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下学习任先生鉴别红山古玉的12字诀的一点体会:9、 次:真品红山玉的原材质自然态质变产生多种形态为目测很难观查到的凸凹次生物呈团状山脉象解理态。融合物及随形浅表多层错位边缘整齐清晰的开裂和非直线曲痕,次生物与玉体应存在明显界线和沟槽呈融化态.这种现象是很难人工做出来的, 说一下这些开裂和非直线曲痕\沟槽和界限形成的原因:玉石是晶体物质,晶体是在过饱和溶液中结晶生产的,当晶体在过饱和的液体中出现结晶时,是很多的晶核同时产生,晶核长大,晶粒之间相互接触连接,形成了大的岩石,这些晶粒之间的界面,连接很好的没有间隙,连接不好的会有间隙,就形成了绺裂.无论连接的好与不好,晶粒界面两侧的质点排列都是有些不整齐,间隙较大,所以晶体脱水或水化都是通过这里流进流出的,这里形成了毛细管,一旦形成了毛细管,又产生了毛细驱动力,这个驱动力有多大哪?就是你把一根很细的吸管插入液体中,管内的液面会与管外的液面高度有一点位差,这就是驱动力的大小,就是这样小的力量,在漫长的时间里形成了玉器上的沟槽,这是物理变化.如果这块玉器不是在完全静止\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存放,就不会形成这种现象,籽料都是圆润的,因为在水里起作用的是表面张力和水的冲力,毛细驱动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就有任先生的结论.我这说的不是很严谨,只是大概的意思.ffice ffice" />
鉴别红山古玉的12字诀是任先生40年经验的结晶,功底深厚,非常敬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1 10:33:5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