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许群利
收起左侧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博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文化专家学者光大玉德传统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8-12-09 07:23:44)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编辑:何燕

 

    12月7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邓聪(右)在解答玉器爱好者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12月7日,浙江考古所所长曹锦炎(左)在解答玉器爱好者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12月7日,著名玉器专家古方在解答玉器爱好者的问题。(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12月7日,著名考古学家赵朝洪(右)在解答玉器爱好者的问题。(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新华网浙江频道12月9日电(记者 汪永基)当日,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开展专家、学者和听众一对一问答活动,重点解释、回答中国玉文化的传统玉德和传统玉材使用情况等问题。来自全国的200余位玉器爱好者参加了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邓聪玉器起源探索书评

 

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0812日第4版。
玉器起源探索之典范,兴隆洼玉器研究之集成
——读《玉器起源探索》有感
周晓晶

  今年早些时候,在《文物天地》2007年第4期上,看到殷志强先生撰写的《玉器起源研究的重要成果》一文,对《玉器起源探索——兴隆洼玉器研究及图录》一书给予高度的评价。由于东北地区史前玉器研究也正是我所关注的专业方向,所以很期待早日看到这部书。日前有机会拜读,收获良多,现将部分感想略陈于此。

   我认为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首先是该书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主要是因为该书的三位作者都是所从事领域的精英学者。负责撰写“遗址及分析”部分的刘国祥先生,长期从事东北地区考古工作,曾参与兴隆洼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工作,并主持发掘了兴隆沟聚落遗址。近些年关注史前玉器方面的研究,论著颇丰。在该书的这一部分中,不但详细介绍了兴隆洼遗址和兴隆沟遗址的发掘情况,而且还探讨了兴隆洼文化的聚落特征、居室葬俗及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源流关系,使读者对兴隆洼文化玉器的社会背景有了基本、全面的了解。

   负责撰写“玉器及导读”部分的邓聪先生,曾在法国、日本和中国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近十余年在港澳和越南地区主持发掘玉石器作坊,并积极尝试用研究旧石器的方法来考察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技术。为了复原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作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反复的亲手实验和观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该书的这一部分中,作者通过上述方法,首次确认了中国以至东亚最早的砂绳切割玉器技术,破解了“琢玉”一词的千古之谜,同时还引导读者从玉器上遗留的制作痕迹来认识史前玉器的线切割、片切割、琢制、钻孔等工艺技术,使读者学会解读玉器的基本方法。

   其次是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该书的编撰体例上。该书在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即遗址及分析、玉器及导读和研究编,这是对玉器起源研究所必须经历的从基础资料到研究过程再到研究成果的三个程序。前二个部分详实地反映了兴隆洼玉器的社会背景、玉器本身特点和本书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而第三部分则汇总了中外学者与兴隆洼文化玉器相关的研究成果。这种叙述方式不但可以向读者介绍该书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基本现状,还可以向读者展示目前学术界相关的研究状况,从而更好地体现作者的研究成果和该书的学术价值。

   其三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国际化。近些年,学术界已经普遍将史前玉器作为中国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因此,史前玉器研究成为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同时,史前玉器诸多课题的研究也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介入。在世纪之交及进入新世纪以来,原始宗教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被引进史前玉器研究领域,从而确定了史前玉器的基本属性是巫师法器,这是史前玉器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在该书中,邓聪先生参考了考古学其他遗址中发现的玦的出土位置、泰国的赤陶人像佩戴玦饰的形象,民族学中东南亚至大洋洲的一些土著民族、我国海南省黎族妇女佩戴玦饰的情况以及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穿戴耳饰的记载等资料,通过多学科的结合,推断出兴隆洼玉玦的使用方式。

   本书作者由于个人特殊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与国外学术界的联系非常密切,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从东亚乃至全球的大环境作为着眼点。譬如作者在讨论玉文化的起源时,就是以世界各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为基础,分析早期人类对待玉器的态度,得出“玉亦神物”的结论。作者在探讨兴隆洼玉器的工艺技术时,与国外同行进行了有效的切磋和交流,借鉴了国外学者的理念、方法和成果,并在书中收录了他们的相关论著。在研究资料方面,作者也尽可能直接接触俄罗斯滨海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北陆地区的相关实物资料。

   其四是资料的翔实性。该书“遗址及分析”部分的正文和注释,几乎囊括了已经发表的与兴隆洼文化相关的所有材料,而且发表了一些新材料,如:详尽地公布了兴隆洼遗址F180首领式房子及其内M118居室墓葬的细节;首次披露了1994年发掘的兴隆洼遗址M115在头骨两侧出土一对直径约6厘米的玉玦,从而确定兴隆洼文化玉玦的功能为耳饰的事实;首次全面发表了兴隆洼和兴隆沟遗址出土的玉器,而且是以多层次多角度近乎动态拍摄的高质量照片来呈现玉器的原貌。本人在考察东北地区史前玉器的时候,感觉非常需要了解周边地区同时期玉器的情况,但目前在国内的书刊上,这方面的资料相当缺乏,相信国外研究中国史前玉器的学者一定也会与我有同感,很难在一部书上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料。该书的彩色图版中,除了全面收录兴隆洼文化的玉器外,还首次发表了俄罗斯、朝鲜半岛、日本等国家的相关玉器资料。这些融汇中外的珍贵资料,对我和与我有同样困惑的中外学者来说,犹如雪中送炭,必将推动东北亚史前文化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其五是研究成果的创新性。目前在学术界,玉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玉”即矿物学上的认石玉(软玉)和辉石玉(翡翠)两种;广义的 “玉”即古人所讲的“石之美者”,将所有质地坚韧细腻、色泽光润美丽的矿物质都叫做“玉”,包括软玉、蛇纹岩玉、翡翠、绿松石、孔雀石、青金石、玛瑙、水晶等等。而在该书“玉器及导读”部分,作者根据研究的需要,首次使用了“广义玉器”、“真玉文化”和“仿真玉文化”等概念,必会为史前玉器的研究注入新鲜的气息。在《玉亦神物——东亚玉文化起源》一节中,作者将视线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以闪石玉、琥珀、蛇纹岩、煤岩、方解石、橄榄岩、石灰岩、动物牙齿、骨角、贝壳和驼鸟蛋皮等材质制成的饰物,在使用功能和制作工艺方面都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作者将它们定义为“广义玉器”。在《贵玉贱珉——真玉文化形成》一节中,作者认为兴隆洼文化的古人已经具备辨识闪石玉的能力,形成了追求闪石玉的“真玉文化”。随着真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一些缺乏真玉原料的地区,则以闪石玉以外的其他广义玉材替代闪石玉,从而形成了“仿真玉文化”。“兴隆洼文化的玉器,一方面继承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广义玉器文化的传统;另一方面,兴隆洼闪石玉饰物的组合,是中华民族崇玉文化的肇始,更开创了东亚真玉文化辉煌的历史。”

   此外,该书在设计与制作上的人性化,也是该书的一大特色。正如作者所言:“我们考虑到本书的读者,可能是跨国界和不同学科的学人,既要面向专业又兼顾雅俗共赏的要求。”书中论述文字及图版说明均采用中英文双语对照方式,图片清晰,玉质玉色还原程度高,玉器拍摄角度全面,需要仔细研究的地方则局部高倍放大,犹如读者自己手执放大镜,尽如人意。另外,该书在纸张、印刷、装帧等方面都堪称一流,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正是基于该书的上述特色,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玉器起源探索——兴隆洼玉器研究及图录》一书是玉器起源探索之典范,兴隆洼玉器研究之集成。不论是对于史前玉器研究的专业人士,还是一般的玉器爱好者,该书都会起到有益的启发作用,书中超强的图文信息、权威专家的研究观点和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会引导他们一举跃至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平台。所以,该书的出版,一定会达到作者“既要面向专业又兼顾雅俗共赏”的目标,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学术界史前玉器研究的进程。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7年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红山文化玉器工艺研究项目在赤峰学院启动

时间:2008-08-14 11:00:56  来源:  作者:

        8月13日上午,由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直接承担的国家课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子课题红山文化玉器工艺研究项目在赤峰学院正式启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邓聪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学院院长、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建设,赤峰市文化局局长张金东等20多位红山文化研究专家参加了启动仪式。

        学院院长、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教授在启动仪式上致辞。邓聪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建设,文化局局长张金东分别在会上讲话。

        据红山文化玉器工艺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学院院长、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教授介绍,此课题目的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探寻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源。这项庞大的工程关乎国家的声誉、民族的根源、文明起源的模式。

        席院长说,这项工程需各个相关学科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是关乎子孙千秋万代的大事。此项工程完成后,对中华文明产生和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及中华民族形成、民俗、民风等各个方面的认知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提高中国文明大国的历史地位也有着直接的意义。

        席院长介绍,国家三部门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子课题红山文化玉器工艺研究项目课题委托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经慎重选择,决定成立项目课题组,并委任在红山文化玉器研究中有突出贡献和学术成果显耀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邓聪博士为课题组负责人。该项目课题组将在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沈阳市等地开展研究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广臻教授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
参加中国东北史前玉器研讨会
红山玉文化  加入时间:2008-4-8 13:50:54     点击:1696

     朝阳牛河梁出土玉器享誉海内外,雷广臻教授在牛河梁红山文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有此缘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研究中心邀请雷广臻教授参加“中国东北史前玉器的源流研讨会”。会议于3月2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雷广臻教授在会议第一阶段做了《玉玦、玉璧与玉眼》专题发言,介绍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随后主持了第二阶段四位学者田彦国、周晓晶、叶晓红、邓聪的发言.

研讨会程序册

与会代表:左起,邓聪先生、席广杰先生、周晓晶研究员、叶晓红博士、雷广臻先生、刘国祥先生、白劲松先生、田彦国先生

雷广臻教授介绍牛河梁红山文化,作《玉玦、玉壁与玉眼》发言,左一为席永杰先生

雷广臻教授主持田彦国先生、周晓晶研究员、叶晓红博士、邓聪先生的发言

雷广臻教授向邓聪先生赠送《古玉今蕴》一书,右一为香港中文大学邓聪先生

雷广臻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郑所长交流学术观点,左为郑所长

雷广臻教授与邓聪先生交谈,中为邓聪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祥先生致辞

邓聪先生认真参加讨论,左为周晓晶研究员

雷广臻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

    雷广臻教授在中国东北史前玉器研讨会上所作《玉玦、玉壁与玉眼》发言提纲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二十四日香港中文大学考古艺术系,博士生导师,德国通讯院士,邓聪先生来庆一行,有幸陪同,在考察我市肇源县小拉哈遗址,《定于公元6000年--6500年》时采集的玛瑙箭头,石叶、刮削器、和陶片。

DSC08157.JPG (132.49 KB)

DSC08157.JPG

DSC08160.JPG (135.93 KB)

DSC08160.JPG

DSC08203.JPG (128.89 KB)

DSC08203.JPG

DSC08204.JPG (131.44 KB)

DSC0820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穿孔技术是玉器制作技术探讨的热问题。穿孔技术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约四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开始阶段。俄罗斯及日本考古学者Semenov1及长沼孝、火田宏明2对旧石器时代穿孔技术作过深入的讨论。迄今所知,在旧石器时代阶段并没有发现管钻的穿孔技术。目前我们可以把管钻穿孔作为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新技术,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崧泽、凌家滩以至良渚文化中,玉器管钻技术已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可以视为玉石技术分化上最明显的特征。迄今有关玉器管钻技术的探讨,一般只停留在臆测的层次。最近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纪念会议上,林华东先生综合讨论了佟柱臣、周晓陆、张敏、牟永抗、汪遵国等诸位先生所提倡管钻穿孔的意见。林先生提出管钻钻头及刀刃的说法,即是在竹管下端嵌入若干锋利细小的石刀刃片,石刀刃以石英、燧石、玛瑙之类制成,「刃部尖锐锋利」。事实上,玉器的切割或透穿与石刃的锋利与否,是毫无关系的。只有解玉砂硬度、温度(水)及运动速度才是玉器切割与穿孔最重要关键因素所在。不过,林氏对玉器穿孔提出一个颇有见地的看法,就是「把需要钻孔的玉器固定在如同陶车的转盘上,经不断地转动转盘,然后在固定好的竹管套筒式钻刀上利用杠杆原理逐渐加大压力,慢慢钻制而成」。3除却了上述钻刀概念外,陈先生这个想法是相当合理吸引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结合考古遗址出土遗迹及遗物,去证实具体管钻穿孔的实况。

   近年环珠江口地区发现二十多处环玦饰物的作坊遗址,为管钻穿孔技术的具体探索,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资料。1995年1月我们在澳门黑沙遗址的发掘,从第一层沙质土之中,揭露出一处石英及水晶环玦的饰物作坊遗址,年代距今约4000年前。黑沙95A探方第一层生活面中发现一处红烧土与砾石构筑遗迹。这里围绕红烧土的周围,出土环玦制品及芯。据观察环的内璧及芯的管钻面上,均遗留有由于高速旋转形成的光泽及线状痕迹。同样就在红烧土的附近,出土一种长椭圆形的砾石,砾石长轴两端各有一处乳凸,两处乳凸周围亦可以见到有明显由于高速旋转带动而形成的光泽及线状痕。环、芯及上述砾石三者出土空间位置相当接近,而三者同样遗留有由高速带动旋转的摩擦痕迹,其中相互间的关系如何解释,引人入胜。在研究初期的阶段,笔者对于这种石器在《澳门黑沙》报告中称为“环砥石”,认为是用作打磨环玦内沿的一种砺石。4现今看来,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具体理由有以下两点:

  
      2. 乳凸面一般为琢制成形,其上的平台面与环玦的内沿剖面并不吻合。

   《澳门黑沙》公布后,笔者在日后的研究过程中认识到,这种原来作为环砥石的工具,很可能是一种辘轳机械的轴承部份,可以称为辘轳轴承器,是一种由轴与轴承构成的动联接,借以传递载荷和约束轴运动部件,也是一种支持和约束轴的旋转或摆动的机械零件。

  二零零零年笔者在整理宝镜湾遗址环玦饰物作坊的过程中,对辘轳轴承器作了初步探讨。其中论述到环珠江口管钻穿孔是否由弓钻或皮条带动竹管穿孔,笔者不敢贸然否定。然而,笔者当时的考察认为,在龙山文化阶段环珠江口地区,很可能是以旋转机器转动带动毛坯管钻穿孔。笔者估计在4000多年前环珠江口地区,很可能已运用了一种以辘轳轴承的旋转机器,被用作环玦的管钻穿孔。辘轳上旋转盘同一方向的转动,带动了在其上已固定的玉石毛坯,而制作者以竹管状物套在毛坯上施压,由于旋转盘的转动,竹管在石英砂与水的帮助下,使钻孔顺利完成穿孔。环珠江口地区辘轳相关机械设施在环玦饰物作坊中是常见的器物。香港的万角咀、舂磡湾、深湾、龙鼓滩、白芒、涌浪、沙螺湾、芦须城、东湾、澳门的黑沙、珠海的宝镜湾、棠下环及锁匙湾等遗址都有出土。宝镜湾出土几件的辘轳轴承石器中,其中一件是以长椭圆形砾石作素材,纵轴一端被琢平,另一端呈乳首凸,乳首凸周围有圆形光泽。另三件是只有一端乳首凸的辘轳轴承器,同样乳首凸的顶部留下琢制的痕迹,乳首凸颈部以下光滑。此外一件是椭圆形的砾石,纵轴两端均琢制出乳首凸,有旋转磨擦而形成的平台。还有一件辘轳轴承器是锁匙湾采集的,椭圆长条状,两端有旋转平台。以上几件辘轳轴承器,共同特征是最大直径在十厘米以下,横剖面呈圆形或椭圆形,一些在纵轴两端同一中轴线上琢制出乳首凸,其后在使用过程中形成两个平台。

  二零零一年四月,笔者幸蒙日本著名玉器学者寺村光晴教授惠示《莍荱荓契莙荱考古学》(2001年二月版)大作。其中寺村先生〈玉作荗荄荱流通〉一章的『工作机械』一节中,讨论到玉器管钻加工机械的「回转盘尖轴石器」。5据寺村氏的说明,这种回转盘尖轴石器,在日本京都府弥荣町奈具冈遗址曾出土。这种石器可能被安装在辘轳纵轴的上端,其一端尖凸部份是插入回转盘中央承轴的位置。如图一所表示,1、2上下两种不同的装置方式。在公元前1800年埃及坟墓中的壁画,绘画有同样辘轳的回转盘尖轴石器。寺村先生推测回转盘尖轴器的出土,显示了钻孔工作机械的存在。以上寺村先生所说的「回转盘尖轴石器」,与本文中辘轳轴承器是一致的。2001年初笔者就宝镜湾出土全部辘轳轴承器的观察,其中十件为纵轴一面有乳凸,横断面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是由琢制精工将器体加工成型,石质主要为石英岩,质地坚硬适合作为辘轳轴承,而器身横剖面多呈圆形,显示辘轳轴承器的自体可能是固定于圆盘中部,与回转盘一同转动。另外一些辘轳轴承器的横剖面呈显著不规则形状。这显示有可能此种辘轳轴承器是固定在中轴上,在其上回转盘可以自由旋转。宝镜湾遗址尚出土有四件纵轴两端都有乳凸的辘轳轴承器,可能起着一种自转轴承的作用。笔者估计到了龙山文化的阶段,环珠江口地区辘轳的旋转台机械,已具备多种复杂且先进旋转运动的设施,其具体的研究,有待今后更深入的探讨。

  
     1.S. A. Semenov, Prehistory Technology, Cory, Adams and Mackay, 1964.

  
      2.长沼孝、火田宏明:〈日本国北海道切擎千。汤荱里4遗迹出土荱旧石器时代玉类荱详细观察〉,《东亚玉器》第二册,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页330—337。

  
      3.林华东:〈论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艺〉,《东方文明之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页374—381。

  
     4.邓聪、郑炜明:《澳门黑沙》,中文大学出版社。澳门基金会,1996年,页59。

  
      5.寺村光晴:〈玉作荗荄荱流通〉,《莍荱荓契莙荱考古学》,东京美术,2001年,页2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2002总第三期 邓聪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地区是中国史前玉器的中心之一。经考古学家和矿物学家证实,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已出现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真玉器(软玉)、最早的玉器组合、最早的砂绳切割技术;5500年前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文明起源课题研究中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对东北史前玉器的研究日益深入,除了利用考古出土资料对兴隆洼文化玉器和红山文化玉器进行玉材、器型、制作工艺、使用功能、与原始宗教及文明起源的关系等多方位的探讨,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出土的史前玉器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并由此把讨论的热点引向东北地区乃至中国古代玉器起源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于2008年3月28日举办了中国东北史前玉器的源流研讨会,应邀参加会议的学者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内蒙古赤峰学院席永杰院长、辽宁省博物馆周晓晶研究员、朝阳师专雷广臻校长、敖汉旗博物馆田彦国馆长、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白劲松馆长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邓聪教授和博士生叶晓红。下面摘录其中发言要点,以飨读者。
  刘国祥以《红山文化龙形器及相关问题研究》为题,对红山文化玉器群中典型器类之一——龙形玉器进行剖析。已往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中,龙形玉器分为两类:A类体卷起如环,首尾相接或相距较近,头部较大,双耳呈圆形或圆尖状竖起,双目圆睁,吻部前伸,靠近头部偏中有一个圆形小孔,这类玉器在牛河梁第二地点M4出土2件,在敖汉下洼、巴林右旗羊场、那斯台、巴林右旗尖山子各出土1件;B类首尾明显分开,体弧曲呈C形,吻部前噘,双目呈梭形,双耳未见,颈后竖起一道弯勾状长髭,这类玉器如三星塔拉遗址出土的1件。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各地博物馆所见到的红山文化龙形玉器均被断代为商周时期甚至更晚,直至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M4正式发掘出土了2件龙形玉器,一批与这2件龙形玉器造型特征相近、具有明确出土地点的红山文化龙形玉器才最终被确认为红山文化玉器。关于红山文化龙形玉器的造型来源问题,学术界曾有不同看法。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被学术界认为是红山文化的直接源头,兴隆洼遗址M118人猪合葬墓和小山遗址出土鸟兽图的尊形器,均能证明红山文化龙形玉器的源头应为野猪,而非熊、鹿或其他动物。红山文化龙形玉器对于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卷体龙形玉器的造型被夏商周三代融合吸收,山西、陕西、河南等地西周墓地中均出土了红山文化龙形玉器,这一现象彰显了其延续和传播的价值。最后刘国祥指出,对于红山文化龙形玉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无疑将会成为探寻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物证。
  雷广臻以《玉玦、玉璧与玉眼:北京奥运奖牌玉璧来历探秘》为题,结合古代文献与考古资料,对玉璧所具有的“眼睛”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古代的玉玦、玉璧与人眼的关联在于:其一,古人重视“目”器官。《黄帝内经》把目系和肾系称为“命门”,即维持生命的精、神、气、血凝聚的地方。《灵枢·大惑论》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其二,玉璧为“目”。甲骨文中有“目”的象形字;《殷墟书契前编》第四卷第32页第六篇的“目”字即为璧形;《说文解字》释璧:“瑞玉圜也”。雷广臻指出,北京奥运奖牌采用金镶玉璧的形式已是家喻户晓,而璧的来源却是起源于古人对眼睛的仿生,是5000年前甚至是8000年前的古人的“玉眼”。其三,根据对宁夏贺兰山、大麦地和内蒙古阴山、乌海苦菜沟、翁牛特旗以及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等地岩画的考察,发现古人于岩画中对眼睛的刻画多为璧状。此外,雷广臻还列举了仰韶文化彩陶、河姆渡文化彩陶、良渚文化中古人对眼睛的刻画。在东北的史前文化中,曾有用玉嵌入死者眼睛的特殊现象,即“玉眼”,如在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一具女孩尸骨,其右眼嵌饰玉玦,刘国祥曾解释为“以玦示目”;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出土的陶塑女神,眼眶内嵌入圆形绿色玉片。雷广臻认为,正是由于在工具不发达的时代,人主要依赖自身器官,其中以眼睛最为重要,“眼球”决定生存,从而古人造出了玉璧“眼睛”。
  席永杰以《西辽河地区史前科技文化发展状况》为题,从医疗、天文、乐器制作、美术、最早的玉器、房屋的规划、冶炼、纺织、农耕以及手工业等方面探讨了红山文化时期西辽河流域的科技文化水平。比如在医疗方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于2001至2003年对兴隆沟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第一地点房址F30内的居室墓M24内出土了一件完整男性成人头骨,据2004年8月日本东北大学学者百百幸雄在赤峰学院研究兴隆洼头骨时说,这具头骨的右侧上下两颗臼齿是治疗过的,这需要解决麻醉、手术等一系列问题,可见当时已经具有很高的医疗水平。2006年翁牛特旗政协干部吴甲才发现了约一万年前当地人在岩石上刻画的北斗星图案。
  周晓晶以《从M21玉器看红山文化玉器的北方因素》为题,首先对此前二十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纪以来有关红山文化玉器来源问题的研究作了一遍梳理,然后通过对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M21出土玉器所蕴含信息的深入挖掘,探讨了红山文化玉器发展演变的轨迹。红山文化主要分布于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的西辽河流域,向北依次为中国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和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从而使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古代人类在文化上有很大的共同性,如采集渔猎经济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化遗存中都以筒形罐陶器和细石器工具为主,在原始宗教信仰方面都信仰以巫术为特征的萨满教,更为重要的是上述地区都有在史前时代制作和使用玉器的传统。周晓晶认为红山文化玉器应置于上述文化背景中考察,通过对出土玉器的材质、造型、制作工艺等因素的分析,以理解红山文化玉器的渊源问题。她认为红山文化玉器的来源除了本土的兴隆洼文化,还有来自北方吉林、黑龙江地区的文化因素,而在分析吉黑地区玉器的源流问题时,除了对中国境内出土玉器间关系的比较,还需要考虑与其相邻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甚至隔海相望的日本列岛史前玉器的情况。
  田彦国以《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收藏的史前玉器略考》为题,介绍了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的玉器。敖汉旗有古代遗址四千多处,位居全国县级之首;并且考古学文化的谱系齐全,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中心。近万年前的“小河西文化”、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七千年前的“赵宝沟文化”、五千年前的“小河沿文化”,都是首先发现于敖汉旗,并且是以敖汉旗的遗址发现地名称来命名的。此次田彦国主要就馆藏的史前玉器及其发现形式考察了其文化的多样性。
  白劲松介绍了内蒙古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的馆藏玉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哈克遗址出土的玉器。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哈克遗址,2003年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发掘。哈克文化以哈克镇发现的古遗址、古墓葬为代表,距今约有4000至5500年,哈克文化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涵盖了很大范围,除了出土大量细石器之外,还出土了一些玉器。白劲松具体介绍了其中一些玉斧、玉锛以及玉璧等器物特征。
  叶晓红以《东北岫岩闪石玉来源的考察》为题,根据2007年10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邓聪带领下对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玉矿考察的情况,对东北地区玉料来源问题做了一些探讨。1993年闻广教授通过鉴定,确定了查海、牛河梁、新乐、小珠山等东北地区史前文化遗址所出土的玉器大多数为软玉(或称闪石玉)。而在辽宁省岫岩县有蛇纹石玉和闪石玉两种矿床。近年来无论考古学界还是矿物学界,都对东北地区史前玉料的来源与岫岩所产玉料之间的关系颇为关注。此次叶晓红首先从矿物学角度介绍了所考察的岫岩玉料开采现状;然后将现代岫岩玉料与史前文化所出玉器进行对比;再根据学界前辈此前所研究的结果,提出关于现今东北地区出土史前文化玉器是否源于岫岩细玉沟所出玉料,需要进一步研究。
  最后,邓聪通过对日本桑野遗址的玉器观察,以《中日史前的真玉文化是同源的吗?》为题进行讲演。2004年邓聪与富山县藤田富士夫先生承木下哲先生展示,直接观察了福井县桑野遗址出土约7000年前的玉石饰物,这些玉器包括玉匕形器、玦、坠、管等。此次会议邓聪教授认为:1.桑野遗址中出土几对白色玉玦、匕形器,从玉器上白色风化表面中仍残留若干黄绿色斑点等特征,推断这些玉器均可能是闪石玉;2.桑野遗址闪石玉制品是舶来品,可能是来源于东北大陆,比如辽宁省岫岩县闪石玉矿;3.桑野遗址所出玉玦、匕形器闪石玉饰物是舶来品的原生模型,该遗址中生产滑石玦饰、管状玦饰则是当地复制舶来品的二次模型(即次生模型)。邓聪指出,桑野遗址是迄今所知日本最早出现真玉(即闪石玉)饰物的地点,桑野遗址的发现显示出日本真玉文化是来源自东北亚大陆,更可能与中国东北地区、与兴隆洼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次会议围绕东北史前玉器起源的主题,展开全方位的讨论,在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了东北史前玉器的研究。拓展了东北史前玉器起源研究的时空背景。丰富了东北史前玉器研究的视角。增添了东北史前玉器研究的资料。对中国东北玉文化研究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交流
                                 美国加州大学罗泰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邓聪博士到我所讲学
 
4月12——16日,美国加州大学美术史系罗泰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博士到我所参观、讲学。
罗泰教授和邓聪博士参观了正在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的北盘江工地(贞丰县境)、赴普定穿洞考察了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贵阳香纸沟考察了传统造纸工艺;在我所文物库房仔细观看了打儿窝、威宁中水、赫章可乐等地出土的器物。16日下午,罗泰教授和邓聪博士分别以“长江上游盐业考古的研究—野外考察笔记”“玉器研究的方法”为题作了精彩讲演。演讲中罗泰教授以大量的图片介绍了他多年对四川遗留的制盐、运盐遗址、遗迹的考察情况,提醒我们在田野工作中对盐业遗址的辨别;邓聪博士谈到了他对贵州旧石器研究的一些看法、建议,强调了贵州旧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重要性,针对贵州出土玉器很少的情况,邓博士着重介绍了他在日本、越南发掘玉器作坊的工作情况,以及他对在中国境内寻找玉器作坊的重要性的认识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数码、显微方式探明红山古玉加工技术真相

 

[upload=jpg,xin_04080514145682827421.jpg]UploadFile/2009-7/200971413581976921.jpg[/upload]
玉龙眼睛,通过显微放大发现了前人没有注意到的内涵

 

[upload=jpg,xin_050805141456265272722.jpg]UploadFile/2009-7/200971413584772785.jpg[/upload]
马列蹄桶形玉器,内部的痕迹表明其加工方式

8月13日上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红山文化玉器工艺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赤峰举行。启动仪式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聘请香港中文大学邓聪教授为该课题组负责人。在下午的研讨会上,课题组负责人邓聪教授介绍了他用精细数码照相和高倍显微技术将红山文化玉器加工的方法清楚地显现在大家面前。通过放大玉器照片上的痕迹,表明古人主要是用线切割玉石的。绳在加工玉石时产生的弧线痕迹,留存在石器上面。其他加工方法有片切割、管钻、打击等方式,每种加工方式都产生不同的痕迹。通过辩认痕迹,确定哪种加工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佩戴耳环有8000多年的历史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8日专电(记者 包小翔 战艳)考古学家们发现,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人已经懂得用玉磨制耳环来装饰自己,世界上最早的耳环来自内蒙古草原。
  这些玉制耳环大小不等,直径在2.5到6厘米,形状像被敲掉一条缝的玉镯,留出的缝隙可以让耳环穿进耳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刘国祥说:“最奇妙的是每个玉制耳环都成对出现,且大小、尺寸、重量近乎相同。其中最精美的一对耳环的重量一模一样、内外直径分毫不差--很难想象远古时期的先民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掌握了这样高超的技艺。”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的玉文化研究专家邓聪说:“这种耳环学名为‘玉玦’,由于耳环的直径很大,古人要穿很大的耳洞才能佩戴上,因此可以推测那时的人们已经有医治耳朵发炎的简单医术。即使现在,东南亚有些地方的人还佩戴这种形状的耳环,沉重的玉玦能把耳朵拉长,佩戴者以此为美。”
  考古证据表明,虽然现代耳环以女性佩戴为主,8000多年前的耳环却是男女都佩戴的饰物。
  邓聪说:“同样的玉玦数千年间在东南亚地区不断传播。考古证据表明,同一类型、颜色、质地的玉玦最早出现在8000多年前的中国内蒙古地区,于3000多年前消失,却在3000多年前中国西南的云南地区出现。这一饰物在长江流域出现在6000到7000多年前,而在珠江流域出现在4500年前左右,在越南北部出现在4000多年前,在越南南部出现只有在3000多年前。”
  来源:新华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3-29 00:27 , Processed in 0.0560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