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44|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引用] 古蜀文明的三张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26 07:58: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蜀文明的三张脸         《Charcial》
(原载《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第6期,有删节)
近年来,成都平原屡有重大考古发现:
2012年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的发掘,被称为三星堆祭祀坑之后的最大发现;
2009年开始发掘的宝墩古城,不仅证明了它是孕育三星堆文明的土壤,
也有力地说明了蜀地同样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源头;
而早在2001年,金沙遗址已被视为三星堆之后古蜀国的又一都邑。
从2009年开始,作者萧易和摄影师袁蓉荪持续关注蜀地的这处考古发现,
为我们揭示出古蜀国生长、消亡的历程,也为我们开启了了解中国文明的另一扇大门。
青关山台地是继三星堆两个祭祀坑之后的最大发现
人们通常说的三星堆是指三星堆博物馆,其实,
三星堆遗址的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更多的秘密尚等待着发掘与探索。
青关山北濒鸭子河,南临马牧河,是三星堆位置最高的风水宝地。
在青关山巨大的考古探方中,隐约可见一个长55米,宽15米的长方形建筑基址,
这处建筑由6~8间房屋组成,沿中间廊道对称分布。墙基内外各有一排密集的土坑,总数近200个,
考古勘探显示,青关山台地上分布着大量红烧土与夯土,年代被确定在商代,
这也是中国继河南安阳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后,发现的第二个大建筑基址。
它也被誉为继两个祭祀坑之后,三星堆古国的最大发现。
时光回到1986年的盛夏,广汉鸭子河畔,砖厂的挖掘机意外发现了两个埋藏着大量珍贵文物的祭祀坑,
坑中出土了青铜大立人、纵目面具、青铜人头像、金杖等文物。
一个失落已久的古老王国通过这些美轮美奂的文物向后人讲述着它的族人、战争、艺术乃至灭亡的不幸。
宝墩古城:中国第三大史前古城
一次次发掘改变的不仅是三星堆文明的广度,还有它的深度。
发掘显示,三星堆文明延续了大约2000年,可分为四期,
其中一期出土的文物以陶器为主,比如镂空圈足豆、敞口圈足罐、喇叭口高领等等,
与三星堆典型的小平底罐、高柄豆、陶(禾+皿)、鸟头陶柄风格迥异,似乎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
这个现象曾让考古学家困惑不已,为何一个遗址之中,两种文化的差别如此之大?
这个问题,我在几十公里外的新津县宝墩村找到了答案。
宝墩村距离成都市区约40公里,要说宝墩村有什么特别之处,
那就是在一马平川的旷野中,却突兀地耸起一道道高两三米、宽一二十米的土埂子。
2009年11月,成都市考古队发现村子西头的游埂子原来是截古城墙,
游埂子长约500米、残高0.5~3米、最宽处22米,采用堆筑技术。这也是三星堆古城常用的筑城方法。
此后,石埂子、狗儿墩、王林盘等土埂子也接连被确认为城墙,它们共同围成了一个恢弘的古城——宝墩古城。
经过测算,宝墩古城为不规则的圆角长方形,
长约2000米、宽约1500米、周长近6200米,面积达到了276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386个足球场大小,
是中国第三大史前古城。
进一步发掘表明,这些建筑周围并未发现灰坑等生活遗迹,
倒是出土的陶罐、陶壶做工精细,纹饰精美,暗示这里并非普通百姓的居所。
宝墩文化出土的陶器,与三星堆几乎一模一样,
原来三星堆一期文化就是宝墩文化,也就是说,早在新石器时代,三星堆便初具雏形了。
恢弘的城垣与奢华的建筑,暗示着宝墩古城曾是一座座规模庞大的城市,中国学者也称之为“都邑”。
西方学者往往将青铜、城市、文字与祭祀体系视为文明的标志,
由于古城尚未发现青铜、文字,宝墩文化似乎还未迈入文明的门槛,
不过在我看来,它却如启明星一般,照亮了文明前的成都平原。
发人深思的是,包括宝墩在内的几座古城,延续时间都不长,大约一两百年便废弃了。
相反,鸭子河畔的三星堆古城,却最终迎来了文明的曙光。
古城人口急剧增长,原本孤零零的遗址连成一片,规模迅速膨胀,
并陆续击败了其他古城,取得了成都平原的统治权,
商代的三星城堆走向了鼎盛,成为四川盆地乃至中国西部最强盛的国度。
三星堆人的一支来到金沙,建立起一个堪与三星堆媲美的国度
2001年2月,一家房地产公司在成都磨底河南岸开挖下水道,
挖掘机刨出的泥土中露出大量破碎的象牙、金器、青铜器、陶片。
一个西周王国的大门被缓缓打开,这便是金沙,
迄今为止,金沙已出土文物6000余件,无论形制还是图案,都能轻易找到三星堆的影子。
青铜器、金器、陶器,众多相似性暗示着三星堆与金沙之间颇有渊源,
它们如同父与子一样,传承着别无二致的手艺。
我们有理由相信,三星堆消亡后,他们中一支来到金沙,建立起一个堪与三星堆媲美的国度。
金沙并非三星堆的简单复制,这里的许多发现都足以改变人类文明史。
2005年,国家文物局正式采用了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它是古蜀先民“天人合一”的思想、精湛的工艺与天马行空幻想的完美结合。
金冠带、太阳神鸟都是王权的象征,它们暗示着金沙人的卓尔不群,也将一个古老的黄金王国展示于世。
联系到古埃及、古希腊文化中频繁出现的金面具,这似乎构成了一个假设:
金沙古国与遥远的非洲、欧洲,或许很早之前就开始了文明的交流。
另一些文物也有异城的痕迹,比如象牙,一个象牙堆积坑中层层叠放八层象牙,
最长的一根185厘米,总数有一千余根之多,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都未曾有过如此惊人的发现。
青关山建筑基址、真武梁子城墙、仓包包城墙、宝墩古城、金沙遗址……一个个重见天日的遗址,
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拼接它们,我们最终还原了三星堆的前世今生,
也复原了一部古蜀史——这是一部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的史书,
也是一部用青铜、黄金与象牙写下的漫漫长卷。
4#
发表于 2014-9-26 08:50: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楼主辛苦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9-26 10:43:23 | 只看该作者

呵!千里眼顺风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9-26 12:50:07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4-9-26 10:43
呵!千里眼顺风耳。

....千里眼顺风耳...三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9-26 12:50:5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谢谢凤凰兄分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4-20 23:26 , Processed in 0.0556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