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任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猪年最害人的仿品<非自然凸凹>更不是解理态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07-8-26 10:20: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状确可唬人,第一眼它的透光和皮象让我失眼

但细看看.发现凸起过均.无层次,右角加热表层仿次就掉了.

材料软,为蛇纹石.透与熟是蛇纹石特征.

所以看一件器物必须全面看.不是有凸包就是次生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0 11:25:01编辑过]
162#
发表于 2007-8-27 18: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7-8-24 15:55:14的发言:

左为老料加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左侧放大表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右侧自然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63#
发表于 2007-8-27 22: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7-8-24 15:55:14的发言:

左为老料加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左侧放大表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右侧自然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状确可唬人

所以看一件器物必须全面看.不是有凸包就是次生态.

164#
发表于 2007-8-29 18:27:00 | 只看该作者
任老师:熟的用锯切开的,仿的生的是断开的不容易识别
165#
发表于 2007-8-30 10: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j-njj在2007-3-25 20:49:34的发言:

由于我经常和卖假古玉的人探讨,经常把玩假红山,所以总结出几点规律:

1.大多数用液体石蜡浸过,不是所谓提油.

2.器形臆造居多.前几天一小贩问我:这件如何?

曰:1.涂过液体石蜡---可疑

2.埃及人面像----不符

3.钻孔处--细\陡\深\长---电钻无疑.

以上看低仿足矣.

有机会玩真的自然就懂了.

小辈胡说,见笑了

166#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11:23:00 | 只看该作者

由遗址捡拾受沁的玉材.用此带质变玉材仿制的仿品有熟透

感.有沁变感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30110171889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30119563174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301110228679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3011122694193.jpg[/upload]
由遗址捡拾受沁的玉材.用此带质变玉材仿制的仿品有熟透

感.有沁变感

167#
发表于 2007-8-30 13:0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7-8-30 11:23:24的发言: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3011122694193.jpg[/upload]
由遗址捡拾受沁的玉材.用此带质变玉材仿制的仿品有熟透

感.有沁变感

    老料(有时带沁)新工,再酸蚀出凹凸感(菜花,橘皮纹),其酸再用碱中和掉. 此种仿品也出灰,也有盘变, 还认为得了宝贝了!

    这种高仿品会越来越多. 看来有盘变也不一定就是真品! 怎么办呢? 看来还得采用科学的微观鉴定法,找出快速酸蚀与几千年的缓慢自然蚀变的区别. 连仿家都知道这个区别是肯定存在的,他们也在研究. 但恐怕不那么容易吧.

168#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13: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自然太在2007-8-30 13:07:27的发言:

    老料(有时带沁)新工,再酸蚀出凹凸感(菜花,橘皮纹),其酸再用碱中和掉. 此种仿品也出灰,也有盘变, 还认为得了宝贝了!

    这种高仿品会越来越多. 看来有盘变也不一定就是真品! 怎么办呢? 看来还得采用科学的微观鉴定法,找出快速酸蚀与几千年的缓慢自然蚀变的区别. 连仿家都知道这个区别是肯定存在的,他们也在研究. 但恐怕不那么容易吧.

-------------千万年渐变是仿不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0 13:32:28编辑过]
169#
发表于 2007-8-30 15:1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7-8-30 13:30:42的发言:

-------------千万年渐变是仿不了的.


千万年渐变是仿不了的.-----我坚信这一点,也坚信任老师带领下的团队能够拿出科学的微观鉴定方法!

170#
发表于 2007-8-30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em27][em27][em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15 20:06 , Processed in 0.0538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