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7569
- 积分
- 311849
威望
虚拟货币
金钱
贡献
精华
注册时间2009-12-9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
9#

楼主 |
发表于 2013-2-19 03:30:29
|
只看该作者
田黄的内部特征之神奇的萝卜丝--------郑恕 2012-08-26 06:31:14| 分类: 田黄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url=]订阅[/url]
所谓的萝卜丝就是田黄内部的丝纹,大多是通体皆有的,就像萝卜内部的丝纹一样(真是一个差劲的比喻,呵 ),因为大多形状很类似萝卜内部的丝纹,所以起名萝卜丝,萝卜丝并不是田黄在独石的形成过程中形成的,他是在矿脉的时候就有的,从矿脉剥离后,他仍然保有这种特征,研究萝卜丝就可以知道大致田黄的原矿脉在现在的那些矿洞矿脉附近.好,那么来说说萝卜丝有两个田黄的萝卜丝一个模样吗?答案是没有,但是其中有一些相互之间的萝卜丝非常相似,所以大致可以归为丫形萝卜丝和筋形萝卜丝,网形萝卜丝,云彩形萝卜丝等等丫形萝卜丝是最典型的田黄萝卜丝,(丫形萝卜丝也就是常说的类似切片萝卜纹理的萝卜丝,萝卜丝这个名词由此得来)丫形萝卜丝大多都不是很明显,有时要石头的特定角度才能看见,正因为其的若隐若现,增加了田黄的神秘感,所以丫形萝卜丝被认为是最美的萝卜丝。
细小的萝卜丝
丫形萝卜丝中最好看的是通体的细小萝卜丝,可以明显看出有萝卜丝,但是界线不是很清晰,萝卜丝呈现细小的丫形并有明显方向感,此种萝卜丝通常布满整个田黄,有此种萝卜丝的田黄一般质地都非常的好.一般有这种萝卜丝,就可以证明材质是田黄石。
丫形萝卜丝越小,越细密,就越好看,这个田黄的价值也就相对要高。不过现在这种田黄已经很稀少了
原石图
![]()
[ 本帖最后由 郑恕 于 2006-10-21 06:53 编辑 ] |
中等大小的丫形萝卜丝
稍大一些的丫形萝卜丝一样是通体都有的,就是比细小的丫形萝卜丝稍大一些,也比较长一些,也非常的好看,这种萝卜丝也是只有田黄才有的。
[ 本帖最后由 郑恕 于 2006-10-21 06:54 编辑 ] |
原石图
粗的丫形萝卜丝
这种萝卜丝显得比较粗大,不是很好看,如果整个石头都是此种萝卜丝是要影响整体价值的,不过没有丝纹的地方质地倒是很不错.这种萝卜丝一般也单独出现,并不和其他丝纹共生.
原石图
![]()
[ 本帖最后由 郑恕 于 2006-10-21 06:55 编辑 ] |
根系状萝卜丝
与都是由直线条组成的丫形萝卜丝不同,根系状萝卜丝可以说是丫形萝卜丝的变种,他的萝卜丝线条开始比较集中,渐渐有一些弯曲,成类似植物根系的形状散开.此种萝卜丝的后部边缘和田黄融合较好,有似化非化的感觉.它经常与中型大小的丫形萝卜丝共同生长在同一个田黄上,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田黄与荔枝矿洞到坑头矿洞这一片矿脉之间的密切关系.因为有一些这一带的山坑矿石的萝卜丝就有这种特征。
原石图
[ 本帖最后由 郑恕 于 2006-10-21 06:57 编辑 ] |
网形萝卜丝
网形萝卜丝是又一种典型的萝卜丝(网形萝卜丝和丫形萝卜丝正好相反,它就和萝卜皮上的纹理一样,呈现网络状)此种萝卜丝经常出现在靠近溪流的地方和溪中的田黄上,据此萝卜丝形状判断,其原矿脉应该和现坑头洞附近的矿脉的有一些关系。
[ 本帖最后由 郑恕 于 2006-10-21 06:57 编辑 ] |
原石图
以上类型都是可以在高山矿区找到萝卜丝特征类似的石种,故可以归结为一个大系.另一个大系的田黄质地普遍比这个高山系的田黄要来得油润一些(可能是珍珠陶石的含量比较高),他们的萝卜丝主要为筋形萝卜丝.由此演化出各个类型,目前还没有找到与之萝卜丝特征类似的石种.这类型田黄都开采自溪坂,应该不是单纯的高山系石头形成,有寿山溪后段两岸矿脉原生矿加入的可能。
典型筋形萝卜丝
筋形萝卜丝绝大部分是偶尔出现的,往往不多,一两条而已,在石头中就像白色经脉一样,比较明显
质地细腻,油润.光泽极好 |
![]()
但此类型的田黄多石花(其实就是大面积的筋形萝卜丝,或称之为杂质,糕等,)哈哈,也就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吧.石花会形成各种形状,组成了筋形萝卜丝的各种变种,但是这些各种形态的纹理和石花如果不太明显还是不错的,如果太清晰和田黄质地差别太大,是要影响田黄的价值和美观的. |
筋形萝卜丝
这是筋形萝卜丝的第一种形状,像筋的形状,筋形萝卜丝的外表多样,但是萝卜丝普遍颜色比较白,比较显眼,没有筋形萝卜丝的地方则很纯净,润泽,有些筋形萝卜丝看上去像石头中的白色血管. |
![]()
根须状萝卜丝
根须状萝卜丝是又一种像萝卜皮上的丝纹的萝卜丝,它和根系状萝卜丝的区别是他的萝卜丝比较小但萝卜丝的边缘非常清晰,在田黄中一眼可辨,就像植物的淡黄色小根须一样.这样就造成此种田黄的外观比较差一些,此种萝卜丝也经常出现在溪管田上,同样我也认为有这种萝卜丝的田黄和坑头矿脉有一定的关系. |
云彩状萝卜丝云状萝卜丝
这是筋形萝卜丝的变种,继承了此类田黄质地细腻,透明度高的特点,只是丝纹变薄呈各种似云彩层状分布。
[ 本帖最后由 郑恕 于 2006-10-21 07:12 编辑 ] |
原石图
[ 本帖最后由 郑恕 于 2006-10-21 07:13 编辑 ] |
田黄的流水纹
其实这流水纹也是筋形萝卜丝的一个变种,石头中有条形结晶体,但结晶体内部可能会有萝卜丝。(或说是筋形萝卜丝的形成母体)
可是我为什么说流水纹田黄是筋形萝卜丝田黄的形成母体呢,那是因为如果透明部分单独出来就是一个筋形萝卜丝的田黄,如图,图中透明的部分就有细细的筋形萝卜丝。 |
田黄的粽粒纹
这也是筋形田黄的一个变种,不形成萝卜丝的形状,结晶体呈现粒状分布 |
原石图(这是一个粽粒纹和流水纹结合的田黄,不是单纯的粽粒纹,如果是单纯的密集粽粒纹会更好看) |
筋形萝卜丝的田黄冻
如果筋形萝卜丝的田黄比较纯净,那么很容易达到田黄冻的程度,这种田黄冻纯净处是没有丝纹的.筋形萝卜丝也只是偶尔出现的一两条. |
田黄的其他内部特征
田黄的小白泡
田黄除了上述的各种丝纹外,还有一些较少见的其他内部特征.比如小白泡,黑点等等.田黄的小白泡一般只出现在表皮上,也有一些会进入田黄内部,小白泡很微小,肉眼观看就是一些微小的白点,这些小白泡并不很常见,一般只出现在很少的一些质地较结实的黄色田黄上.小白泡的产生是田黄在形成过程周围砂砾土壤环境交换物质时产生的.所以有这种白泡的田黄都是比较老的田黄. |
黑斑和黑点
黑斑是很少很少出现的,这些黑斑是田黄在矿生原石的时候就有的,所以当田黄形成后还保留下来,这也是田黄大多是高山矿石形成的一个佐证.这些黑斑并不是砂丁(针)只是一种黑色的斑点. |
黑点就是小一些的黑斑,也是原生矿时留下的,大致同黑斑 |
萝卜丝是最主要的鉴定证据田黄的内部特征中,萝卜丝是田黄鉴定的主要依据,各种萝卜丝的形状其实和现在的山料的萝卜丝都有区别,所以单纯的染色有萝卜丝山料还是可以鉴别的,掌握田黄萝卜丝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成品没有石皮的时候(清朝,民国的甚至到改革开放初期,田黄章及雕件一般是不保留石皮的),田黄的萝卜丝和质地就是鉴别的全部证据,如果有萝卜丝,就以萝卜丝的鉴定为主要鉴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