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刘寒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材] 是否由质变产生的雪花状的分部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2-10-11 18:17:31 | 只看该作者
刘寒冰 发表于 2012-10-11 17:46

再次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9:43:55 | 只看该作者
独钓寒江 发表于 2012-10-11 18:17
再次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2-10-13 09:51:24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刘版:是不是阳起石本身的结构特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2-10-13 10:04: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玺 于 2012-10-13 10:38 编辑



古玉在墓葬泥土中时,玉质的成分会有所流失,而流失成分由于种种原因又没及时被其他成分填充,和田玉絮状结构,就遭到了破坏,使玉质晶格重组结晶,这样便在古玉表面或机理形成点状、簇状、或面状的不规则分布的晶状结构。这正像是一块吸足水的海绵,使海绵某一处失去水一样类似的感觉。(不是很恰当的类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05:41:42 | 只看该作者
独钓寒江 发表于 2012-10-13 09:51
请教刘版:是不是阳起石本身的结构特征呢?

应不是阳起石软玉,我看是透闪石阳起石软玉玉种,雪花状应属内质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05:5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寒冰 于 2012-10-14 05:57 编辑
玉玺 发表于 2012-10-13 10:04
古玉在墓葬泥土中时,玉质的成分会有所流失,而流失成分由于种种原因又没及时被其他成分填充,和田玉絮状 ...


岀土古玉经科学检测白化透闪石古玉化学成份沒有改变,而古玉堆积密度降低与显微结构变松,由此导致了其半透明度丧失及失色变白。古玉器白化部分的矿物结晶变为针状,或者剖面为菱形的柱状,排列方向常不一致,因而结构组织会变得疏松,造成晶体之间微空隙的大量出现。个人看法应属内质质变(纤维结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2-10-14 08:53:54 | 只看该作者
刘寒冰 发表于 2012-10-14 05:54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20:52:19 | 只看该作者
玉玺 发表于 2012-10-14 08:53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2-10-14 22:12:2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06:44:25 | 只看该作者
涵古斋 发表于 2012-10-14 22:12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13 21:14 , Processed in 0.0560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