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引用特爱红山在2007-3-31 16:09:37的发言: 南怀瑾,易学大家也! 一壶谢特爱红山先生关注: 一壶者,江湖一术士,布衣一山人。喜玩卦衍易,曾被困八卦阵中,二十年前托人从台湾把南师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和<易经系辞别讲>带回来了,研读十遍以上后,略有所得,但根性顽劣、慧根少乏,幸由怀师《圆觉经》、《金刚经》、《药师经》、《如何修证佛法》,入佛家《周易禅解》(藕益大师)、《地藏经》、《无量寿经》,从西元一九九六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在大陆出版南老怀瑾先生的其他著述,一壶不是个东西,肚里空,还不主动打开壶盖,只要壶盖开了,古圣先贤和各位老师慈悲,都是古圣先贤自动向壶里投入香茗,先师们为你准备好了往壶肚里注的甘泉水山泉水,一壶给各位有缘人倒到杯中捧上的是茶水,泡的不好,不是茶的问题,不是水的毛病,只能是一壶茶艺不精(没掌握好泡茶的各个环节细节),对不起古圣先贤的好茶和南师怀瑾先生、吴信如先生等诸老师的好水,更可能就是一壶不是纯净的紫砂土(纯矿土掺了化工料、玻璃水、沁了黑炭灰、出窑后打了皮鞋油、上了工业蜡、麂皮抛了光?),或入窑时的节气不对,或烧得火候欠了、过了、窑变了、起泡了、粘盖了!?,,,总之一句话,从一壶倒出的茶不对味儿,错在一壶,与古圣先贤无关,与我老师无碍。 另:古圣先贤早将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经典慈悲讲述,并被后世历朝历代(含近现代)的高僧大德们慈悲著述讲解彻彻底底、明明了了的,一壶确确实实没的可写、也没的可发明的了,仅仅是借《任南红山文化网》,给有缘人、特别是无闲暇时间读书、又想读些好书的有缘人,推介一些高僧大德们的论述而已。 再次感谢,咱俩没事!我们一起向任南老师学鉴赏古玉。 一壶 西元二00七年四月一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 21:01:0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