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何所之 或问呼吸进入后,是否应注入丹田,或灌至某处。这一点在前面已经用车轮加刹的譬喻说过,气机刹住,反而不能到达。现在再作一个有趣的譬喻:试想人体皮囊,就像一个气球,我们将空气灌入气囊后,要让他停住在囊中的某一点不动,试问可以做得到吗?行得通吗?只要如以前所说的要点去练习,一切合度,那么气从鼻腔进入后,自然运行灌注全身,岂有停住丹田之理?且亦停留不住,所以不要妄立名辞,妄加解释。当年老师教导时只说出气可用口呼出,在呼出时嘴唇撮起,如吹箫的样子比较好,进气时闭口用鼻孔吸入,至于气至何处,可以不问。因会自然全身灌注,人身每一部份,每一细胞需要气,没气就死亡。所以气无法停留丹田,而此所谓停在丹田间又有何好处呢?大家不妨再参参看! 人到了中年以上,即不再练少林拳,而转做达摩功,改修静坐,这亦是必然的事。至于内功,宜采用道家或佛家的方法,姑且不谈,反正都走此静坐的大路,倘使到了四十岁以上,还踢踢蹦蹦,久了或者反而发生弊病。众生是可悲的,当人类思想力最充沛的时候是在五十余岁左右,这时也就是思想智慧达到最高峰的时节,(体力充沛则在四十多岁。)可是一如苹果在树,刚一成熟,即刻自然落地,走向下坡路了。所以佛家看众生是可悲的,生命无常短暂。不分东方人或西方人,于内功、医药,用尽方法想把生命拉长,多活几年,到头来亦是枉然。永远长生不死,实不可能。但能活时健康快乐,临去时干净俐落,已是了了人生一大快事。你说是吗? 关于中西拳术比较的问题,依据统计,西方运动家,能活七十岁的,寥寥无几、他们到了六十多岁大都非死不可,足见激烈运动之不宜。而中国拳术家多半能享寿八、九十岁。这其中,亦还有更细微的进一步分别;比如学少林拳而能享年百岁者就很少,除非他在中年后改学静坐,而放弃拳术。另外有一种学太极拳者亦配合习静坐、至于改练静坐功夫后,对于拳功是否会全废呢?答案是「非但丝毫不会因此荒废,拳术反而因此更有进境」,所抛开的,只是技击之术。而身内气质之变化,使一身更加柔化,皮肤更加细嫩,病痛也逐渐消失,甚而身上多处像婴儿一般,一切自然而然。太极拳之原理,曾见于杨家太极拳某著作中,引用老子话:「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近乎如此。所以练太极拳至后来的阶段,应该走上内功的路才好。等到进入内功的境界,再体验其姿势,自然准确,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