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1|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分析] 求教两只玉璜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5 14:54: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MG01111-20120815-0752.jpg (38.86 KB, 下载次数: 12)

IMG01111-20120815-0752.jpg

IMG01113-20120815-0753.jpg (39.66 KB, 下载次数: 18)

IMG01113-20120815-0753.jpg
2#
发表于 2012-8-15 14:56:51 | 只看该作者
不乐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17:1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薏米仁 于 2012-8-15 17:14 编辑
刘寒冰 发表于 2012-8-15 14:56
不乐观!


请教版主,不是土咬吗,或是玉的溶蚀空洞?里面有晶丝,还有钙化的灰皮,符合教科书讲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8-16 07:01:47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璜:器形上龍紋無戰國之凌厲氣象,刀痕糟底平過平均(此多為現代機工特色);重沁部分無減縮;最致命者,無漿感(一般古玉造舊多用酸腐法,而仿品為減輕成本,多用地方玉或帶色石頭……此等東東多質劣,再經酸腐,加上非真土古,勢難有厚包漿出現);所以不看好(第二、三圖的「蛀孔」或「土咬」可經由人工打擊或酸腐形成,凡觀察到其孔邊多有尖利之處,則務請小心)。
第二璜:此璜刀痕應為機工(最末圖清晰可見)、通體同態且沁無過渡、無方向、沁色浮淺(黃色地方應為人工染上)及無包漿。總結而言,不看好。
一般而言,春秋戰國玉器玉佳工精,極受關注。在坊間小店鋪、地攤淘到幾近於零(間中能買到些殘件或小件,已是萬幸)。選購時務請特別小心為要,免招損失。最穩妥之法莫如多研習任師教材及翻閱古玉論壇中有關戰國玉器帖子,定能獲益良多。胡言亂語,純屬個見,說錯請諒!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08:53:29 | 只看该作者
kcyum2010 发表于 2012-8-16 07:01
第一璜:器形上龍紋無戰國之凌厲氣象,刀痕糟底平過平均(此多為現代機工特色);重沁部分無減縮;最致命者 ...

谢谢分析,但有所不大认同。个人分析,确是地方玉,新疆蛇纹石,但有明显老熟感,蚀孔也并非酸腐态,为钙化所致。为早年出土,后经历代传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8-16 09:06:55 | 只看该作者
真不理想,原因楼上师友都说了,净字就过不了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1:3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薏米仁 于 2012-8-16 14:53 编辑
捕风 发表于 2012-8-16 09:06
真不理想,原因楼上师友都说了,净字就过不了关啊


已盖了戳。谢谢各位师友分析,保留观点.回家仔细观察,又发现了新证据,特要求复议。如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5:00:49 | 只看该作者
薏米仁 发表于 2012-8-16 11:30
已盖了戳。谢谢各位师友分析,保留观点.回家仔细观察,又发现了新证据,特要求复议。如图: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8-16 15:31:23 | 只看该作者
脏,生,酸.2010兄分柝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6:14:51 | 只看该作者
kcyum2010 发表于 2012-8-16 07:01
第一璜:器形上龍紋無戰國之凌厲氣象,刀痕糟底平過平均(此多為現代機工特色);重沁部分無減縮;最致命者 ...


谢谢分析,看出有一定功底,再请分析以下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5 07:28 , Processed in 0.07567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