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anbenbenme在2006-12-1 21:57:48的发言:
对于这些高仿品我已经研究近1个月了,我经常找红山的,他们都知道我要红山,所以特意找了这些高仿品给我,开始我也觉得和图2的那个部位的次生质可信,但是你们只要认真分析一下,这个次生质不会有棱角和层次感,只是表层突起而已。所以不真,它或者是石头本身的皮,或者是钾长石之类的。 2,这些高仿品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孔洞里面或者光滑干净,或者布满白色的灰,这些都不真,因为红山葬时都会有朱砂铺垫或者是直接的泥土铺盖,所以,孔洞里面不会是布满白灰的。 3这些东西的眼部和阴刻线都是不清晰的,就像是阴刻线里面都生了突起物来遮盖线条,不真!真品的阴刻线是明显的,光滑的,但是棱角也不会很明显的刺手。认真看还是可以看到当时雕刻时的痕迹,深浅不同的线条。 4,如果时熟坑,用热口气呵一下,会显得很油润,如果时假的,会变得比没呵气前暗淡。《这个现象还没有得到大多藏友的验证》 5。沁色不是石头本身的颜色浮于表面,而是沁入里面,使得玉器颜色变得深浅不同,但是都有层次感。打灯的时候,沁入的颜色时可以看到像酒红类的沁色。不打灯就没有那么红。 6,腐蚀孔一般都是小而且深,不是表面的坑。 7。如果时对称的物体,一般穿入绳子后时会向前倾斜20-30度角,并且左右平衡,总之会很注重整体的平衡。《这个也是我新的研究发现,还没证实,大家也试试》 8,包浆整体一致,孔洞里的也和表面的一致,如果明显的玻璃质抛光,建议三思。 这些都是现在红山高仿品最常见的特征,我总结如此了,以后再看看有什么总结。 大家关注这个网站,支持我的观点与否都给个回应,在此学习到很多东西,喜欢上红山玉器研究带来的很多乐趣,要谢谢任南老师的关注。虽然我没有见过任老师,希望任老师将来到广州来的话,我也能见见任老师。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