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所以就独善其身。到第六代惠能大师,他的机缘成熟,才广度众生。禅宗在中国佛法造成决定性的影响,这个影响一千多年,都是在机缘。所以,有弘法利生的缘分,我们不能懈怠,不能图安逸,再辛劳都要去做;没有机缘,千万不要惹麻烦,独善其身使自己的道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好了。由此可知,无论是进、是退,都是为众生、为佛法,绝对不是为自己。若有一念为自己,就不能解脱,因为你的妄想、分别、执著还存在。只要有妄想、分别、执著,决定是六道众生,不能超越六道。
——节录自《华严经》第324集【汝观如来性清净,普现威光利群品,示甘露道使清凉,众苦永灭无所依。】
88. 福德之相
有福之人,心是定的,动作缓慢。我们看清末曾国藩在《家训》中,教育子侄,动作要缓慢,才显得稳重有福。没有福的人急躁,步调很快,走起路来好像在拼命。佛法中形容佛菩萨「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是梵语,是现在我们讲的大象,大象的动作很慢,走路也很慢,四平八稳。这是形容真正有大福德之人,是这样的态度、风范,不可能匆匆忙忙那么急躁!
——节录自《华严经》第407集【佛于无福众生中。大福庄严甚威曜。示彼离尘寂灭法。普发华神悟斯道。】
89. 因果定律
世出世间任何一法,都不能违背因果定律,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也都无法违背。当然横死的人也不能违背,所以横死也有横死的因果。
过去朱镜宙老居士讲自己亲身的经历,他有一位朋友是走阴差的,在苏州城隍庙里面管公文。他说:「昨晚,上海城隍庙城隍送来一批生死簿,名字都是四个字、五个字,很疑惑!」他想不透,中国人名字复姓最多的是四个字,但是不可能这么多人死全是出现复姓。三个月之后,也就是民国二十一年,日本人侵略中国,在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他们才恍然大悟,这是日本人在这个战役死亡的名单。在三个月之前,名单已经送到苏州都城隍,所以没有一个冤枉死的。为什么会遭横死?造作不善的业因。什么样的业因感什么样的果报,丝毫不爽。
——节录自问答21-90-47
90. 广结善缘
无论在家出家,德行学问有成就时,一样能教化众生。我的老师李炳南居士是在家人,我亲近他的时候,李老师在台中弘法已经十年了,台中莲社已经建立了。我参加了「慈光图书馆」的筹备工作,我到台中一个月后,图书馆开幕。李老师后来又办了两家托儿所、孤儿院,还办医院。台中莲社的莲友有姓名、有地址的,有二十几万人。老师讲经教学十年,有这么多的听众。因此,在家居士在一个地方有如此的成就、地位,凡事就更要小心谨慎。当时遇到了一桩事情,有人供养花生给李老师,李老师吃得很高兴,也分给大家吃。后来就传说李老师喜欢吃花生,以后供养的花生就吃不完了。李老师有真实智慧,把别人供养他的东西,分给学生,分给听众。因为吃的东西不能留,留起来就坏了,东西是愈新鲜愈好吃。他决定没有贪心,别人供养他,他供养大众是广结善缘,缘愈结愈广,自己结了善缘,也代供养他的人结了善缘,这都是事实。所以,千万不能有嗜好,一切都好,一切随缘,不能说我喜欢这个、喜欢那个,只要一有喜好,人家为投其所好,供养的东西就来了,麻烦也随着来了。
——节录自《华严经》第668集【称赞一切菩萨功德。摩尼王云。】
91. 披毛戴角还
在民国四十一年,台湾凤山发生一桩事情,当时报纸登了好几天。凤山有一农家有一头牛,生下一只小牛,小牛身上有三个字,是一个人的名字。于是大家就晓得,这头牛是某某人来投胎的,而且投胎的人是邻村的一个人。于是邻村家的人来看,知道这是他们自己的老人过世投胎作牛,就想把这头小牛买回家养。正好两家有一点怨结,小牛的主人不愿意卖,似乎要对它报复。最后经人调解,还是同意把小牛卖给投胎人家的后人。这件事情是真的。人死了以后投牛胎,正是佛法讲的「披毛戴角还」。类似这些事情,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有发生,我们只要留意,在报纸杂志信息里都能看到。这确实证明轮回是真的。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35集【精神报应】
92. 专信不犯
我们对老师要专信,决定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若对老师没有信心、有疑惑、阳奉阴违,决定不能成就。所以,学生找老师难,老师找学生更难!过去李老师住世时,我在海外弘法非常艰苦,每一次回到台湾,我一定到台中去看老师,一定会跟老师讲,请老师多培养几个学生,我们在海外有师兄弟可以互相协助。我这个话至少讲过十遍以上,最后一次李老师告诉我:「你替我找学生。」我到哪里去找一个对老师「专信不犯,精进奉行」的学生?我找不到,所以我才明了,太难太难了!我能这样学,但是要找像我这样一个学生,再也找不到了。所以,我跟老师十年,得到他特别的照顾,真正的关怀。不具足做学生的心态,遇到佛菩萨也是枉然。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06【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
93. 文化复兴运动
早年,台湾提倡「文化复兴运动」。有一天,我在方东美先生家遇到了教育部的三位官员,他们跟方老师谈文化复兴运动的具体办法,希望方老师提供意见。他们提出问题之后,方老师非常严肃,沉默了五分钟,然后告诉教育部的官员说:「有。」他们「什么办法?」方老师说:「将台湾所有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杂志都关闭。」教育部的人听到说:「这个做不到。」然后方老师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只要有这些东西存在,复兴中国文化只是口号而已!」这些话值得我们深思。谈到最后,这些官员问方老师:「在历史上,最强盛的罗马帝国亡国了。而美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请问美国将来亡国第一个因素是什么?」方先生毫无疑虑的说:「电视。」然后警告教育部,现在台湾电视还没有这么严重,要特别小心!如果走美国电视那种路子,台湾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07【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
94. 花草树木都有灵性
在澳洲图文巴,悟谦法师种了一些丝瓜,丝瓜晚上托梦给她,它说它已经长得太大,叫她去采。她没有发现丝瓜在叶子底下。到第二天,她去找,果然找到了。这个丝瓜这么长、这么大,已经老的不能吃了,但采下后可以做种子。所以,确确实实花草树木都有灵性,都可以沟通。住在山上,我们非常明显感触到山神、树神、花草树木之灵,与我们生活在一起,非常和睦,彼此互相关照。佛法说,他们都是我们的护法神。所以,我们要以爱心、真诚心对人对事对物,决定没有一丝毫伤害的念头;不但没有行为,连念头都不生。如此,儒家讲的「止于至善」,我们才能真正做到。
——节录自《华严经》12-17-401【汝等应观佛所行。广大寂静虚空相。欲海无涯悉治净。离垢端严照十方。】
95. 三聚三散
中国大陆以前拜的财神是范蠡,台湾是拜关公作财神,拜关公作财神实在想不出是什么道理,拜范蠡作财神很有道理。当时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兴越国,复兴之后,他知道越王勾践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所以他就开小差溜了。从此改名换姓,带着西施住在陶这个地方,所以也称为陶朱公。他做生意,发大财,然后把钱财全部布施出去,历史上记载「三聚三散」。他散财之后,再从小生意做起,过了几年又发了,发了财马上就散财,他三次散财,他得的果报是置千金之产五次,这是真正的聪明人。
有钱大家享福,大家都拥护你,不会害你;你有钱自己享福,所谓是一家保暖千家怨,不晓得多少刀在那里围着你,你还会有好日子过吗?世间许多有钱人,在我眼目当中他们是可怜人。可怜在哪里?他们外出要有好多保镖,唯恐别人杀他。住在旅馆先要搜查,怕人家放炸弹,提心吊胆,身心不安。哪有我们这么自在,上街东逛西逛没人管你。他不知道他被钱害了,如果把钱财布施出去,不就没事了吗?果真能散财布施,你走到哪个地方,人家都欢迎、都会照顾,这才是真正大自在。实在讲,死了一分钱也带不去。这是世间最可怜的人,他不觉悟。
——节录自《华严经》12-17-409【如来往昔念念中。悉净方便慈悲海。救护世间无不遍。此福乐神之解脱。】
96. 七岁举钟
鸠摩罗什大师七岁的时候,在寺庙里玩,有一个很大的钟,他一下子就举起来了。放下之后想:「我才七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再举的时候,就举不动了。这就证明,人在没有妄念时有本能,那种能力是没有限量的。
中国古书记载汉朝李广飞将军,李广行军的时候,看到草里面有一块大石头,他以为是老虎,就拿起弓箭射下去,他用的力很大很猛,几乎整枝箭头都射透了石头。他下来一看,是一块石头,「我有这么大的力气?」再射一枝,就射不进去了。从这个地方可以证明佛讲的「一切唯心造」、「一切法从心想生」,是没有错误的。他没有把它当作石头,而把它当作老虎,所以箭能够射穿。当起了第二个念头,「它是一块石头」,箭就射不进去了,就是这个道理。
——节录自问答21-90-68
97. 见性无不通达
在中国,众所周知的禅宗惠能大师,他不认识字,一生没有读过经,也没有听人讲过经。可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很内行,佛门相宗、性宗他都通达。譬如他没有听过《法华经》,法达禅师在他面前念《法华经》给他听,念到第二品方便品,他就告诉法达:「不要再念了,《法华经》我明白了。」然后为法达禅师讲《法华经》,法达禅师开悟了。这就证明,你要是见性,世出世间一切法无一不通达。佛法之可贵处,佛法之真实处,就在此地。佛并不是要传授我们知识,佛传给我们的是真实智慧,是教我们明心见性,这才可贵。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2【诸波罗蜜,悉已圆满。慧眼明彻,等观三世。于诸三昧,具足清净。】
98. 认识机会
我常常劝勉同修们,心量要大,因为量大福大。还要懂得培养自己纯善之心,把所有的不善洗涤干净,正如《无量寿经》云:「洒心易行」,决定不把外面一切不善放在自己心里。念念为众生,不为自己,这是大福,无量无边的福报。断恶修善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机会,佛法讲缘分。机会稍纵即逝,要是不掌握住,想再遇到不是那么容易。我想帮助年轻人弘法利生,不论在家、出家,这个念头念念不忘,但是没有机会。曾经有一年,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有几位年轻法师,跟我学了几个月。我看到这三个年轻人不错,馆长也非常欢喜,于是我们想办一个小型佛学院,至少把这三个人带起来。我们正在筹备办佛学院时,这三个人突然向馆长告假,说他们要离开台湾去香港。听说香港显明法师在那里办佛学院,他们要去求学。馆长听了非常难过,说这些年轻人不知好歹,忘恩负义。去了之后,过了一、两个月,写信回来劝勉图书馆的同学,要好好的在图书馆学习。他们到那边以后都去赶经忏,自己把前程毁了,这就是没有抓住机会。
——节录自《华严经》12-17-408【十方普现大神通。一切众生悉调伏。种种色相皆令见。此护育神之所观。】
99. 宝香禅师 中国佛教史上,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再来,非常慈悲,以神通感化了梁武帝。《传记》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