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材] 观图评说辩年代(任网教材)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10-24 10:58:41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好

看工痕应为高速砣具,表面抛光工艺不佳,看目前表象似佩戴盘完后形成的皮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10-25 22:15:59 | 只看该作者
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10-26 04:0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11-21 19:33:45 | 只看该作者
仿的,不看老,说错老师纠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11-22 00:23:30 | 只看该作者
    此器为和田玉,玉表橘皮纹微融态,老砣工制,镂空工艺,龙形方首,器形粗犷,应是元末明初过渡时期的玉器,且有仿汉的意味。个见,请老师指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3-1-8 17:03:44 | 只看该作者
想想的米 发表于 2012-11-22 00:23
此器为和田玉,玉表橘皮纹微融态,老砣工制,镂空工艺,龙形方首,器形粗犷,应是元末明初过渡时期的玉 ...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3-2-22 10:53: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毛头 于 2013-2-22 10:55 编辑
想想的米 发表于 2012-11-22 00:23
此器为和田玉,玉表橘皮纹微融态,老砣工制,镂空工艺,龙形方首,器形粗犷,应是元末明初过渡时期的玉 ...


学习中,太老东西不会复杂。而且是生活佩戴器形。应该是清明近期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3-2-22 14:12:21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学生愚见:和田山料,结构稍粗,油份较足;底有砣,工痕微融;工不似明清之细砣工,应在明清之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3-10-6 16:49: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任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28 13:48 , Processed in 0.0505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