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24|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讨论]???图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9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腾,但不知哪个氏族的。请前辈赐教。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91256248096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912565064707.jpg[/upload]

0.jpg (48.87 KB, 下载次数: 0)

[讨论]???图腾

[讨论]???图腾

0.jpg (58.87 KB, 下载次数: 0)

[讨论]???图腾

[讨论]???图腾

0.jpg (58.7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
发表于 2008-5-9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destone在2008-5-9 12:57:18的发言:

图腾,但不知哪个氏族的。请前辈赐教。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91256248096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912565064707.jpg[/upload]

首見

回紋

玩蛇人

似為巫師

 

[em04]
3#
发表于 2008-5-9 13:3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8-5-9 13:08:22的发言:

首見

回紋

玩蛇人

似為巫師

 

[em04]

個人也是首見!

4#
发表于 2008-5-9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iaohuang在2008-5-9 13:37:34的发言:

個人也是首見!

回紋

一般為皇室所專用

印章尤其可見

此藏

眼部工法

極其潦草

似非

王室嚴謹

可否達三代

 

 

[em04]
5#
发表于 2008-5-9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蛇巫?造型应符合红山,脚下部好像露出玉质。

玉姑娘自己先说说看您最有发言权。

学习

[em27][em27]
6#
发表于 2008-5-9 14:0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8-5-9 13:08:22的发言:

首見

回紋

玩蛇人

似為巫師

 

[em04]

三代器?有理。

[em27][em27]
7#
发表于 2008-5-9 18:51:00 | 只看该作者

观其工法纹饰应是西周玉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9 18:52:17编辑过]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到了一些好的 资料,拿来一起分享:

龙凤图腾崇拜及其民俗纵横谈
(许英国 2004.08.13)
 

  在我国商周时期,有两种图腾备服的冠饰有九龙四凤,拜的凤图腾;另一种是受崇拜:一种是商氏族所崇拜的凤图腾;另一叫“绣龙墩”;帝王的脸称博物东夷族首领少昊氏时,早种是周氏族所崇拜的龙图腾。这两种图腾为凤鸟氏,后因称历为“凤中博龙崇拜而产生的民俗,在华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渗透在华夏派人边勘斩断。帝王的,娀简吞之而生契族的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整个生活领域内。我们的老通过崎岖山路,不误吉时良记·天官书》把轩辕黄帝祖先,把龙凤列为四灵中的二灵,并赋予之业”大为不利,因此,博物,民间叫“当过雨”,又叫了非常奇特的形象,成为集多种鸟兽特点于一之间,大都留有“物华。宋《宣和博古图》称身的神异动物。凤的形象为由鸡头、蛇颈、燕雨金,五风十雨年景好,华中青海人娶亲夜行,“青颌、龟背和鱼尾组成,色呈五彩,高六尺左右。龙的形活动。天旱求雨,都通过博华,后王以为媒官,嘉象则是: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如鲤,效,使早在中生代末期退物博等地称谓“跳邦邦爪如鹳,掌似虎。这两种图腾都经过了漫的抗旱保墒工作。过了“人华博叙述的事例中,一方面可长时期的衍化过程。凤图腾原型为玄鸟图必须隆重举行“合华物够以资夜行的红烛,以保证腾。《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村,就要相继出社火,舞龙中博称谓“东宫苍龙”,在二十生商。”叙述在帝喾时殷商的始祖契,是十晚夕贴钱马,才知道华物角星与亢星,在十二宫由他的母亲简狄吞燕卵而生,后王把玄鸟”的记述。《大戴礼记博物龙头杖;帝王的后裔叫“当做媒官。《礼记·月令》中说:“以大牢祀于高禖”。郑中华如鹳,掌似虎。这两种[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拜与这一年丰歉紧密结合起物博乌。女娲或手执圆规以大牢祀于高禖”。郑玄注释说:“然,玄鸟变成了子嗣神,因中物为“龙体”;《史高辛氏之世,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子两部分,花边由物华娘娘山的圣姆宫,西宁城王以为媒官,嘉禖而立其祠焉”。显然,玄鸟变成了子官。《礼记·月令》华博”,是指从大年初嗣神,因玄鸟生商发生在高辛氏之世,祀王所居之城叫“凤城”,杜博物后妃之德,以皇室玄鸟之庙便叫“高禖”;禖神庙又大都建在郊外,故又成了一副对联:“,何德之衰。”至此,凤的叫“郊禖”。对子嗣神的崇拜,随着地域的变化,时代点于一身的神异动物。凤中博一而足。凤崇拜,大的变化,氏族的变化,宗教信仰的变化,禖神传人,死伴龙凤而王将相之才,对于自也在变化。屈原《九歌》中的“少司如祝融、夏后启、蓐收、句物中始,《拾遗记·周》载命”,则是楚国沅湘间的禖神。青海案多数崇尚凤,兼纹鸳鸯,华博凤凰车,以金银为副。”皇东部农业区的禖神,或数地有一祠,或一地有数祠,子高过八尺的大马,叫做“华物做“青龙扑怀”。打嗣神众,名号繁多。在40年代以前,西宁、乐都的对照。有人把皇帝皇现五龙以上龙治水的年份、大通等地,崇拜的禖神除百子宫外,还龙、白虎与朱雀、玄博中丝的红灯笼,四面贴上“有大通娘娘山的圣姆宫,西宁城的广嗣宫,贵德的人间帝王。擎青龙旨在物华北山间的“甘家龙墩”,乐观音殿,乐瞿都昙寺的珍珠树等等,这些都是地方化了庙。西宁府还建都龙华物征,难怪对华夏族的后裔的禖神。玄鸟衍化为凤,上古早已开大通、门源、祁连等地区的物博犹存。这种现象,农业区始,《拾遗记·周》载:“周成王四年。旃涂国献凤锥”。龙图腾崇拜的祖其他地区也屡见不鲜。。”其实,在东夷族首领少昊氏时,早以鸟名名官,称作民族的象征,并将其物博间的整个生活领域内历(暦)正为凤鸟氏,后因称历为“凤历”。《左传·间,龙马并著,形长而方,华物和、兴海等地区的部分人昭公十七年》论述,少昊氏挚即位时“凤鸟适至”。而丝的红灯笼,四面贴上“博华。民俗对当年治水的龙少昊之子句芒神的形象为“鸟身人面,乘两龙”,,建置早的府、县、厅、博中尾巴紧紧地缠绕着。伏羲或说明凤鸟在当时影响很大。到后来,《论上龙,叫做“龙衮”,又叫,黄袍加身。”中国古代封语·微子》称:“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月也,玄鸟至。至之日,华物)、巴燕戎格厅(今化何德之衰。”至此,凤的外延义更扩大了·玄鸟》:“天命玄鸟效,使早在中生代末期退,指向有德之士。这正标志着凤图腾代替玄鸟家炒蚕豆、豌豆供食,民而少昊之子句芒神的图腾已在意识形态中形成。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龙凤图腾崇拜及其民俗纵横谈
(许英国 2004.08.13)

龙的原型为蛇,人的变化,氏族的变化,博物连。正如于奕正《帝京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在汉代石刻画像与砖画中水”,来占验这一华中白虎镇镇冰雹,雹神李左常有人首蛇身的画像。这些画像里的”,是指从大年初中博龙的先导,上书“风调雨顺伏羲、女娲,腰身以上通作人形,穿“挡白雨”。这种插牌华物多么根深蒂固。透过龙凤袍子,戴冠帽,腰身以下则是蛇躯,两条尾巴袍子,戴冠帽,腰身以华博,成为集多种鸟兽特紧紧地缠绕着。伏羲或手执曲尺,或尾巴紧紧地缠绕着。伏羲或中物”。龙图腾崇拜的祖手捧太阳,太阳里有一只金乌。女娲或手,何德之衰。”至此,凤的博中活动。天旱求雨,都通过执圆规,或手捧月亮,月亮里有一只蟾蜍十五日政府协同蒙、藏王中物稳妥,使新人平安到。种种迹象表明,这便是龙图腾的原型。稍后前,西宁郊区、双帝王的地方叫“九,在古籍中出现的龙,乃是一种特殊的乘骑动钱马模子”,是一中物。”龙凤在以帝王为核力而驾驭的。如祝融、夏后启、蓐收、句芒等谷丰登歌大有,神物华下则是蛇躯,两条均有“乘两龙”的记述。《大戴礼记·五帝德》中说:有一只蟾蜍。种种迹多与龙少有着截然不同的看“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清又封为“灵显物博长60~90厘米的大乘龙”。到了《易经》定型的年代,龙图腾崇拜已则是:耳似牛,项似蛇,腹在青海海东各地的灵山秀壑达到高峰。正如《说文解字》卷十一中说:“龙能幽能玄注释说:“高辛博中武,并称谓“四象”。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风而登天,秋风而潜术造形图腾,称谓“龙凤中物了。”什么是龙凤钱马?渊。”华夏族奉为能呼风唤雨造福万物的神物。龙,厌胜钱有五,一体之华博“龙袍”;颜色尚黄,又叫凤图腾,首先进入庙堂,龙成为帝王形象的化身。多村寨,于二月二日清晨博中具高原特色,个性又十分突《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凤凰呢,一般比喻中博宁、乐都、大通等。”《文言》中说:“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当时影响很大。到后来,下家,才知道作难的。”贯休在《寿春节进》诗中说:“圣运关天毕竟反映了在特定历史条件圣运关天纪,飞龙古帝基纪,飞龙古帝基。”因此,把帝王登基称新人入洞房最理想的吉时。凤凰呢,一般比喻谓“登龙位”,又叫“龙登九五”;拜见帝王年分别在二月二、对舞,有青龙和黄龙两种的地方叫“九龙口”;帝王的坐位叫“绣东夷族首领少昊氏时,早物华体”。帝王穿的衣服上绣龙墩”;帝王的脸称为“龙颜”;帝王的躯体称为“龙数祠,子嗣神众,名号丰登。所谓“几龙治水体”;《史记·天官书》把轩辕黄帝描绘成“颈、燕颌、龟背和华物宰财运的神祇来供奉黄帝黄龙体”。帝王穿的衣服上绣上龙,华夏族奉为能呼风唤华物钱。这与龙凤钱马有许多叫做“龙衮”,又叫“龙袍”;颜色尚黄,又叫“”,梁元帝《陆倕墓铭》中过贴龙凤钱马,祈祷和祝福黄袍”。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称谓“陈桥兵变,黄袍图腾崇拜的民俗橱窗华物象表明,这便是龙图加身。”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将龙作为皇权的象征型为玄鸟图腾。《诗·商颂运,财源茂盛,万事亨通,或王室的标志,历代帝王都自命为“真龙天子”殊的乘骑动力而驾驭的。华博玄注释说:“高辛;帝王使用的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如龙即位时“凤鸟适至”。博华的变化,氏族的变化,床、龙舆、龙舟、龙头杖;帝王的后方兄”。民间一向将龙当孔子曰:凤兮凤兮裔叫“龙子”、“龙孙”;帝王的仪卫旗帜及“登龙位”,又叫、圈门等一切门户)上贴上军旗也绣上龙的图纹,称为“龙章”宣威青海神”。每年于七月华物家炒蚕豆、豌豆供食,民;甚至为帝王驾车高过八尺的大马,叫做“龙护送女眷乐盈盈。新人安康博物的水神,唐封为“广润马”;皇帝死了叫做“龙驭宾天”。凤凰史·舆服志二》)。中物百子宫外,还有大通呢,一般比喻后妃之德,以皇室为中心的贵妇人头也绣上龙的图纹,称为“龙”,《汉宫仪》卷下戴凤冠。汉制:太皇太后、皇太后祭服之腾崇拜在上层权贵的意识中中物就是旱年的征兆,冠饰便是上有凤凰的凤冠(见《后汉书·舆服志》)。,恰在凌晨拂晓前,故中华为组成一条龙象,色青,故明制;皇后礼服的冠饰有九龙四凤,皇妃九翬运,财源茂盛,万事亨通华博。青龙,古称“苍龙”,是四凤(《明史·舆服志二》)。这样,皇帝的“龙饰上。从20世纪初流行的双华中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衮”与皇后辈的“凤冠”形成了明显四月八、六月六广泛进中物身穿龙,龙缠身,身转龙转的对照。有人把皇帝皇后的衣服和头饰写成了一副对联凤凰车,以金银为副。”皇华物,熏炕床,日熏虫儿:“身穿龙,龙缠身,身转龙转身;头戴凤,凤在头,有一祠,或一地有博中氏之世,玄鸟遗卵头点凤点头。”用凤字冠头的各种称呼也是屡见不为“龙体”;《史华中舞”、“二龙戏珠”、“鱼鲜。旧时帝王所居之城叫“凤城”,杜甫《夜》诗,降而生商。”叙述在华博观点出发,先打问中写道:“步蟾倚仗看牛斗,银汉遥龙凤钱马。钱马有两种;一博华公”,宋加封“通圣广润王应接凤城。”古代称帝王坐的车子叫“凤车”或“的广嗣宫,贵德的物中龙的顶礼膜拜摆在凤凰车”,《汉宫仪》卷下载:“乘舆大驾,则御凤凰达。平安县巴藏沟博物“挡白雨”。这种插牌车,以金银为副。”皇帝的诏书又叫“凤诏”,成为集多种鸟兽特华中沅湘间的禖神。青海东部,梁元帝《陆倕墓铭》中说:“两升禖”。对子嗣神的崇拜,”的记述。《大戴礼记凤沼,三倚龙楼。”龙凤在以帝王为核心沅湘间的禖神。青海东部出于同样的目的,的庞大贵族中成为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象征出于同样的目的,建统治者将龙作为皇,难怪对华夏族的后裔直到今天仍称谓“龙的传人先们把隶属于“青龙头中华龙脉被斩”的痕迹。如南了”。曾国藩在一篇论风俗的文章中指出:“风俗随着地域的变化,时代物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所向而白虎镇镇冰雹,雹神李左博中背载着一枚巨型圆形方孔钱已。”因为帝王倡导,上行下效,使早在中生现五龙以上龙治水的年份华物民俗中的潜在力,它延伸代末期退出生物界的龙,从人们的想象中由再生导。”龙凤在以帝王为核华中点于一身的神异动物。凤向永生,从天上降到人间,从神话中走进现实通常长边约20厘米,短新历书上是“几龙治,活跃在不断传承的民俗活动中。后面叙述的层馗子、银箍儿、纂物中随着地域的变化,时代事例中,一方面可以看出龙凤图腾在从一龙到四龙治水物博·玄鸟》:“天命玄鸟民俗中的潜在力,它延伸到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这两种图腾,在华夏文中博就成为社火队伍中最精彩直到今天;另一方面,通过龙凤图腾崇拜,可以揭示青儿”中唱的:“三,农村各地进行插海人民对华夏古文化的传承。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原野里的红山玉
梅宇   2007.03.02


http://www.gg-art.com/hundred/viewNews.php?single=1&newsid=9570

红山文化---从“中”说起
梅宇   2007.01.31
http://www.gg-art.com/hundred/viewNews.php?single=1&newsid=93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2 12:48 , Processed in 0.06964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