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玉人 于 2015-11-8 03:19 编辑
蒙古扎纳巴扎尔美术博物馆:释迦牟尼佛坐像 蒙古格鲁派传承
十九世纪 蒙古格鲁派传承
蒙古扎纳巴扎尔(Zanabazar)美术博物馆收藏 文/ 隆日编译
这尊精美的释迦牟尼佛成道像,其工艺精细,颇具神韵。佛陀肉髻高隆,宝珠顶严,乳丁状的螺发排列整齐。大耳垂肩,容颜俊美,神态安祥。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身着袒右式袈裟,衣纹刻饰厚重,自然流畅,衣边下摆自然铺在莲座上,双足结金刚跏趺坐安住于束腰莲花月轮之上。束腰莲座制作精细,莲瓣细长圆润,上下边缘各饰有一周连珠纹,整尊造像精美华贵,很好的沿承了扎纳巴扎尔大师的雕塑艺术风格。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哲布尊丹巴一世(Zanabazar)(1635-1723)法名扎那巴扎尔,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外蒙古地区地位最高的活佛。亦即外蒙古库伦(今之乌兰巴托)活佛的封号。此活佛拥有外蒙一带的政教领导权。藏语Rje-btsun Dam-pa意为至尊最上,蒙古语‘呼图克图’(Khotokto)译为‘活佛’。蒙古语又称之为U|ndu|r-gegen(高位光明者)、Bogdo-gegen(圣光明者)。
明·万历(1573~1620)末年,觉囊派僧人多罗那他游化于外,深得喀尔喀部诸领袖的优遇,被尊称为‘哲布尊丹巴’,意为‘圣贤尊者’。多罗那他寂后,明·崇祯八年(1635),喀尔喀部土谢图汗生有一子,此子被认为是多罗那他的转世,是为第一世哲布尊丹巴。此后,代代转世,至1924年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示寂,共持续三百余年。又,相传哲布尊丹巴为弥勒的化身,其起源可溯自印度、西藏。初祖即释尊自身云云。
清·顺治六年(1649),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名罗布藏·旺布札勒三,1635~1723)入藏学习经典。时格鲁派达赖五世已掌握西藏宗教大权。八年,达赖迫令第一世哲布尊丹巴改宗格鲁派。此后,喀尔喀部亦改奉格鲁派。康熙二十七年(1688),喀尔喀部受準噶尔部噶尔丹的侵略,在第一世哲布尊丹巴的劝说下,南下归顺清廷,争取援助。由于有此功劳,第一世哲布尊丹巴于康熙三十三年受封为‘呼图克图大喇嘛’,总管喀尔喀部宗教事务。后于康熙六十年,亲率王公贵族至北京为康熙祝寿。雍正元年(1723)圆寂于北京。雍正五年清廷为其造陵寝于库伦。乾隆元年(1736)寺成,乾隆命名为‘庆宁寺’,内供哲布尊丹巴一世的灵龛
1911年,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宣布外蒙古独立,称大蒙古国皇帝,年号共戴;1924年病故后,此活佛传承制度遂告终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