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玉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材] 扎纳巴扎尔喀尔喀蒙古金铜佛像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3:09: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人 于 2015-11-8 03:17 编辑
草根的收藏 发表于 2015-11-7 10:26
好漂亮的佛像!欣赏,学习!


蒙古扎纳巴扎尔美术博物馆馆藏

现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范围在清初是由喀尔喀部(八十六旗)组成的,也称漠北蒙古,行政中心在库仑(今乌兰巴托市)。外蒙古地区的明末清初以前的本地区内制作的藏传佛像至今没有发现,佛像的始作俑者为札纳巴扎尔(1635-1723)。
札纳巴札尔的作品风格清新,独具特色,影响深远,追随者颇多,亦有许多属于札纳巴札尔派的作品。

喀尔喀造像的祖型无疑是来自所谓藏中风格,但整体上极为秀美瑞丽,比例舒展、准确,细部精致耐看,花饰精巧,整体动态上也追求工稳对称,但端正中不失纤巧和柔媚感,有些造型样式明显的是来自尼泊尔,脸形清丽,额稍宽于脸颊,下额较瘦敛,双眉高挑,杏眼高鼻,鼻梁两侧较窄,鼻翼亦较小,上嘴唇较薄,下唇略圆,稍厚于上唇,总之脸部是无可挑剔的俊美相貌。
佛的发型亦较高敛,肉髻较高,髻珠突显。菩萨的束发亦高耸,冠饰精美,束冠的结在双耳上方呈开张的扇形,缯带上扬呈U形或如多曲折的向上飘扬状。腰部收敛,胸部呈扇形,佛像多着袒右肩大衣,菩萨下着裙,仍是不注重刻画立体衣褶的使四肢突显的样式。
台座普遍较高,下部喜用数层旋纹,上部多用素莲瓣,底边多呈圆形,与其他系统的佛像比较,很容易辨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3:11:00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3:14:35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3:27:18 | 只看该作者

此尊释迦牟尼佛为清代漠北蒙古大库伦札那巴札尔风格造像。释迦牟尼身着袒右肩大衣,不注重刻化立体衣褶,四肢圆润饱满,展现出肢体的柔美,双眉高挑,杏眼高鼻,鼻梁小巧,唇薄口小,容颜俊美。佛祖左手托佛钵,右手作触地印,姿态庄严而生动。结跏趺坐在束腰莲座上,莲座较高,上下有连珠纹,莲瓣呈半圆形,宽大圆润,别具一格。另外封底形式特殊,离底沿较高,中心刻有十字金刚杵,杵上有鎏金。这些都是喀尔喀蒙古札那巴札尔风格的典型样式。
参阅:纽约佳士得 2012年3月19日 Lot.219 成交价$603,750
来源:德国纳高拍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4:13:27 | 只看该作者

喀尔喀蒙古在清初是由喀尔喀部(八十六旗)组成的,也称漠北蒙古,行政中心在库仑(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出自喀尔喀蒙古大活佛札纳巴札尔达喇嘛(1635-1723)之手的金铜佛像确立了喀尔喀蒙古佛像的标准样式。札那巴札尔达在艺术方面极富有成就,他结合蒙古民族的传统艺术,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金铜佛像和唐卡绘画。喀尔喀造像的祖形来自西藏中部风格,整体上极秀美端庄,比例舒展准确,细部精致耐看,花饰精巧,整体动态上也追求工稳对称,但端正中不失精巧和柔媚感,有些造型样式明显的来自尼泊尔。 此尊释迦牟尼佛的脸型清丽,双眉高挑,杏眼高鼻,鼻梁两侧较宽,鼻翼较小,上嘴唇较薄,下唇略圆,稍厚于上唇,具有无可挑剔之美。释迦佛左手持大衣一角,右手作说法印,姿势生动,佛像袒右肩大衣,不注重刻画立体衣褶,使四肢凸显,展现出肢体的柔媚和生命力,富有动感。释迦佛结跏趺坐在高台座上,下层饰旋纹,上部用素莲瓣,也是喀尔喀蒙古佛像的典型做法。 此像造型端庄,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纤细,金色灿烂,品种稀少,代表了喀尔喀蒙古金铜佛像的最高水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档次,可遇而不可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4:17:54 | 只看该作者

蒙古扎纳巴扎尔美术博物馆:蒙古格鲁派传承 阿弥陀佛坐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4:2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人 于 2015-11-8 03:19 编辑

蒙古扎纳巴扎尔美术博物馆:释迦牟尼佛坐像 蒙古格鲁派传承
十九世纪 蒙古格鲁派传承

蒙古扎纳巴扎尔(Zanabazar)美术博物馆收藏 文/ 隆日编译

这尊精美的释迦牟尼佛成道像,其工艺精细颇具神韵。佛陀肉髻高隆,宝珠顶严,乳丁状的螺发排列整齐。大耳垂肩,容颜俊美,神态安祥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身着袒右式袈裟,衣纹刻饰厚重,自然流畅,衣边下摆自然铺在莲座上,双足结金刚跏趺坐安住于束腰莲花月轮之上。束腰莲座制作精细,莲瓣细长圆润,上下边缘各饰有一周连珠纹,整尊造像精美华贵,很好的沿承了扎纳巴扎尔大师的雕塑艺术风格。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哲布尊丹巴一世(Zanabazar)(1635-1723)法名扎那巴扎尔,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外蒙古地区地位最高的活佛。亦即外蒙古库伦(今之乌兰巴托)活佛的封号。此活佛拥有外蒙一带的政教领导权。藏语Rje-btsun Dam-pa意为至尊最上,蒙古语‘呼图克图’(Khotokto)译为‘活佛’。蒙古语又称之为U|ndu|r-gegen(高位光明者)、Bogdo-gegen(圣光明者)。


    明·万历(1573~1620)末年,觉囊派僧人多罗那他游化于外,深得喀尔喀部诸领袖的优遇,被尊称为‘哲布尊丹巴’,意为‘圣贤尊者’。多罗那他寂后,明·崇祯八年(1635),喀尔喀部土谢图汗生有一子,此子被认为是多罗那他的转世,是为第一世哲布尊丹巴。此后,代代转世,至1924年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示寂,共持续三百余年。又,相传哲布尊丹巴为弥勒的化身,其起源可溯自印度、西藏。初祖即释尊自身云云。



    清·顺治六年(1649),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名罗布藏·旺布札勒三,1635~1723)入藏学习经典。时格鲁派达赖五世已掌握西藏宗教大权。八年,达赖迫令第一世哲布尊丹巴改宗格鲁派。此后,喀尔喀部亦改奉格鲁派。康熙二十七年(1688),喀尔喀部受準噶尔部噶尔丹的侵略,在第一世哲布尊丹巴的劝说下,南下归顺清廷,争取援助。由于有此功劳,第一世哲布尊丹巴于康熙三十三年受封为‘呼图克图大喇嘛’,总管喀尔喀部宗教事务。后于康熙六十年,亲率王公贵族至北京为康熙祝寿。雍正元年(1723)圆寂于北京。雍正五年清廷为其造陵寝于库伦。乾隆元年(1736)寺成,乾隆命名为‘庆宁寺’,内供哲布尊丹巴一世的灵龛


   1911年,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宣布外蒙古独立,称大蒙古国皇帝,年号共戴;1924年病故后,此活佛传承制度遂告终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4:32:07 | 只看该作者

蒙古扎那巴扎尔雕塑艺术珍品:十七世纪 弥勒菩萨立像 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这是蒙古佛教艺术大师扎那巴扎尔(Zanabazar)的雕塑作品,这尊弥勒菩萨立像精美细腻,发髻高隆,束发成冠,上置一金色佛塔,珠宝顶严,法相庄严。大耳垂肩,发绺沿耳际二侧自然垂下,披于两肩。弥勒菩萨额头宽广,眉间现白毫相,面相方圆,五官俊朗,神态慈悲安详。颈部有三道美纹,裸上身,下身着贴身薄裙,左手持净瓶,以示弥勒菩萨的标志,象征他将生于婆罗门族中;右手结说法印,暗示弥勒佛将会于人间说法。赤足立于莲花月轮之上。莲花法座做工精美,莲瓣宽肥饱满,造型生动。龙华树花鬘形成身后背光与头光边缘,象征弥勒菩萨将于龙华树下成佛。

    整尊造像采用整体浇铸,通体镀金。表面均匀流畅,光彩流溢。人物比例精准,身体饱满匀称,造型优美,气质典雅高贵,静穆庄重,具有浓郁的尼泊尔和印度雕塑的遗风。是扎那巴扎尔(Zanabazar)雕塑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4:36:23 | 只看该作者
佛韵展,大随求佛母金铜造像,17-18世纪蒙古扎纳巴扎尔(Zanabazar)艺术风格,

一面二臂,蹲立,右手持宝剑,左手持法轮。

《诸佛菩萨圣像赞》曰:

二臂随求佛母:慧剑斩断魔头,金轮光照九州。

慈悲随人所求,救度无所不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4:40:14 | 只看该作者

匡时2014春拍
17-18世纪  铜鎏金四臂观音 喀尔喀蒙古(扎纳巴扎尔风格) H: 16.5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3 03:37 , Processed in 0.0643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