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bubu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香港劉漢根教授史前玉文字草稿(轉發)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3:03 | 只看该作者
在命運的驅使下,正當出土的新石器玉器自內地流向香港時,給我碰上了。內心感應,不自覺對這些文物有熟絡感,產生了似曾相識的熱情,令我那時一定要把它們買下拥有。
自1979年後,更是積極的去搜集及收購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刻契文字,以便証明漢字起源的物質証據。這是啟動了我自身” 精” 裡的資訊庫後,所產生的資訊傳送功效,才能史無前例的,在以後的日子裡,發現了及收藏了這麼豐富的新器時代玉器刻契漢字。
3. Reed Limited:1974-1977
在完成了多倫多大學,控制系統博士學位研究工作之後,從1974年至1977年,留下來在多倫多市Reed Limited,做實踐應用的系統開發工作,設計及開發工業/商業及經濟的控制糸統。這工商業自動化的應用經驗,需先完全了解及分析該工商業的生意性質及橾作,現金流,生產運輸物流,及公司管理的文件資訊指令的流向。對外世界工商業,資訊控制糸统設計及開發参与的興趣,從資訊控制系統的整體觀,怎去選擇性的自動化,重新改善管理及運作的程序,重組人力資源分配。在同時,也可以採用數學資訊控制糸統模型來摸擬實體流程的結構与橾作。
在工餘時,我更有興趣及覺得更有意義的是,去用這種摸擬來認識及運用人類自身的最精密的資訊控制糸统。同其時,在我心裡還是懷念著孩提時,心靈与環境的親密關係。我當時認為了解內心靈与運用,相比上,与上太空去探險,及重整工商結構与橾作,是更重要,使到人類會更珍惜去發揮自身心靈上的資訊控制潛力。現今,人類在地球上重大的困難与解決不了的問題,許多都是人類缺乏對自身心靈的認識,採用了不正確的人工羅輯模擬,而做成錯誤的判斷与結論。這一切感想,令我聯想起年幼時,傾向讓我內心靈裡的”德” 自然地橾作,去与外界”道”訊息互動,演變下去,依憑著內心的指示,生活著,尋找著,与宇宙萬物資訊互動著,在宇宙"道"系統裡,在心靈資訊裡的動力軌道上前進与工作,去發時人生在類演變中的任務。
在西方虛擬羅輯環境生活了太久了,希望回到香港過著較接近自已心靈的人文社會裡,外界” 道” 的資訊与自身的資訊,更自然的交流,由內心感覺去消化与決擇。不用一生被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3:43 | 只看该作者
埋藏在社會知識書本上的假設模型中爭扎,被迫著去做羅輯假設模擬的遊戲,好好地讓心靈繼續去找尋它該回歸之處。
4.香港1977-1981: 香港中文大學
1976年10月6日,文化大革命的四人幫被粉碎了。
1977年夏天,接受了香港中文大學的邀請,回港商議由IBM公司在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班課程裡,去開辨四個工商企業自動化系統的課程。當時我發覺,離別12年的香港已進步了很多,比多倫多更繁榮,更有活力,便答應了大學,接受IBM資助的開課任務。回到多倫多市,處理好辭職及賣丟多倫多市的房子,汽車和其他物件後,便九月回歸到香港,上任培訓工商業自動化管理人員,讓他們投入到七,八十年代的工商金融業自動化的建設崗位上,建設企業的系統与管治,讓企業去創造更多的財富。1970年代中,銀行除零售個人存款電腦化之外,金融機構需要自動化,因此講課之餘,我就開著紅色的Celica跑車到在香港中環金融中心區,参與金融及投資銀行自動化系统的研究,設計與開發的工作。
5.香港1981-1986: 開發金融商業投資管理的糸統
在大學貢獻了四年工商金融業自動化的講學与訓練的工作後,1981年,接受國際銀行所托,自組H Kan Lau & Associates Limited 全職設計與開發,連線的誇國際金融投資管理的商業糸統。一直至1986年,該系統工程開發成功結束,直至銀行客戶內部設立日常橾作部門,自行完滿橾作為止。之後,用Investec Limited 名義到紐約市,金融機構內考察与研究,應用系統控制的模擬到金融投資市場,利用市場不平衡中,捕獲市場差的空間利益;去設計金融產品,運用電腦數學程式橾作交易盤。這是創造電腦自動化金融賭場的開始;利用技術性去貪圖去運用這些數學模型,不事生產去獲利;就是這樣,就做成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4:22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2009年導至金融風暴的主因。 最後,內心世界告訢我,還是跟著心靈去尋找回歸之處。
III. 智慧与知識來源的初步探索:香港, 中國內地 1986-1991
漢字是記綠与傳遞中國自古以來心靈与思想的「文字化」,讓人們明白這些以文字圖案媒體所記載代表的精神思想。究竟,「老子」” 道德經”記錄商周之前中國的主幹「故有文化」的資訊摸擬糢型,在今天量子物理資訊觀是什麼?孔子「論語」的周禮形式的行為,在今天的西化以個人自由為中心,在現今西化虛構羅輯模擬文化的社會裡,怎去適合現實的世界?在香港中學時代,我們續饒宗頤先生編輯的古文,課本中那些傳統註解,用類同的漢字去解譯,一層文字蓋著另一層文字,只是兜著圈子走,結果還是令人摸不清許多關鍵漢字的原意,在心靈上回響不到。那時,心中一直很希家有機會可以找到,初期由思想意念化為圖案漢字的實物媒體。
1. 什麽是精神「文化」与文字「文明」?
「文化」与「文明」該是与文字的創作与發展的關係。
在1986年後,為了佩合分析新石器時代玉器刻契文字收藏品工作,需要多一些了解中華民族在思想上的起源与演變過程,我常到內地找古典原著書上,去探討” 氣” ,中華醫學,”易” ,八卦,”道” ,”儒” 的根基。
究竟「文化」「文明」的原意義是什麼?在這麼多年与新石器刻契漢字的接觸後,近些年來,才覺悟到先人的刻契圖案文字,將心靈思想化成文字圖案,這是文字化,” 文化” 的本意;要從先人刻契圖文中,去找回那時原作者的心靈意思,就是去明白這些刻契圖文,也就是文字明白化,“ 文化”的過程。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5:01 | 只看该作者
在近代西化的過程中,學校与教育制度上也是沿用西方的意識形態,書本裡的,「文化」與「文明」都跟著西方古希臘人的”Culture”與”Civilization” 的含意去作定義,那麼,「文化」與「文明」就不是中華民族內心中的固有精神。
在過去二百年來,在西化的過程中,現今的中文書本上精神「文化」与「文明」的定義,從字典上,都是借用了古希臘的”Culture”與”Civilization”的定義去解釋。在廿一世紀資訊時代眼光,我們該正確地去認識中華民族「文化」及「文明」的原本精神意義。
2. Cognitive Science (思維科學)
從新石器時代初,中國漢字起源与發展,根深蒂固,固有文化的「文化」与「文明」,從漢字的創造,傳播与媒介眼光來研究,依靠著身心內意境的體會,由資訊機制去傳遞,是中華民族文化文明根基的核心精化与橾作。西方文化根基源自希臘的虛擬羅輯假設,基督教的”三位一體”虛擬資訊傳播模型。資訊革命後,現今在麻省理工學院的Cognitive Science學系裡,最希望突破的資訊研究工作,是要去了解,人類本身与外界的資訊流,及動態媒介是怎樣?他們研究範圍的最新及最基本的領域是對心靈在資訊傳播的作用: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human mind。
但是究竟心靈”Mind”是什麼?我們怎去橾作心象的呢?
心靈(Mind) 的動態,在中國故有文化裡的漢字創作文字化裡,在太昊時代,已把人類的資訊動態,用以下這些漢文字動態模型總結下來:中國固有文化裡的「太極」,「道」,「德」及「精氣神」。
這些資訊動態現象的真諦,由漢字註解中,失傳了原來的資訊觀。
現今,西方人體科學及醫學的研究對人體內智慧知識橾作,還是採用古典科學模型,在沒有資訊含量的去模擬。我相信,現今Cognitive Science 的研究方向,假設模型是沒有量子及資訊控制模型,是不符合真正的人類現實世界自古以來的目然操作。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5:45 | 只看该作者
從"黄帝內經”与老子"道德經模型的分析記錄中,中華民族的固有”文化”与”文明”的智慧,從來都是由心靈中的資訊所導向: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心靈的資訊啟動作用,常常反應在我們的行動思想和言語中,如:內心,心思,用心,專心,動心,好心,好奇心等等的詞句。
反應出中華民族從來就是依靠著"心"靈的資訊,由自身資訊去控制人類活動的,這就是糸統學裡面的資訊控制機制)(Information Controller),也是由控制資訊(Control Information)去支持生命的活動。
”精”在"黄老"學術中,就是人類身心內,智慧庫內的資訊媒體,由穴位控制到各經胍綱絡裡。”氣”是體內的資訊流,心是控制心配合身外的資訊流機制。”神”是從體內氣昇華後,向外界傳遞出去或接收的資訊,以作交流。”德” 是身心內的資訊糸统。”道”是體外萬物的資訊自動控制糸统:由精發出的氣,連系著”德” 資訊糸統去產生行動。由”氣” 昇華成資訊”神”去与外界”道”的資訊去互動交流,去適應与外世界資訊融合。
這是從資訊觀及量子物質与資訊結構給去看中華民族精神「文化」与「文明J,是對人類自身資訊流,最基本的認識。在21世紀,西方羅輯虛擬模型,在自動化加速運作下,以矛盾加劇;集體心靈資訊精神上的導向,才能體驗到生命活力的指引,是中華民族文化復興,來自億萬年的累積精華的資訊動力,是人類對西方文化不自然的改正。
在我先天及後天的經歷下,与這麼多年新石器刻契漢字的接觸及磨合後,才了解到中華民族故有「文化」的意思是把思想文字化去,「文明」的意思是將看到的"文字"的意境,去化成了心中明白的思想意念去。
在近代的書本上,「文化」與「文明」卻跟著西方古希臘人的”Culture””Civilization”的物資享受生活方式的發展定義,跟本就異於中華民族固有心靈上的文化精神。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6:38 | 只看该作者
IV。個人資訊傳遞:多媒體与互联網資訊的資訊傳播
個人資訊傳遞接收,從1991年微軟出版了視窗3.1 (Windows3.1)多媒体版本平台,就開始了革命性的多媒體資訊傳播,增強了多彩方便的知識資料的集中与傳播方法。方便了個人搜查知識的參考資料。一片CD ROM 的百科全書,可以代替整個書櫃的百科全書。
IV-1. 離線与在線 1991-1996
1991年,微軟出版了視窗3.1 (Windows3.1)多媒体聲音及圖像的版本平台,提供了個人電腦軟件開發商去開發CD ROM多媒體的 教育及娛樂軟件。
我認為這個平台將改變我們學習知識的習慣,提供更有效的CD ROM 多媒體介面,讓人們更方復的去找資料。我們將H. Kan Lau Associates Limited 公司改為群星科技有限公司(Quasar Technologies Limited),去参与開發CD ROM多媒體學習語言,游戲的軟件,為知識傳遞作革命式的推廣。同時,我們又設立代理綱絡銷售顯示卡,音响卡,顯示器等等產品。全方位地参与了離線多媒體人類知識記錄傳播的軟硬件事業。後來開發的軟件被盜版得太倡狂,我們就停止了知識与遊戲軟件的生意。我們之後集中在應用的軟硬的開發及推廣。當時群星科技是最集中推廣多媒體軟硬產品的香港公司。
我兒子九十年代初小學的成長,剛好在CD ROM 教育及遊戲軟硬的開始階叚,在這環境的影响下,群星科技的產品及技術來源的充足,讓他對電腦軟硬件及CD ROM軟件的認識很熟略,是自少親力親為,在那現實情景中成長的第二代電腦應用,入心的資訊人。
在聖保羅男女書院中五畢業後,他說要在大學專攻資訊科技研發工作,我告訢他,重大科技根基的穾破,在六,七十年代已完成了,現今只是怎去精化硬件及更廣泛應用的實現。而且,在應用上,在實施自動化時,要避免影響社會上人民生活方式的自由;資源被集中在工商界為謀功利而開發,已把人民當成大社會機器中鏍絲。現今,最重要的問題是怎去限制工商界為功利而開發的系統,處理資訊泛濫,訊息失真譟音問題;再不是科技上的問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7:26 | 只看该作者
題。再不是發明毛筆与紙張的問題而是怎去利用毛筆与紙張去畫什麼的畫,去寫怎麼的字,人類資訊發展的將來,是知識內容与心靈的關係問題。
他在到倫敦聖保羅男校讀預科時,他選擇了較傳統,更人性化的醫科這道路。用他的「精氣神」在「道」与「德」的境界裏,去幫人們生活得較健康快樂。不用在西方主導的虛擬世界爭扎。
IV-2. 網站的即時跟進資訊1996-2002
到了1996年,亙聯網在美國已非常普及,我也開始注意及研究互聯網對文化,智慧吸收知識傳播的平台。
這種連線資訊網絡的發展,給我很大的豉勵。當時我問,這種即時跟進,多向參与的資訊網,是不是可以改進人類對知識盲點的改善呢?這種加速,加量對知識傳播的運中,會不會幫助到人們從心靈上對知識是非的辨認更清淅港?
怎樣可以有效地,用來傳播我們出土刻契漢字的發現?究竟在人們心中,漢字的創作來源与演變的歷史与人們的日常生活上,人們深處的心靈有何闋係?怎能觸發人們的心聲?對於書本中過氣陳舊的論調,和有關的組識忽視了大量的出土玉器刻契文字文物,又怎去面對?又怎去讓人們從量子資訊觀去重新認識金球化中,中西文化的差異,又怎去傳播中國固有文化中的”量子資訊精神”觀。
到了2001年,我下定了决心,讓我全職地去把我的觀察分析,記錄下來。然後才一步步的試探下去,看看怎能打開廿一世紀同胞們,的心靈与觸角。這也可以讓我經歷一下,人類在歷史上,心靈怎樣從自然智慧演變到人工知識,又怎樣把人工知識与心裡的自然智慧分類出來,然後又怎去融合起來。
V。全職地去探討文化与文明的來源;新石器時代刻契漢文字起源与發展的文物:
2002-2011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8:00 | 只看该作者
到了2,001年,開始覺得探討中華民族漢字起源的責任非常重要。究竟有沒有些學術或專業研究機構在研究漢字的來源的史前文化歷史呢?
我從綱站上卻連絡不到這方面的研究單位去一同合作研究。那麼,我就計劃自已全職投入去研究,出土的刻契漢文字的起源及發展。為什麼至今國家及公開博物館及大學的”學術”界中,還沒有找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刻契漢字起源与發展的實物証據。
在我五十九歲時,我覺得需要停頓所有為經濟利益的物質与金錢雜念後,才能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地,去整理新石器玉器的收藏品,因素的分析研究,和有関這艱難議題的一些復雜有關的問題。
在2002年9月,我就停止了群星科技公司的商業事務,讓我可以專心整理那些收藏已久的玉器刻契文字。
V-1。中華民族漢字起源与記錄証據:新石器時代出土玉器刻契漢文字的搜集
1979-2011
在1977年九月我回歸香港的同時,四人幫被捕,文化大革命的運動跟着也很快的結朿了。1979年,鄧小平提倡了內地經濟的開放,內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玉器,開始從內地流通到繁榮的香港市場。當時,普及的有:江蘇及淅江太湖地區的,杭州”良渚文化”的,內蒙及遼西的,內蒙赤峰”紅山文化”的玉器。這時,當我在香港荷李活道古董店內看到不少這樣出土玉器,即時感覺到似曾相識,好像以前曾經擁有過,感覺上比我一向以來,非常喜好的Picaso及Henry Morre的雕刻品更有靈感創意。跟著就開始了購買及收藏的習慣。到了1980年代初,在香港市場上,又發現從太湖地區出土的玉器上,刻有漢文字。我之後,我就更加集中精神,用心去把出現在香港市場上,出土於內地廣泛地區,包括北方新疆,甘肅,內蒙,遼寧地域的,東方太湖區域的,中原地區的,湖北及四川的刻契文字的新石器時代玉器,都搜購及收藏起來了。當時,這些出土的玉器刻契漢字,在國內外的博物館及出版刊物上,我都從未碰見過。我收藏目的是,我認為,如果我不保存了這些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8:35 | 只看该作者
史前的文化遺產,出土新石器時代有刻契文字的玉器就會流散了。又認為一旦收藏出土樣辦充足後,便可作日後研究人類文化文明來源的探討証據及資料,可以充份地打開中華民族「文化」「文明」來源的歷史。
筆者從1979年至2002年間收藏的新石器時期玉器刻契文字,收藏累積下來至今的樣本很多,可以足够在像上海博物館的空間,有規模的博物館展廳,那麼規模去展示及充份地說明漢字從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刻契圖文,發展演變到蒼頡在中原統一的,成熟漢字”蝌蚪文”,堯舜禹時代的玉刻契文字。我的刻契文字藏品中包括青海及新彊的玉雕像,甘肅及陝面的早期陽刻契圖案文字,內蒙古及遼寧在黄帝之前的陽刻契文字,江蘇浙江太湖”良渚”類的,陰刻契文字體糸。這些記載著由初型抽象的筆劃,經”父”氏(“父燧”氏),”太昊”氏,演變到”太炎”氏先人使用文字的遺物。更関徤的是,在抗州附近出土的”良渚”巨型玉琮(約100cm高) 上的刻契漢文字,可以連接到商周銅鉻的字體,該是商周銅銘文字體的前身。又可以觀察到,太湖及杭州地帶的玉刻契文字,演變到商周的銅銘文,以我們1985年收藏西周恭王時代的史牆盤為研究終點。
可以知道甲骨文是當時實用為記錄占卜,而快速刻契,當時的簡化漢字,並非漢字的源頭;也不是當時商朝的主流的刻契漢文字。
V-2. 自身智慧与文字知識
http://www.quasartec.com/
在研究及傳播我們對出土刻契漢字過程中,我們接觸到有關部門与人士,發現到在職業”考古” 及博物館的系統裡,對史前文化的認知,只限於傳統書本上及政府博物館的傳統藏品上。對於近三十多年大量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玉器,幾乎隔絕沒有接觸。因此,我們進一步的去探討及分析,人為知識裡,有許受暫時性的假設,一些盲點。自然智慧是人類歷史上創造「文化」「文明」最重要原動力。現今,一般人們的心靈被人為知識及日常的工作程序代替了;人們看不到真實的世界,都給學校西化了的虛擬羅輯模型傘蓋了。
要打開心靈之窗,就必須先拋棄書本中的模擬世界,回歸自然。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9:15 | 只看该作者
VI. 用21世紀資訊模型: 運用自自身智慧來感悟学術知識的一些模擬假設的盲點2006-2011
為了較接近東夷族人的文化遺址,在2006年至2009年之間,我在這三年期間,我在上海崧澤/青浦/松江新石器時代遺址附近,中海翡翠小區生活過;在這充滿靈氣的空間生活,我總結了我一生的經歷,記錄下心靈与身外萬物知識的結合經歷;其間就在余山高爾來球場上,与天地共存,心靈自由解放思考「文化」与「文明」的資訊義意;及一般從書本得到知識中的盲點。
2009-2011:
VI-1. 中國思想模型
1. 精神「文化」与文字「文明」的義意
1977年回歸香港後,我的內心思想也回歸到1965年之前在香港時的自然狀態,不需在西方大環境下,跟著他們那麼多人為的虛擬假設,強迫自已去就範,心靈上倘不舒服的。
六,七十年代,香港工商貿易的成功,許多都是靠著天賦,未曾受西方虛擬模型教育的
MBA畢業生。MBA教育是西方工商管理的言語,這些共同語言在國際工商業的競爭環境中,是必須的工具,但在觀察事物和決策的過程中,還是依靠著自身的本能。這是香港及中國現今跨國企業成功發展之道。
自2002年後,至2011年這麼多年來,所收藏不同發展階段的新石器時代刻契字,親密接觸後,才了解到中華民族故有「文化」的意思是把思想的意念”文字化”去,「文明」的意思是將看到的"文字",感應地去悟出原作者的意思;讓心中去明白作者在刻契的那時候,原來的意景。
書本上,「文化」與「文明」一般跟隨著西方古希臘人的”Culture”與”Civilization的意思。西方文字是記錄著說話的聲音,讀到文字時只能連想到聲音,西方人閱讀時,沒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13 11:01 , Processed in 0.0568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