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分享] 当阳峪窑北宋绞胎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26 15:05: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15:06:36 | 只看该作者

当阳峪窑北宋绞胎瓷4.jpg (456.92 KB, 下载次数: 78)

当阳峪窑北宋绞胎瓷4.jpg

当阳峪窑北宋绞胎瓷3.jpg (560.01 KB, 下载次数: 72)

当阳峪窑北宋绞胎瓷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15:07:13 | 只看该作者
中华瓷魂 千年工艺 内外相通 表里如一 不可复制 当阳峪的胶胎瓷(又称透花瓷)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观。它胎中带有花纹,釉色透明,花色斑驳自然天成,纹理结构表里如一,内外有序.栩栩如生。中国修武当阳峪绞胎瓷,制作之精美,为世之绝无仅有,为当世名贵瓷器之珍品每一件作品都有其不同的纹理特色,其纹理结构只有相似没有相同,不可复制”, ,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
     绞胎工艺是当阳峪窑特殊之作,羽毛纹对称整齐有序,木理纹似木纹流畅,水波纹如行云流水,编织纹如草编、竹编般逼真,还有条带纹、石理纹、树叶纹、麦穗纹、蒂纹、涡纹等,开创了我国陶瓷胎变装饰的先河。绞胎装饰,由胎而生五彩渗化的效果,构成了绞胎瓷的特有韵律,巧夺天工。它以独特的的纹理结构和色彩变化在陶瓷产品中独树一帜,成为诸瓷之王,堪称制瓷极品,尤以羽毛纹.编织纹.麦穗纹等规则纹理作为代表的作品具有极高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陶瓷收藏家的理想选择。
      中央工艺美院梅陶瓷系主任健鹰教授他亲临修武当阳峪陶瓷厂实地考证、试制,对失传的绞胎瓷工艺中几种不同的绞胎纹理进行开发,在修武县当阳峪陶瓷厂经过数百次试验,又成功地仿制了绞胎瓷使其得以复苏。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1981年尝试恢复绞胎瓷技艺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成功复活了绞胎瓷技艺,而且通过创新惊现于人们面前的绞胎艺术瓷则更是异彩纷呈,光彩夺目。 这就是说,绞胎瓷从它的故乡消失六百多年之后,又从它的故乡悄然崛起,而且必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独特、瑰丽的面貌和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而重新独步天下。
      梅健鹰是新中国第一代陶艺家的杰出代表,他曾谈及中国陶瓷艺术的价值趋向:“我们祖国有着优秀、丰富的陶瓷遗产。好的传统应该继承,要彻底了解民族传统及地方特色,更好地向传统及民间艺人学习。但是继承传统不等于抄袭,主要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来创新。”

      此作品为梅健鹰教授亲历之做。 曾获得1983年国家轻工部优胜奖.此技术失传, 存世仅此一套, 绞胎瓷之极品 色彩丰富. 浑然天成 . 栩栩如生  价值连城 家有黄金万两 不如钧瓷一件 家有钧瓷一件 不如绞胎瓷一片 。 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坤。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 :
                    
    熄灭千年的神秘窑火今又燃起,遗失千载的精湛技艺今又复得。发祥于焦作、在陶瓷王国独树一帜的绞胎瓷自北宋消亡而失传千年之后,如今再与世人见面。
  我国古陶瓷专家击案称道:“复活绞胎瓷,堪为瓷艺之幸、焦作之幸、中国之幸、世界之幸。”花纹出胎骨,天然去雕饰。行云流水、变化万千的绞胎瓷纹饰与“胎”俱来,表里如一,任何一件绞胎瓷的纹饰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因而更有特立独行之风骨。
  绞胎瓷烧制始于唐代,兴于北宋。而地处豫西北太行山南麓的当阳峪,就是当时绞胎瓷的烧制中心,也是唐宋时期的著名瓷都之一。据史料记载,宋金时期,沿豫北太行山南麓东西数百公里的山谷中,有一个庞大的陶瓷窑炉群落,而以当阳峪为中心的焦作地区在2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近1000座大小窑场,仅当阳峪村旁一条长约10公里的河沟内,就分布着30多座窑炉。
  在林林总总的窑炉中,绞胎瓷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绞胎瓷以两种以上颜色的泥土相互糅合形成绞胎而著称,以绞胎釉和刻花剔花而取胜,北宋时就达到白如雪、润如玉、薄如纸、声如罄的艺术境界。然而,“靖康之变”后,当阳峪炉熄火灭,精美绝伦的绞胎瓷技艺从此失传。如今,珍藏于国内外博物馆中的宋代绞胎瓷仅有60多件。
绞胎瓷在它的故乡消失600多年后,又在它的故乡起死回生。


绞胎陶瓷是中国,是巩义窑与当阳峪窑窑工的发明创造,是世界陶瓷之林的神妙之花。
    宋元以降,绞胎陶瓷在中国日渐走向式微,命若游丝,乃至在巩义、在当阳峪窑故地,不幸失传。绞胎陶瓷怎么绞的、怎么烧的,无人知晓。
    绞胎技法不传,已有600年矣。
    失传600年的绞胎技艺,竟然率先在东瀛日本复活。
    将中国绞胎陶瓷介绍到日本的,是日本古陶瓷收藏家杉山、古陶瓷研究专家小山富士夫。
    就此,古代中国独一无二、已经失传的这一瓷种,在日本掀起波澜,并在上世纪40年代,在东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绞胎,不但最终成为日本陶艺界引以为荣的一种技法,而且还有了一个日本名字,曰“练上手”。
    20世纪,一批以“练上手”著称的陶艺大师,渐次而生,尤其是松井康成(1927年~2003年)、伊藤赤水,在国际陶艺界享有盛誉,在日本被认定为“人间国宝(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
    日本复活绞胎,不是烧瓷,而是制陶——以绞胎技法技艺,打造现代陶艺作品。
    “日本多以陶创作,绞胎瓷作品很少。松井康成晚年由绞胎陶转向绞胎瓷创作,是其绞胎艺术走向辉煌的重要标志。”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现代绞胎陶瓷艺术大师杨峡先生说,“在中国,由陶而瓷,从巩义窑走到当阳峪窑,上下几百年;在日本,由陶而瓷,是由松井康成一人完成的。概而言之,由陶而瓷,这一向前演进,是自然而必然的。”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陈万里、冯先铭、叶  民3位著名考古学家,到当阳峪窑遗址进行田野考察,此后当阳峪绞胎瓷开始为学界所认识、所了解;步入上世纪80年代后,40年代前后出现的盗掘热,因为收藏热起,再度猖獗,当阳峪窑遗址表层上的残瓷碎片,几乎被收藏爱好者席卷一空。但是,独步天下的绞胎瓷技艺,依然无人问津
梅健鹰是新中国第一代陶艺家的杰出代表,他曾谈及中国陶瓷艺术的价值趋向:“我们祖国有着优秀、丰富的陶瓷遗产。好的传统应该继承,要彻底了解民族传统及地方特色,更好地向传统及民间艺人学习。但是继承传统不等于抄袭,主要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来创新。”
    回望这段历史,1986年出版的《修武县志·陶瓷》这样写道:“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当阳峪名瓷的恢复与发展……1975年至1978年,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修武县陶瓷厂)把恢复失传数百年的‘绞胎瓷’列为厂内重点攻关项目,专门成立了试验小组,参考‘绞胎瓷’古瓷片……成功地制作出绞胎瓷器……新恢复的绞胎瓷,继承了传统工艺,花样众多,格调新颖,色彩绚丽,品种齐全,不仅有二龙戏珠挂盘、孔雀开屏挂盘等装饰观赏瓷,而且有茶壶、茶碗、茶盘、小碗及笔筒、墨台等生活、文化用品瓷。1982年,‘绞胎瓷’部分产品在广州交易会第一次展销,深受中外客商欢迎,很快被抢购一空。”
    焦作当阳峪绞胎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凡斌先生说:梅健鹰的绞胎瓷艺术作品,而今要价在100万元上下;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绞胎陶瓷,一只小碗,也在3万元上下。
    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复烧的绞胎瓷,因尚无市场的支撑,很快败落。
    “当时生产的东西就很少,保存到现在,完整的东西也就更少了;与绞胎古瓷相比,它也多不到哪里去了。”孟凡斌先生说,“而今,在复烧绞胎瓷上,大约分为两个路径:其一,走的是创新之路;其二,恪守的是复古之路。至于我的选择,主要是复古,以古法铸造绞胎之瓷。”
    复古与创新,继承与发展,一如绞胎瓷的双翼。
    双翼,不可缺一。
                                
HY1688688@SOHU.COM 张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10-27 10:2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4-20 09:27 , Processed in 0.0539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