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06|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神秘的梁庄王墓【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3 08:40: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位于湖北省钟祥市东南部瑜灵山的梁庄王墓,是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明代王陵。新世纪初的2001年4月底5月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省文物局派员指导,荆门市、钟祥市两级政府和文物部门组织对梁庄王墓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发掘。该墓座北朝南,封土堆高近10米,底径50米,墓室分甬道、前室、后室三个部分,长约17米,宽约10米。经专家考证,墓室系平行掘进式修建,即“打洞为穴”,而不象其他王墓是“挖坑筑穴”。由于该墓特殊的建造方式和牢固的砖砌券顶,使得它有效地抵挡了窃贼多次的盗炸,得以让墓内文物毫发无损。2001年12月初,墓内出土文物甄别、鉴定结果揭晓,共计有金、银、玉、宝石、瓷器等5100余件宝物与世人见面,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令人称奇。其中带盖金执壶、金凤簪、嵌宝金凤冠、金佛像等金器,堪称“重量级”宝物。有关专家称,在我国明代文物考古中,梁庄王墓是继北京明定陵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当属“世纪之考”。
埋葬在深山“人未识”的梁庄王墓由此揭开了它神奇的面纱。但数百年来,它在当地人的心中就像一块神圣的“圣土”,是那样的高深莫测,甚至是那样的让人顶礼膜拜,有关王墓的故事和与王墓有关的事故,犹如神话一般在当地广为流传,说得活灵活现。
一、龙气与王气
不知是哪朝哪代,也不知是哪年哪月,反正是很久很久以前,大洪山下从东海来了白、乌、青、红四条龙,白龙化成云台观上的白龙寺,乌龙钻进云台观下的山中而成为乌龙洞;青龙和红龙为争夺一颗夜明珠而斗起法来,整整七七四十九天,直斗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不想两龙大动干戈,惊动了玉皇大帝,命观世音菩萨前来查看。观世音驾起莲花宝座来到大洪山,佛手一指,一座回龙庵就罩住了这颗夜明珠,青龙和红龙也成了一青一红两座山岗守护在回龙庵的旁边。人们称东边的为青龙坡,西边的为红龙坡,又叫龙山坡。从此,回龙庵香火不断,这一方也“龙气”大增,风调雨顺,社会安定祥和,百姓安居乐业,现在的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五组仍有“长安府观礼畈”和“回龙镇”的遗址,还有方圆百里闻名的买卖坎子(相当于现在的集贸市场),就此可见那时的繁荣。
五百多年前,明仁宗皇帝第九个儿子朱瞻土自  被封为湖广安陆州的梁王,死后就葬在封内的龙山坡瑜灵山黑家冲(现长滩镇大洪村二组)。自从梁王“住”进陵墓以后,每逢夏秋两季的雷雨天气,墓顶上空便会升腾起一般白云,盘旋而上,直冲九霄。让人称奇的是,这时寨子河(现名长滩河)东边的青龙坡上空也会升一股白云,它们同起同落,甚为壮观。王气乎?龙气乎?人们不得而知。只是近百年来,盗墓贼数次光顾梁王墓欲行不轨,不是被当地人发现而遭阻止,就是无端死去(曾有两个不轨者无缘无故地死在这里)。于是乎,梁王墓就越发“神气”起来,人们都对它恭而敬之。就连当地人诛咒那些不孝子孙时,也常说“小心梁王收了你的魂”。
二、梁王与王墓
明仁宗皇帝第九子,名讳瞻土自,生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六月十七,其母恭肃妃郭氏。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一月十一,朱瞻土自  被册封为梁王,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八月“之国湖广安陆州”,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正月十二“患疾以薨”,谥号“庄”,后人称“梁庄王”,八月二十六“葬封内的瑜灵山之源”,其墓称作“梁庄王墓”。妃魏氏与之合葬,夫人张氏附葬(张氏墓人称娘娘坟)。梁庄王墓下有一对石雕龟鳖,石龟居右,石鳖居左,直径约3米,其状惟妙惟肖。墓前地面建筑计有“享殿五间、东西厢十有二间、神厨五间、碑亭二座、直宿房六间、宰牲房三间、棂星门三间、券门五间、红墙周回一百三十丈、内宫住宅一所……。”由此看来,梁庄王墓的规模与比它晚近百年的嘉靖皇帝之父兴献王墓(显陵)初期的规模也相去不远,确实是极为辉煌的。
当地流传说,梁庄王死后随葬的金银珠宝无计其数,此外,还有一缸油和一缸酥食品(油炸食品之类),油是点长明灯用的,酥食品是童男伴女吃的食品。还说墓上的土是神灵所赐,任何人不能动它,否则就会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人也会遭报应;在墓顶中央,还有筛子大一块地方是气脉所在,雨雪不沾,虫蚁不进。所以,人们一直将这里视作一块神圣的地方,更不要说动这里的一草一木了。正德年间,地面建筑损坏严重,至嘉靖三年(公元1523年)又将寝阁帷帐修葺一新,直到清朝以后,地面建筑才逐遭损毁,当今在世者最初所见到的也只有两座碑亭和一对石雕,倒是参天栎树郁郁葱葱。只可惜在20世纪50年代,碑亭石雕被烽毁,用作修石门水库渠道涵闸、护坡的石料,树也在大炼钢铁时化作灰烬。在近年,梁庄王墓惨遭厄运,封土被外地的贼炸了两个深达4米的洞,并伤及地宫券顶。不过盗墓贼仍没有得手,最终被缉拿归案,倒是应了遭报应的那句话。
三、回龙庵与大洪庙
相传梁庄王墓建成后,由观世音佛手所指的回龙庵就改成了大洪庙,当朝皇上钦派修炼上乘的和尚来主持佛事,意在保护梁庄王墓,并从皇库拨出专门银两对大洪庙进行了整修,使大洪庙的规模更加壮观。它共分前殿、后殿和侧殿,后殿内有三个佛爷,十八罗汉分列两旁,佛爷座下分别压着四个小鬼,说是几个想偷佛宝的人被佛爷抓住后压在下面的。前殿有一尊坐着的大菩萨,高七尺有余,满身镀金。侧殿里则供着关公、周仓和关平的神像,让人感到神圣肃穆。前殿的对面有一个戏楼子,高三丈,远远望去,雕梁画栋,气势辉煌。戏楼前还有两棵参天古柏,三人合抱,直插云天,顶部的树干,横伸出无数枝条,而枝条的末梢则一律下垂,被称之为“倒插柏”,意思是树是倒着栽的,下垂的枝条实际是树根。
当年整修大洪庙时,还在西边的斋膳房里挖了一个暗道直通梁庄王墓,为的是好让和尚到梁庄王墓里去上灯,暗道的进口是一眼枯井。有一天枯井里突然冒出一束鲜艳无比的花,恰巧被一位上香人所带的小孩看见,小孩跑过去摘花,结果被陪伴梁庄王的童男伴女拉走了……。
大洪庙在清末民初还古风犹存,东桥的刘丫、沙洋的“五大”(脚大、身大、头大、手大、嘴大)等名戏子常来戏楼上唱戏,十里八乡的人云集观看。后因战争的毁损和社会的变迁,戏楼子已不复存在,庙宇也逐渐败落,那棵古柏栉风沐雨,倒还茂盛。解放后,尤其是“文革”期间,庙被拆除,两棵古柏也被锯了。悲哉惜哉!大洪庙慢慢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也从人们的记忆中湮灭了。
四、周四海与长明灯
位于长滩镇大洪村二组的周家湾,与大洪庙仅一路之隔,据说周家湾与大洪庙还有很深的渊缘。那是两百多年前,家住瑜灵山下的农民周四海,家里世代勤劳,虽不是富甲一方,倒也还比较殷实。只是周家人丁不旺,到周四海这辈已是三代单传了。周四海12岁那年,家中突发变故,四个亲人相继无疾而终,他只得卖掉磨子、碾子、犁、耙、耕牛等五大农具,来到大洪庙出家当了和尚,法号无缘。
转眼过了十年,无缘已成了大洪庙里住持。正月十三这天,正是无缘出家十周年的日子,他在后殿做完早课,就把三个弟子叫到面前,叮嘱道:“这几天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们都不能打搅师傅。”说完便到东厢殿里打坐入定。不想这一坐就是三天三夜,直到十六的早课过后,无缘师傅才从瞑瞑中醒来,长啸一声,引得三个弟子急奔东厢房而来。只见无缘师傅满脸红润,面露慈祥,他心犹依恋而又无不坚定地对弟子们说:“我受梁庄王所托,去给他陵寝里的长明灯添油。现在,心愿已了,我也与你们绝缘,请你们好生在这里修炼佛经,普渡众生。”当夜,周四海便还俗回到家中。
周四海回家以后,娶了一位聪慧的妻子,男耕女织,日子越过越好。为感谢佛祖的恩赐,周四海又将家从瑜灵山下搬到了大洪庙附近,时常给庙里的和尚施舍粮食蔬菜,同时,周四海的妻子一连给他生了十个儿子。若干年后,周四海又细心操持,为十个儿子接了十房媳妇,并先后将他们分出去单立门户。又过了若干年,子生孙,孙生子,这里就成了有名的周家大湾。
到了民国时期,大洪庙成了一座空庙,有人在西厢房里看到一深不可测的洞,但从无人敢入内。一天,有个胆大的少年偷偷地进到暗道里,直到过了一天一夜才出来,见人就念叨着“长明灯,长明灯”,别人问他哪里有长明灯,他也不知所云,不几天就失足落水而亡。从此,大洪庙有暗道通梁庄王墓的事就越传越神。周姓族长怕再有人冒险进洞,就请乡亲们推来一个石碾盖住洞口,以后才相安无事了。
五、娘娘与神龟
梁庄王墓的东北有一座垸子山,娘娘坟就在这垸子山上。垸子山下的神道旁,有一个一米见方的石乌龟,据说是专供娘娘探望梁庄王的神骑。
话说又到了娘娘探望梁庄王的日子,神龟驮着娘娘沿着神道到梁庄王那里去。此时正是四月天,大麦已灌浆饱米,香气四溢,神龟闻到麦香,忍不住伸嘴把田边的大麦吃了几口,很快便被娘娘喝住了。神龟吃了几口大麦,感觉到这味道很不错,只是在娘娘面前不敢造次,就在夜深人静时偷偷爬出来吃大麦。大麦的主人见麦子莫明其妙的被什么东西把穗子吃了,十分纳闷,就悄悄到田里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是石乌龟所为。于是,这位农民请了一个高明的石匠,用錾子把石乌龟的嘴凿了一个豁口。自此,乌龟就再不能偷吃大麦了。
神龟的嘴被凿了一个豁口,就失去了灵性,再也不能驮娘娘去探望梁庄王了。几百年来,石乌龟就一直卧在垸子山下的一块农田旁边,大半截身子向田里伸去,象是要到田里吃庄稼似的,嘴上的豁口也十分明显。

梁庄王并非梁朝的王,而是500多年前明朝的一位王爷。梁庄王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子朱瞻垍,生活在永乐、宣德、正统年代,王府位于今天的湖北省钟祥市,朱瞻垍被封为“梁”王,谥号为“庄”,所以他的墓被称为“梁庄王墓”。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二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宛如蟠龙状丘陵,梁庄王墓便构筑于“龙首处”,该墓是朱瞻垍及其继妃魏氏的合葬墓。

  展场里大量文物精品印证了此前史学界的一个定论:在已发掘的明朝十余座王墓中,梁庄王墓葬的规模并非最大,但随葬物品的丰富与精美仅次于明十三陵中的定陵。

2#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8:4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8:4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8:4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8:4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5-3 09:10: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9:15:08 | 只看该作者
宁可无形不可无神 发表于 2013-5-3 09:10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5-3 09:22:58 | 只看该作者
碑文以唐楷为主,雍容大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9:32:21 | 只看该作者
千寻美玉 发表于 2013-5-3 09:22
碑文以唐楷为主,雍容大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9:32:47 | 只看该作者
吃山 发表于 2013-5-3 09:24
学习欣赏,王就是''牛''东东精美无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1 11:57 , Processed in 0.07046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