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99|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引用] 高古玉沁色特征和图鉴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23 11:03: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古玉沁色特征和图鉴

沁是辨玉开门否的首选标志,沁种开门古玉开门便八九不离十了。

但沁种五花八门,古玉受沁的名称也很多,这里搜集了古玉中相对权威的34类沁种、特征产生年代等,整理如下,供大家共同探讨学习交流。

一、    渠沟黄

这里的“黄”字统指发生变色的现象。玉器变色先从渠沟之处变化,色泽变深、变旧。要色变到这种程度,一般需要百年以上。

6597927385727410632.jpg (20.57 KB, 下载次数: 84)

6597927385727410632.jpg

6597963669611140005.jpg (23.96 KB, 下载次数: 95)

6597963669611140005.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1:14:05 | 只看该作者

二、    包浆

传世玉器生成包浆很快,有二三十年便可显现。入土生成包浆就很慢,最快也得百年以上,不少的玉器在地下永远也不出包浆。玉生包浆,年代越久,包浆就越厚。   


三、    霜尘沁

玉的表面好像下了霜的大地,又是霜雪又是灰尘,看似浮在表面,但是擦不下去。要到这种程度,至少120年以上。

四、    绺[liǔ]莹沁

绺莹沁里面沁进一般色彩需七八十年,要沁入水银需要200年以上。

五、    薄雾沁

沁入之物刚刚进入玉皮,尚未进入玉的肌理,就像长了一层薄雾。时间一般需要150年以上。

六、    薄膜沁

不一定不满整器,但已经大面积形成较厚的膜状,使玉器不再有原来的光泽。这种薄膜多由石灰和污泥所沁。时间大约需要200年以上。

七、    斑块沁

斑块色沁一般需要200年以上;斑块水沁需要400年;斑块土沁需要700年;斑块水银沁至少需要1300年。

八、    花脸沁

6597692090239066971.jpg (20.87 KB, 下载次数: 74)

6597692090239066971.jpg

6597652507820467047.jpg (13.75 KB, 下载次数: 70)

6597652507820467047.jpg

6597619522471638238.jpg (14.34 KB, 下载次数: 80)

659761952247163823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1:19:45 | 只看该作者
玉遵郎 发表于 2013-9-23 11:14
二、    包浆传世玉器生成包浆很快,有二三十年便可显现。入土生成包浆就很慢,最快也得百年以 ...

八、    花脸沁

花脸沁往往有多种沁蚀,比如色沁、土沁、水银沁、钙化等,至少需要600年以上。

说明:高4.2cm,厚2cm,宽4.3cm,三角形的瑞兽,年份好白玉底子的,好不好不在玉底子,好在沁上了!寿衣沁,土沁,鸡骨白,黑沁,都赶上五彩了!

九、    牛毛纹

牛毛纹一般由水银、铅锌等物质沁成,线状,顺着某一个方向排列。时间需要800年以上。

十、    全皮色

某种单一皮色基本能布满整器,包括色沁、石灰沁、土沁、水沁、钙化、包浆等,但并未将玉器的肌理渗透。时间需要1300年以上。

继续

6598134093913216636.jpg (16.93 KB, 下载次数: 99)

6598134093913216636.jpg

6597949375959975591.jpg (25.81 KB, 下载次数: 86)

659794937595997559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1:25:55 | 只看该作者
玉遵郎 发表于 2013-9-23 11:19
八、    花脸沁花脸沁往往有多种沁蚀,比如色沁、土沁、水银沁、钙化等,至少需要600年以上 ...


十一、铁红沁

受铁或者土沁所致。受沁的程度有重有轻,重的地方还带有棕红或黑红的块状物。沁成这种程度需要千年以上的时间。

十二、石灰沁

石灰沁轻者在玉器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灰白色或青灰色膜,需要四五百年时间。石灰沁重者,玉内开始变得发红,像小孩子的脸色,称为“孩儿面”需要千年以上时间。沁蚀的更重者,形成一层不透明的皮壳,有薄有厚,称为“鸡骨白”,需要1500年以上的时间。沁的最重者,状如朽骨,时间要在3000年以上。

十三、血沁

又称血古。古人认为血古为血所沁。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血液时间一长就不再是红色。这种色是由尸骨、色液、颜料、石灰、红漆、木料、土壤等东西共同沁成的,可将玉器沁成猩红色、枣皮红、酱紫斑等色。不过要形成枣皮红和酱紫斑需要700以上的时间。

十四、朱砂沁

主要受敛葬的朱砂所沁。朱砂沁入玉里的速度很慢,大都附在玉器的纹饰处、镂空等凹陷和镂空处,将附近的玉皮染红。若将白玉的玉肌沁成淡棕红色,得要1800年左右的时间。       继续

6598195666564375322.jpg (27.2 KB, 下载次数: 64)

6598195666564375322.jpg

6597813036518131038.jpg (36.01 KB, 下载次数: 84)

6597813036518131038.jpg

6597763558494884093.jpg (19.39 KB, 下载次数: 82)

6597763558494884093.jpg

6597617323448377821.jpg (44.2 KB, 下载次数: 81)

6597617323448377821.jpg

6597632716611166592.jpg (18.88 KB, 下载次数: 70)

6597632716611166592.jpg

6597758060936734590.jpg (22.36 KB, 下载次数: 85)

65977580609367345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1:35:25 | 只看该作者
玉遵郎 发表于 2013-9-23 11:25
十一、铁红沁受铁或者土沁所致。受沁的程度有重有轻,重的地方还带有棕红或黑红的块状物。 ...


十五、水银沁

水银沁的水银既来自敛葬的水银,也来自土壤中的水银。一般来讲土壤中的水银不能把玉器沁成半截黑或全黑,所以人们习惯将沁成半截黑或全黑的叫做黑漆古,将沁成线状的或小斑点的叫做水银沁。千年以内的水银沁一般不太黑,2000年以内的水银沁不亮,2000年以上的水银沁又黑又厚又亮。

十六、土沁

土沁一般由红土和黄土沁成,呈浇黄至土红色,中间似乎有一个小核,核周围呈现放射性云块形斑痕状,好似用黄色炸药的鞭炮崩的痕迹。过千年的土沁,其核的部位会出现疙瘩或小坑,或变为土咬或蛀蚀。

十七、水沁

净水能使玉器晶莹、温润,几百年之内的,呈玻璃质的蓝绿荧光,被称为“澄潭水”;几百年以上表面就长一层水锈。大部分的水沁是污蚀之水,玉器被染上污浊之气,或被水中矿物质所沁,300年开始长水锈,1000年可以使玉器表面不透光,1500年以上使水锈变得十分干老。

十八、钉金沁

钉金沁的沁占呈钉子眼状,带色,抽坑,有棕色、紫色、灰色、黑色等,大都伴有线状凹陷。呈灰黑色或黑色的叫钉金水银沁。形成钉金沁至少需要1500年以上。

十九、凹陷

形成凹陷之沁,原因之一是沁进的物质与玉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挥发,流失一部分;原因之二是重金属沁入。时间分情况而异,一般在六七百年以上就开始显现,时间越长,凹陷越重。

二十、饭糁

是指在玉的里面生成的点状、颗粒状的带色物质,就像玉的里面有大米饭粒、小米饭粒、玉米糁,有的还伴有粥状物。沁成这种情况,玉质疏松的600年即可,致密的需要2000年以上。     继续

6598148387564378978.jpg (17.54 KB, 下载次数: 58)

6598148387564378978.jpg

6597297365564194032.jpg (25.14 KB, 下载次数: 86)

6597297365564194032.jpg

6598263836285295930.jpg (21.18 KB, 下载次数: 89)

6598263836285295930.jpg

6597853718448355039.jpg (33.9 KB, 下载次数: 66)

6597853718448355039.jpg

6597574442494894355.jpg (58.94 KB, 下载次数: 80)

659757444249489435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1:51:38 | 只看该作者
玉遵郎 发表于 2013-9-23 11:35
十五、水银沁水银沁的水银既来自敛葬的水银,也来自土壤中的水银。一般来讲土壤中的水银不 ...

二十一、黄香沁

          是一种酷似香蕉的或烤炙的黄色,非常美丽。其沁源可能有木材、松香、铁质、土壤等物。时间在1500年以上。

二十二、钙化

这是玉石的一种变质现象,多由氧化和复分解过程而形成比较疏松的物质,所以较为松脆,怕磕碰。这种钙化层就越厚。

二十三、全色沁

也称坩色沁。这种沁的特征是,大面积的乃至整个玉器,从外到内沁成某一主色调。名称有坩黄、坩青、虾籽青、皮蛋青、秋葵黄、枣皮红、老土红、冰糖色、玫瑰紫等几十种。沁成这类颜色至少要用1500年以上。

二十四、玻璃光

玻璃光一般在潮湿和密闭的环境中容易形成,颗粒细、密度大的玉质容易形成,盘过的比没有盘地的容易形成。玻璃光泽,又似由内发,其色蓝盈盈的,还能反射其他物品的影子。沁成时间在1200年以上。

二十五、玉萎缩

沁造成缝隙处萎缩,再形成线状萎缩,再导致边缘等处的大面积萎缩。用几百年至几千年不等。

二十六、芝麻点

芝麻点沁分布在玉器的里面,星星点点的,常在全色沁的基础上形成,形成点缀的效果美。时间约在1500年以上。

二十七、黑漆古

多由墓坑中的水银所沁,有凹陷现象或闪现银星。时间在1600年以上。

二十八、须根亲

            这种沁呈现根状,好像在玉器的表面长上了植物的水根。在那些硬度大而透明度差的玉器上容易形成。时间要在2000年以上。

二十九、开窗

           古玉受沁最慢的地方是表面最光洁和距离边缘远的地方,的以,在到了满沁或者快到满沁的状态时,往往会留有一小块尚未受到沁染而显露原来玉器底子的地方,这片地方就称为“开窗“,从开窗的地方能清楚 地看到玉器原来的本来面目。沁到这样的程度,需要1800年以上

三十、流泪

在古玉的表面形成由高浓度的色水流淌过的痕迹,其中又分两面种情况。一种是浑水状的泪痕,其边缘色浓,中间色淡,形成这种情况需要800年以上。一种是乳状或蜂蜡状的,流淌过的地方留有一层干奶酷或蜂蜡状的东西,形成这种情况需要2100年以上。

三十一、玉浆

生坑的古玉,往往会在雕痕内、绺裂处、伤痕中生城一种黄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物。用开水能将其煮出。沁成这种程度需要2000年以上。

三十二、冰裂纹

           冰裂纹又称“开片”。是玉石的自然老化(例如受热胀冷缩和水、空气作用,以及弱酸、弱硷的腐蚀)现象,以及沁进之物的催化作用的结果,需要的时间要在1900年以上。

三十三、松软

因沁进的东西都是物质,都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沁进物质多了,自然就会使玉器膨胀起来,从而降低了玉质的紧密程度,使玉器变得松软。时间要在2000年以上。

三十四、变形

           松软的玉器,遇到外力,就可能扭曲变形。刚出土的松软古玉,在初盘时期,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损伤玉器。经盘玩之后,就会变得坚硬起来。

以上沁蚀状态生成时间,是相对于中等的土壤、气候条件而言的。我们习惯将古玉存放环境分为干、中、湿以及热、温、寒等若干类土壤气候类型。若在干性和高寒地区环境内,沁蚀的速度就慢得多;在密闭及腐蚀物少的环境里,沁蚀的速度就会更慢一些;在湿热性环境内,沁蚀的速度就会快得多;在强酸、强碱或海滩盐地区的环境中,沁蚀和腐蚀的速度就更快。古玉所处的小环境还分水坑、火坑和干坑。一般讲,水坑之玉多斑点,形如虫蛀;火坑之主多裂纹,形同石灰;干坑之玉皆带有枯槁之色、土锈之痕。三者如无变质或蚀缺,盘之日久,皆可复原,但水坑不如火坑,火坑不如干坑,火坑之玉是最难恢复原状的。

6597733871680919469.jpg (29.53 KB, 下载次数: 87)

6597733871680919469.jpg

6598162681215543417.jpg (30.41 KB, 下载次数: 77)

6598162681215543417.jpg

6597751463866967995.jpg (38.47 KB, 下载次数: 72)

6597751463866967995.jpg

6597630517587911087.jpg (19.97 KB, 下载次数: 84)

6597630517587911087.jpg

6597858116494866177.jpg (23.89 KB, 下载次数: 85)

6597858116494866177.jpg

6598238547517859274.jpg (18.22 KB, 下载次数: 74)

6598238547517859274.jpg

6597763558494884121.jpg (23.3 KB, 下载次数: 83)

6597763558494884121.jpg

6598189069494612551.jpg (25.63 KB, 下载次数: 72)

6598189069494612551.jpg

6597601930285586406.jpg (51.7 KB, 下载次数: 79)

6597601930285586406.jpg

6598096710517876122.jpg (19.66 KB, 下载次数: 81)

6598096710517876122.jpg

6597612925401866821.jpg (24.08 KB, 下载次数: 72)

6597612925401866821.jpg

6597285270936289227.jpg (20.86 KB, 下载次数: 82)

6597285270936289227.jpg

6598203363145773668.jpg (23.27 KB, 下载次数: 93)

65982033631457736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9-23 13:17:3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最好一一配图说明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9-23 13:27:25 | 只看该作者
玉遵郎 发表于 2013-9-23 11:51
二十一、黄香沁          是一种酷似香蕉的或烤炙的黄色,非常美丽。其沁源 ...

感谢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9-23 14:10: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您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2 16:08 , Processed in 0.06810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