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68|回复: 1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古玉] 请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5 17:19: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玉带,本是腰间玉饰,历来是皇家垄断使用。
本人所见最早似为汉代风格,即最晚在汉代已有玉带使用。
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元至明代一朝为玉带使用鼎盛时期,
连绵约有1500多年,清代消亡。








推荐
发表于 2013-9-20 12:19:37 | 只看该作者

收集玉带资料如此之多,讲解得如此详尽,真显老师的工力和用心。学生感谢了,敬茶!!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7:21:07 | 只看该作者
中古悄然兴起,玉带不可小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7:25:12 | 只看该作者
玉带似源于腰间玉饰,归玉饰属。
史见玉饰发展由头、颈、向腰间,至东周盛行玉组佩,
西汉以后,玉组佩渐少,玉带渐现。二者是否有演变、关联?
尚有待探索、考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7:26:19 | 只看该作者
玉带制式成型、朝廷明确规范使用始于唐代。品级概念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7:27:27 | 只看该作者
玉带的琢治和使用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产力、
艺术发展水平以及民族地域风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7:28:26 | 只看该作者
唐宋明为华夏文明传承主流,玉带的文物价值相对较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15 17:29:0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很漂亮的花上压花透雕工艺,细看象元、明的工艺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15 17:33:06 | 只看该作者
清泉 发表于 2013-1-15 17:27
玉带的琢治和使用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产力、
艺术发展水平以及民族地域风情;
...

玉质真好;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15 17:34:2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美,精,稀,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15 17:34:53 | 只看该作者

镂雕连珠纹花卉白玉带板  个见辽金之物。精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28 17:05 , Processed in 0.0855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