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市人大建议研究论证重建圆明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8 21:2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晚报
  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世超今天上午作了“关于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题调研工作情况暨对市政府议案办理和专项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的说明”。   建议提出,当前要在加强对“物”的保护的同时,更注重对“文”的保护,提高文物观光旅游的品质,要把对有形遗产的保护最终归结到对城市文化的保护上。加强重点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研究做好皇城、天坛、朝阜大街、什刹海、香山、圆明园遗址、宣南文化区等文化遗产的规划和保护工作,以及圆明园恢复重建的研究论证工作。
  建议指出,研究探索居民居住权益实现和流转的多种方式,以此拓宽人口疏解和风貌保护的途径。可以采取“人走权益随”的方式,实行搬迁转移;也可以采取“人不走权益也不走”的方式,制定优惠政策,改善居住环境,保护历史遗存,恢复街区风貌;在适宜发展文化产业的地区,也可以采取“人走权益不走”的方式,使居民土地或房屋的相关权益以股份的方式参与到文化产业的经营中来,分享文化产业经营的长期收益。
圆明园遗址公园复建档案   1994年 圆明园遗址公园就对园区内的藻园景区进行了遗址发掘清理工作;   1997年 圆明园长春园修建了三座四方亭(听松亭、观荷亭、饮绿亭)和三座桥(翠鸟桥、未名桥、长春桥);   1998年3月 福海清淤及整修一期工程完成;   2000年 北京市政府正式通过《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   2000年9月 国家文物局做出《关于对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的批复》,文物普查小组对圆明园遗址公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文物普查;   2001年底 圆明园正觉寺修复后对公众开放;   2001年 圆明园围墙复建工程完成2816延长米,圆明三园的整体保护格局和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2003年春 包括圆明园一园、长春园含经堂等遗址的考古勘探工作开始进行,圆明园“九洲清晏”中的“坦坦荡荡”景区、碧澜桥等6座桥涵开始正式发掘;   2007年 “坦坦荡荡”景区、如意桥、南大桥、棕亭桥、鸣溪桥、慈云普护一孔桥、碧澜桥设计施工图完成,并获国家文物局审批;
  2010年 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25 14:21 , Processed in 0.0496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