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魏云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材] 误区-工痕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1-12-8 21:19:4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很多朋友都讲到战汉工艺都很有力度都很好.即使管藏品也不尽然.每个时期都有工好工差精细之分.冥器(陪 ...


魏云龙 发表于 2011-12-7 23:27

这是一件工艺很精湛的汉代玉璧,楼上认为工粗是因为工痕内出灰把工痕放大了才显粗糙!

42#
发表于 2011-12-8 21:35:5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提出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多数藏友(甚至一些专家)都因方法论层面的问题跌倒了。所以,史树青老先生17岁 ...
马不识途 发表于 2011-12-8 15:12



   
43#
发表于 2011-12-8 22:03:39 | 只看该作者
这几件河北中山墓出土的古玉现就藏在河北文物保护研究所,是绝对的真品高古玉,如果把它们拿到地摊又有几人能认出呢,真正将“十二字鉴定法”参透,灵活运用的又有几人!我辈还需努力再努力。
44#
发表于 2011-12-9 02:17:34 | 只看该作者
工虽粗但风骨不散,是假古真古的根本区别。基本的艺术鉴赏常识是表面自然态概括不了的。
45#
发表于 2011-12-9 07:46:40 | 只看该作者
具体问题应具体对待!玉质的不同、雕琢工艺的不同、坑口的不同、器物作用的不同等等--反映在器表也不尽相同!然不论工粗工精其必然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是分不开的!:share:
46#
发表于 2011-12-9 11:05:19 | 只看该作者
具体问题应具体对待!玉质的不同、雕琢工艺的不同、坑口的不同、器物作用的不同等等--反映在器表也不尽相同 ...
严谦 发表于 2011-12-9 07:46



   
47#
发表于 2011-12-9 11:48: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
说的好
48#
发表于 2011-12-11 11:2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人 于 2011-12-11 11:24 编辑


楼主提出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多数藏友(甚至一些专家)都因方法论层面的问题跌倒了。所以,史树青老先生17岁那年从辅仁中学出来在对面的琉璃厂转了一圈,然后捡了一个震惊京畿的“大漏”元忽必烈大帝的文物,从此一举成名。也所以,马未都先生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常到玉渊潭“鬼市”转悠,一次次下手抓到众人不敢认的宝贝,并为他此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不要说早年真品多赝品少,也不要说现在收藏者多,卖宝贝的少。任先生鉴宝识宝的十二字真经就在当下,努力掌握的人从各处发现宝贝获得宝贝也不是三五十例。这个眼前的例子说明的就是解决方法论层面的问题的重要。任先生不同于前述二位的地方就在于他结合市场、结合文化、结合经验,总结归纳了一整套我们可以称之为古语辨识规则的东西,掌握了这个东西,我们就将更加接近科学辨识的方法。楼主本帖提出的问题之要害即在于此。
马不识途 发表于 2011-12-8 15:12
[/quote]


49#
发表于 2011-12-11 15:39:50 |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11-12-13 13:2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魏云龙


    :shar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4-26 05:11 , Processed in 0.0524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