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的(丫+ 一)(鷹)字 魏文成 (2012-01-06 17:43:50)
探古幽思先生在去年發表了一篇《有文字样符号的古代玉鹰》,我當時發表了評論,其實就是破解了這個字就是“鷹”的上古時代的寫法。非常簡潔,又非常象形,猶如在天上張開翅膀(丫)飛翔(一)雄鷹( ),也猶如畫家筆下的畫得比較簡潔的遠處的寫意鷹: ,而且其表音表調也非常清晰。請看其表音表調:
=丫〃y〃ā 一hé‘ng’=īng—yīng.同鷹! ![]() ![]()
所以,上古時代的人們的造字是非常合理的,它不會只關心單純的象形,或者是單純的表音表調,還要顧及其表意。,說明古人造字,要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聰明得多。並不是多數古文字學家認為的那樣:上古文字初創時期是從單純的象形開始的,後期纔會有所謂的“形聲”“表意”“指事”也就是所謂的“六書說”。其實文字自創造之日就是既象形( ),又表音表調(丫ya\〃i〃a+一he‘ng’=yng\ing)的,最終纔會表意( )的。它們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象形的外形攜帶了所有表音表調的音素,最終達到表意,並能夠再現所記錄的語音。 ,這個字就是典型的反切拼音文字中的上聲下音切音字。這就是對於“ ”這個字的破解釋音釋義。
原文地址:有文字样符号的古代玉鹰作者:探古思幽 有文字样符号的古代玉鹰 《探古思幽》博客 这是我多年前收藏的一只玉鹰,它的前胸有一个明显的文字性符号,为了与大家共同欣赏,特别是请网友、学者、专家一同辨识,特发表于下 玉鹰高22.2厘米,白玉圆雕。立姿,双环眼,喙下勾,尾抵地,全身饰羽纹,两翅根部中心饰大旋涡纹,胸膛前有一个特别符号(图2),显得一副雄纠纠、器昂昂的样子。鹰的后背上有龙头把手,可供提用。两足之间制穿绳孔,可以倒挂,看来是一只镇宅避邪之鹰。受沁呈酱红色,布满轻度白化斑与浅表性蚀坑。有大量绺裂纹,有的向纵深腐蚀的深度达厘米量级。白玉不是和田玉,是红山文化玉器使用过的一种白玉。因此,该玉雕具有某些红山玉雕的特征。 玉鹰的雕制年代大概是在商代初期。雕制地大概是在中国北方靠近红山的某一地方。这个文字样符号(图2),我判断不是文字,可能是族徽。 ![]() ![]()
图1 图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10b9401017t3d.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