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引用] “话汝瓷”(一):如何定义“汝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 09:5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喋血文明 于 2013-7-2 10:05 编辑

   http://a03683391.blog.163.com/blog/getBlog.do?bid=fks_087064084095088065085086085070072084083065085085085066083083

    一、 汝瓷就是汝窑生产的瓷器吗?
          一般认为,所谓“汝瓷”,顾名思义,理所当然就应该是”汝窑生产的瓷器“。可是“谁是汝窑”呢?汝窑是一个固定的窑厂的名称?还是一个大类窑厂的泛指的名称呢?可惜这些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答。从历史和考古研究的逻辑来说,很有可能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得到最终解答的问题。
          1987年开始在河南宝丰清凉寺开始的古窑址发掘,出土的一批瓷器与瓷片据说与故宫馆藏汝瓷惊人地一致,因此,很多学者开始确信,清凉寺就是传说中的”宋代汝窑窑址“。但此说真的就有确定的可靠性吗?从逻辑上说,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清凉寺出土瓷器、瓷片与故宫馆藏的汝瓷有很多相似性,这确实不假,可以成立,但这种相似性到底有多大、多确切?是否一致到了必须承认清凉寺就是汝窑旧址的程度?
           从科学怀疑与否定方面说,至少目前在清凉寺没有出土过任何一件足以媲美奉华款、水仙盆这样的高档汝瓷。目前人们看到的清凉寺瓷片与馆藏品的目鉴差依旧是明显的。
           2、目前把全世界著名博物馆馆藏的67件汝瓷归为一类,并名为”汝瓷“的鉴定依据到底是什么?到底根据什么样的科学鉴定标准或者眼学鉴定准则,把这些确定为一类?事实上,这些馆藏品彼此之间的一些差别有时候是非常巨大的。
           3、如果从清凉寺等古窑址发掘出的完整的宋代瓷器,就必须承认为”汝瓷“吗?
           4、从其他窑址也同样发现了与馆藏品相似的汝瓷,这如何解释?这些到底算不算是“汝瓷”?到底相似到了何种程度才算是真正的“汝瓷”?
总之,汝瓷是一个可以在不同窑口生产,但具有自己内在的、统一的特质的瓷器品种的名称?还是仅仅出自古代某个固定的窑口的一类瓷器的名称?
          由于汝瓷命名问题本身就包含着如此复杂并涉及深层次的问题,在讨论”汝瓷“的鉴别特征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分析和澄清这个命名学的问题。
        
       二、“汝瓷”严格定义:所谓汝瓷,就是北宋晚期由宋王室宫廷采纳使用的一类高档青瓷器。
        根据这一定义,所谓“汝瓷”就是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一类质量特别的青瓷器,它可能由清凉寺窑厂生产,也可能由其他生产此类青瓷的窑厂生产,但产品质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并符合皇室的美学品味。
        如果认可这个定义,“汝瓷'的鉴定原则就有可能脱离对具体窑口的识别,而直接从这一类青瓷器的质量、美学品味加以鉴别。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定义,一件宋代青瓷器,是否是清凉寺或者其他窑厂生产都不再是一个唯一重要的问题,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真正重要的鉴定原则成了对瓷器质量、美学风格和生产时代的判别,而不是对窑厂的判别。

        如果按照这种定义,“汝瓷”的鉴别准则就不是以古窑厂的出土瓷片为核心依据,而是以目前博物馆藏汝瓷中的少数精品为鉴别准则。
        2.1
       按照上述定义,我认为“汝瓷”的鉴定原则将是三点:
       a、是否有可靠依据判断最早生产年代是(北)宋代?
       b、这种青瓷的制作质量与馆藏精品比较,是更高?差不多?稍差?还是差距甚远?
       c、这种青瓷在美学风格上与这些馆藏精品比较是否相通?这种相通性有多大?

      三、“汝瓷”的广义定义:以清凉寺为代表的一个生产青瓷器的宋代窑系生产出来的质量不等、风格差异巨大的各种青瓷器。有些窑口特征明显,有些窑口特征不明显。这种定义也可以说是“宋代北方青瓷”或者“宋代北方汝窑系青瓷器”。
       3.1
       根据“汝窑系”的定义,我认为,“汝窑系”的鉴定及其价值判断原则也将是三点:
       a、能否比较确定地判定窑口?
       b、能够比较确定地判断是宋代或稍晚时期的青瓷?
       c、与狭义“汝瓷”比较,质量差距多大?风格差异到底多大?

      总之,我认为,把狭义汝瓷与广义的汝瓷系青瓷区别开来,也就是把汝瓷的鉴定准则从窑口的充满争议和未知的判别中解放出来,直如瓷器质量、美学感情这些更加本质的问题。在基本确切的新老和时代判断力的基础上,以品赏、评级作为鉴定的核心内容。把艺术品鉴与考古真实的问题作为不同问题提出来而分别地加以判断。与此同时,不让艺术品鉴的想象力和自由任意超越历史和考古范畴。
     换言之,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解决的是瓷器的生产年代和具体窑口问题,这是判断广义汝瓷真实性的鉴定准则,这是一个关于真实性的科学范畴;而狭义的“汝瓷”,是在广义汝瓷的基础上,对于当年所产青瓷的质量、美学的品赏,严格地说属于艺术风格判断力的范畴。
     请大家看四幅不同程度上相似但又非常不同的真实的“汝瓷”——都是馆藏品。

       按照常情,图三、图四是近年可靠的出土品,而且据说出土在汝窑系的古窑厂的地层中,其考古真实性很难怀疑。在工艺与美学特色上,与图一、图二也确实有一些相通之处。但是,我们非要把1、2、3、4看成是相同类的东西嘛?非要用同一个“标签框子“来装这些美学成就、工艺成就完全不在同同一档次上的东西吗?把些东西完全当作一类,对于人们的美学鉴赏实在有点难度,而且或多或少冒犯了传世汝瓷一千多年来在瓷器审美领域中建立起来的美好声誉。
        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汝瓷被历代鉴赏家鉴赏为”天下第一“,其根据肯定不是遍布北方中国大大小小数十上百座窑厂的青瓷全体,甚至也不一定是所有的所谓”官汝窑“生产的所有产品,而是以宋代皇室精挑细选为代表的精品为代表的。很简单,我们不能因为刘翔拿世界冠军,然后我们所有的中国人自然也就成了“110栏”世界冠军。
       但反过来,我们又有什么确切的理由拒绝承认3、4作为珍稀文物的真实性及其价值呢?
       总之,鉴定汝瓷,必须把考古鉴定与美学鉴定作为分别的范畴来对待,简单地混为一谈,既不利于人们承认和认可民间存在的数量不菲的广义汝瓷——真实的、具有历史、考古并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宋代北方青瓷,也不利于把民间存在的少数宋代北方青瓷精品从数量较大的普品中真正脱颖而出,获得当今收藏界的广泛认可。

  (图一、台湾故宫藏品)
   
(图二、台湾故宫藏品)

(图三、河南博物馆藏品,据说近年出土)
  

(图四、河南博物馆藏品,近年出土)

  


2#
发表于 2013-7-2 10:57:24 | 只看该作者
认识汝瓷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3 14:09 , Processed in 0.0523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