我现在正与造物者为人造物是道家的代名词,在《庄子》中,这是代表能够创造宇宙万有的,后面的一个力量一个功能,不能把它说成是一个人格化的主宰,这个功能叫造物,或者叫造化。无名人说,我现在正在与能够造宇宙万有的这个功能合一,如此做一个人而已。换句话说,我正在恢复生命的本能,听其自在。有时候也烦起来,怎么办呢?“又乘夫莽眇之鸟,”“,苍苍莽莽,是看不见的,莽眇之鸟,其实并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鸟,是形容词,假设的,就是讲天地,空间,太空,等于后世道家佛家综合起来讲的:游于太虚之象游于虚空之中
1037#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22:43:00 | 只看该作者
六极是中国古代关于时空的观念,东南西北上下谓之六极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都是超过时空之外,那么到达什么地方去玩呢?“而游无何有之乡。到达一个什么都没有,空的地方,以处圹垠之野。这个圹野也是假托的,这个地方也是什么都没有,到无量无边的圹野里去玩。
1038#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22:44:0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两个观念。第一个观念,讲道体,与造物者为人,无名人说我正在同那个能造万物的功能合一,在形而上那个道体的境界里头,懒得答复人世间的事情。那么,得道的人永远是那么舒服吗?有时候也蛮讨厌的,讨厌什么呢?讨厌自己。当讨厌了自己以后,无名人说到一个空空洞洞四顾无人的那个境界去玩。第二个观念讲修道的方法,永远做到空的境界。这个修道的方法就是调心。学道悟道的人有没有烦恼?有烦恼,圣人的烦恼,所谓悟道以后必须修道,修个什么?调心而已。所以佛家道家儒家的任何方法,不管任何高明的方法,总而言之,一个名词:调心,调整自己的心境。
1039#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22:44:00 | 只看该作者
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帛”是讲道理。无名人说天根,你有什么道理来问天下怎么治?你想拿仁慈的观念来感动我的道心吗?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22:44:00 | 只看该作者

天根被骂了一顿,还不死心,又问:

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天根又问问题:道怎样修?无名人就讲了一个道理,汝游心于淡,”“游心这个名称,就是我们刚才提出来的调心。世界上的一切宗教,哲学,一切的学问,一切的知识,只有一个名词:调心。如何调整自己的心境,永远使它平安。游心调心是两个形容。人的个性是喜欢优游自在的,但是人类自己把自己的思想情绪搞得很紧张,不能使心境永远优游自在,所以不得逍遥不得自由。无名人说:你必须修养达到使心境永远在就是什么味道都没有,咸甜苦辣麻都没有,是心平如水。得道的人心清、心空,像一潭止水一安祥寂静,这就是的境界。我们晓得诸葛亮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影响后世知识分子的修养,是非常地有力量。但是这句名言的思想根源,是出于道家,而不是儒家。诸葛亮一生作人、从政,始终是儒家的作风,可他内在的修养,却是道家的思想。因此,后世演戏,始终给诸葛亮穿上道家的八卦袍,拿一个鹅毛扇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21 21:56 , Processed in 0.0773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