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玉夫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古玉] 捡来极品楚凤鸟

  [复制链接]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21:21:17 | 只看该作者
任南 发表于 2012-6-7 20:46
赤玉,人间罕有,最难得之,古玉收藏家的梦想!

感谢老师。。请你喝酒。。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21:59:14 | 只看该作者
喋血文明 发表于 2012-6-5 21:27
到战国依旧很难。符号、美学特征都不吻合。除非有一类出土文物支持。
...

前期有楚绣出土,有类似凤鸟。。
173#
发表于 2012-6-7 22:5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喋血文明 于 2012-6-7 22:54 编辑
玉夫人 发表于 2012-6-7 21:59
前期有楚绣出土,有类似凤鸟。。


        杨公墓、徐州狮子山墓都是楚国文物,杨公墓更是楚国都城寿春所在地,已经成为战国玉器的标准器的主要渊源,建议去看看那里的凤纹一般是怎么雕刻的吧。再请楼主仔细观察鱼鳞纹的跳刀接刀的力度,虽然极端精湛,但是否精湛得过了点,现刀刀力量非常均匀?锋芒毕露跟刀刻木雕一样啊。而且速度都比较快毫无阻碍的感觉呢???再看皮壳,浆面油脂感是否有漂浮未沉淀的感觉呢?2000年啊!什么样的坏境下才有如此表观呢?仅供参考,望深思!
174#
发表于 2012-6-7 22:5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喋血文明 于 2012-6-7 23:49 编辑

这是什么样的解金砂能如此犀利?跟刀刻核桃一样?我承认我开始也被这样精湛的刀法雷倒了,但也正是这样的刀法警醒了我。如此高难度的跳刀,古人能省就省,接刀是不得不而为之,向谁炫耀这样的繁密的跳刀和接刀水平??一个圆圈需要这么多次接刀吗??刻匠在向谁炫耀??真的是高数教师在演示化方为圆的渐进线吗?
此外,观察表观浆光,镜面反光显然不平,漫射特征明显,但是,哑光部分是反光特征还是吸光特征?这种吸光特征的根源在哪里呢?难道不是皮上有皮,这层特殊物质是什么呢?闪透石本身的反光、透光本性哪里去了?
此外,如果不是事关一件足够作为任何楚文化研究和古玉器文献书籍的封面贴图、足够成为“凤凰来仪、百鸟朝凤”的楚文化的形象代言的绝对国宝级作品,谁会用这么多心思来思考这些问题呢?至少我是不会。
最后,一时兴起,提前公布一个非常不成熟的研究成果:古代和田红玉的正常密度可能在白玉之下,在2.66-3.17(2.93-2.95为和田白玉标准密度)之间的理论下限附近,而不是上限附近。这个道理跟和田墨玉是相通的。而且正常颜色在黄-红之间变化。色深偏红,色浅偏黄。浴后浴前表观颜色在黄红之间变化最为显著。但这项研究目前没有得到确证,不够严谨,提前公布,仅供师友参考用,聊备一说而已。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23:58:02 | 只看该作者
喋血文明 发表于 2012-6-7 22:59
这是什么样的解金砂能如此犀利?跟刀刻核桃一样?我承认我开始也被这样精湛的刀法雷倒了,但也正是这样的刀 ...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好东西自己会说话。。谢谢您的关注。。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00:02:26 | 只看该作者
喋血文明 发表于 2012-6-7 22:59
这是什么样的解金砂能如此犀利?跟刀刻核桃一样?我承认我开始也被这样精湛的刀法雷倒了,但也正是这样的刀 ...

图片偏色了,实际更红,如老玛瑙一样,暗红透亮,实物更好看,你没上手是无法感受的,我这是400元的佳能傻瓜机拍的。。
177#
发表于 2012-6-8 00:06: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喋血文明 于 2012-6-8 00:07 编辑
玉夫人 发表于 2012-6-8 00:02
图片偏色了,实际更红,如老玛瑙一样,暗红透亮,实物更好看,你没上手是无法感受的,我这是400元的佳能 ...


          共同探讨而已,以上所说,仅供参考。
178#
发表于 2012-6-8 00:3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铁 于 2012-6-8 01:11 编辑

恭喜玉夫人教喜获美藏
我是看到你在另外的帖子说起这凤鸟,一帖没落看到了底。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09:27:26 | 只看该作者
老铁 发表于 2012-6-8 00:38
恭喜玉夫人教喜获美藏
我是看到你在另外的帖子说起这凤鸟,一帖没落看到了底。 ...

谢谢您的关注。。
180#
发表于 2012-6-8 16:50:57 | 只看该作者
请玉夫人一览大巫头版主帖朋友红玉一帖,有一说,对您有一点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4 03:28 , Processed in 0.0667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